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著绛 《山东教育》2011,(26):50-51
一、教材分析三级跳远是现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模块"田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学生的速度、腿部力量、弹跳力以及身体协调性具有很大的帮助。三级跳远是在助跑后,沿直线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它的第一跳须用起跳腿落地(即单脚跳),第二跳用起跳腿起跳、用摆动腿落地(即跨步跳),第三跳用摆动腿起跳、双脚落入沙坑。  相似文献   

2.
三级跳远技术是田径运动中田赛跳跃项目之一,其要求是快速助跑中,沿直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第一跳为单足跳,单脚起跳落地并发力向前;第二跳为跨步跳,须用摆动腿落地发力向前;第三跳为跳跃,用双脚落入沙坑。总成绩由速度做障,而节奏的控制是掌握三级跳远项目的基础。本文以平跳型例,浅谈节奏教学对三级跳远教学的重要作用。一、跳跃节奏的控制对三次跳跃衔接的重要作用(一)跳跃节奏的控制有利于减小三次跳跃的速度损失1. 合理的跳跃节奏能加快起跳速度,能减少起跳缓冲的支时间,是保持助跑速度的重要技术。教学中采用非极限强度的跃,按总距…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现场拍摄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中速度的变化、支撑腿的缓冲、摆动腿的摆动、落地角、起跳角、重心腾起角等相关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跨步跳踏跳过程水平速度损失过大,向上起跳的垂直速度小;踏跳支撑腿膝关节缓冲大,摆动腿后摆不积极,前摆不充分;着地角较小,产生的制动力大,这些都对后两跳的成绩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任瑞萍 《成才之路》2011,(19):78-79
三级跳远是由助跑、起跳、上板、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组成的,三级跳远的第二跳为跨步跳,在完整技术结构中它是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一次跳跃。在其完成自身任务的过程中,既要顺利实现与第一跳的有机衔接,又要保证后继第三跳的起跳效果,从而形成合理的三跳结构比例,以利总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立定三级跳远技术综述 立定三级跳远是从静止开始,第一跳为双脚起跳单脚落地,在获得适当的远度的同时,主要任务是为第二跳制造一个水平的初始速度;第二跳为跨步跳,在利用第一跳获得的水平速度的基础上,以适当的起跳角度、充分的踏跳、合理的摆腿摆臂技术,获得一个充分的腾空步和满意的腾空距离;第三跳则是在第二跳的基础上做一个无助跑的跳远动作.因此,在不同的阶段就必然有不同的技术侧重点和要求,以保证不同阶段"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6.
跳远和跳高的起跳动作,又叫做踏跳。跳远时运动员经助跑后,由固定在沙坑直道上的跳板踏跳;而跳高时沙坑边没有固定的跳板,横杆前的地面均可以踏跳。无论跳远和跳高,踏跳是很关键的一个动作,它是助跑动作的延续,腾空动作的开始,运动员除了需要确定好起跳腿与摆动腿,以及踏正步点外,动作本身是由摆臂、摆腿和迅速蹬直起跳腿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迅速蹬直起跳腿是关键的关键,与此同时,还要求摆臂、摆腿与蹬地动作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7.
樊真 《甘肃教育》2008,(19):45-45
挺身式跳远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助跑起跳和空中“挺身”动作,起跳越有力,身体抛射得就越高越远。因此。助跑起跳动作就是跳远项目的关键技术环节,重点为空中的“挺身”动作,难点为“下放摆动腿”。  相似文献   

8.
纵马的分腿腾越,可分为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和落地七个技术阶段。其中助跑、上板、踏跳是整个技术动作中的重点环节,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上板起跳后没有做出预先后摆,难免出现一些错误动作,以致完成不了整个动作。现就几个较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跳远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是:助跑与起跳的技术脱节,踏板的准确性差。而当代跳远取胜关键之一就是踏跳的准确性,所以历来在各级跳远教学及训练中跳远踏跳准确性的问题一直被重视。为了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使学生能较快掌握助跑与起跳的正确技术,提高踏跳的准确性,我采用了“距间”助跑接起跳的教学方法。一、“距间”助跑是学生在一定间隔距离内(10-15米或15-20米)助跑6-8步或8-10步,做一次起跳动作;接着继续做向前快跑相同的距离后,再做起跳。助跑接起跳连续做3-5次。在做动作的整个过程中,要求每次起跳必须是起跳腿。在开始…  相似文献   

