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教育是贯穿人生命发展全过程的终身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将生命教育有机融入学校各学科教学中,可以把知识的课堂变成生命的课堂,更好地引导和帮助青少年"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对中学生教育教学融入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如何实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思想主张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把对生命的尊重、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学校发展需要文化引领,关注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特色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其管理与育人的价值,构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比较流行的教育词汇中,生命教育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学校都普遍比较重视孩子生命安全,许多学校开始尝试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甚至不少学校以生命教育作为学校的文化理念。许多学校把生命教育解释得非常玄乎,让家长摸不着头脑。我觉得生命看似简单,其实是很难理解的。  相似文献   

4.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生命教育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小学校园。但目前学校的生命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学形式较单一,效果不太理想。"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就是一种把保护生命健康与弘扬红十字人道精神相融合,以生命价值认知、敬畏生命、防灾避险、健康心理、自救互救为主要内容,通过灵活有效、寓教于乐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来组织实施,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体验学习中领悟和掌握敬畏生命、保护生命的知识与技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命安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吴奇 《师道》2015,(2):1
"未来的学校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如是说。然反观当下教育,无论是赏识教育、生命化教育,还是爱的教育、主体性教育等贴有各种标签的教育,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推究起来大多仍是学校主动教育,学生被动甚至强迫受教育。而一些学校教育已经蜕变为纯应试教育,训练、套装知识大行其道,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途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人类面临种种困境和危机,当代大学生在这种境遇中虽然拥有令人羡慕的知识,但在人的生命、存在、行动和幸福等最为重要的领域却往往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文章从生命、生存、生活三方面揭示生命教育的内涵,进一步说明生命教育包括生命知识教育、生命关系教育、生命价值教育三方面的内容;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分析进而得出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程的开放式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在生命教育中,要注重教育规划,注重社会、家庭、学校综合一体化;注重教育理念和手段的创新,确立生命教育的价值,注重人性化、科学化的生命教育;突出心理情感、知识理性、信仰多层次系统教育;注重课堂教育、心理咨询、应急机制多渠道并举。  相似文献   

8.
对老年人开展生命教育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在其深层意义上是使人成为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界对传统教育中忽视师生生命质量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强调生命是教育的基础。生命教育起源于美国的生活学校,后陆续在世界各地得到认可与倡导。本文主要在阐述生命教育的兴起与内涵的基础上,对老年人开展生命教育进行设想。  相似文献   

9.
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对生命教育知识体系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使中职学校的师生对生命教育内容体系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为中职师生生命教育提供一个平台,提升广大师生生命道德意识,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种生命的关怀,学校管理者首先应该把学生和教师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要让生命在课堂上绽放光彩,这需要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破除一些禁锢,让教师享受到职业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正>自制度化的教育出现以来,学校教育表现出以知识为本的特征。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人的生命特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学校,作为特殊的教育性社会活动场所,置身其中的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体。今天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学校?要办什么样的教育?校长应该带领教师们一起来探索并回答,创造适合儿童生命成长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2.
李文生 《生活教育》2014,(22):93-94
在生命教育视野下反思和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把生命教育的元素整合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课程教学,校园氛围、家校合作等方面入手,构建着重人文关怀和价值关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效激发初中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3.
珍爱生命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切入点,阐述珍爱生命教育的四个方面——生命知识、生命价值、生命伦理和死亡教育,指出需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协助,并强调生物教师应学会以生物学科知识为载体,渗透珍爱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教学,理应担当起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将生物知识、技能的教育和生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但是这种教育不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延伸到课堂教学以外,把课堂中的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外作业中去,进一步升华生命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论新时代的教育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异化呈现出新的本质特征,生活价值的功利追求与技术知