10.
颜志龙 《中学文科》2009,(9):105-105
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较为复杂的运动项目,它是在快速助跑以后沿着直线完成三次跳跃动作。就力量来说,三级跳远踏跳腿落地时,支撑的运动器官特别是脊柱承担的负荷,超过运动员本身体重的3~5倍,因此,要求三级跳远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力量素质。下面就三级跳远运动员爆发力训练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三级跳远的教学普遍采用正向教学的方法,即先教三级跳远单足跳,再教跨步跳,最后教跳跃。但在互助跳远是一项技术较为复杂、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项目。传统的正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单足跳,还是单足跳与跨步跳的衔接,以及完事技术练习都要从起跳脚开始,大大加重了学生起跳腿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跳远,是体育教学中主要内容之一,它集速度,力量和复杂的技术为一体,很受学生的喜爱。但由于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在跳远技术上很难掌握。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跳远技术重点的教法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知道,跳远其动作的全过程是,先通过一段快速助跑,然后用有力的腿(起跳腿)迅速踏在起跳板上向上跳起,借助跑的最大速度和起跳的力量,使身体在空中前进,最后两腿向前伸出落在沙坑里。技术动作概括起来应为: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阶段。因此,要想在教学上使学生尽快掌握跳远技术动作,我认为,教师要从跳远技术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体育跳远教学中,起跳是重点。因为起跳是衔接助跑和空中动作的关键,若起跳失败,就会影响跳远的成绩或是“犯规”。影响起跳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助跑。因助跑不好而影响起跳的占很大比重。因此,如何掌握正确的助跑方式,是中学跳  相似文献   

14.
在田径运动跳远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只注重助跑,踏跳以及空中动作和落地技术,而忽视了跳远的踏跳准确性。所以,在这个项目的考核和比赛中,由于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踏板起跳,从而导致整个的技术动作变形,影响了应有水平的发挥,使跳远教学前功尽弃。因此,要在跳远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准确踏跳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跳远和跳高的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动作过程是连续的,互相联系的。运动员为了跳得更远更高,必须选择好某种运动姿式,进行专项素质训练,其中正确掌握腾空过程中合理的跳跃动作,对提高运动成绩十分重要。所谓合理,就是要合乎运动科学的原理,尤其要注意合乎运动力学的原理。在跳远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在腾空至落地前的瞬间,两臂后引,造成两腿前伸,以增加跳远的远度;在专项素质训练时,常要求他们做俯撑穿腿(两腿从俯撑的两臂之间穿过)等动作。在跳高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在腾空开始的瞬间(即蹬直起跳腿完成起跳瞬间),将向上摆动的双臂和摆动腿突然收停,以增加身体其他部  相似文献   

16.
在田径运动跳远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只注重助跑,踏跳以及空中动作和落地技术,而忽视了跳远踏跳的准确性。所以,在这个项目的考核和比赛中,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踏板起跳,从而导致整个技术动作变形,影响了应有水平的发挥,使跳远教学前功尽弃。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改进教学方法,着重强调跳远踏跳准确性问题加强攻板意识,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跨跳步是艺术体操教程中既常见又难完成的动作技术,而影响大跨跳步教学进程和美感的主要原因是"不会起跳"和"怕落地后受伤"。根据解剖学"前屈后伸"原理,采取强化学习大跨跳步动作的"起跳腿同侧臂与浮腿前上摆后伸踏跳腿"和"前摆腿顺势压膝(足前外掌  相似文献   

18.
把跳远技术重点放在掌握起跳上(踏跳),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起跳是衔接助跑和空中动作的关键。影响起跳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则是助跑节奏和起跳能力。起跳能力和腿部力量及协调性有密切关系,不是上几次练习课就能解决的,但助跑节奏可通过合适的教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跳远成绩的高低取决于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与他踏跳后的适宜腾起角,它的远度则是由起跳距离(L1)、腾空距离(L2)和落地距离(L3)三个分量构成(如图一)。前旋落地则是整个技术动作遭到破坏造成的结果,本针对前旋落地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技术、克服跳远前旋落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鸿鑫 《课外阅读》2010,(12):155-156
跨步跳是三级跳远重要的技术环节,在整个三级跳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跨步跳”既要承受很大的冲击力,又要迅速蹬伸起跳获得向前向上的动力,不仅要跳越足够远的距离,还要把“单足跳”与“跳跃”有机地连贯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本文依据对我国部分优秀青年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跨步跳技术分析,提出在起跳腿起跳准备,蹬摆,腾空,着地的分析结果及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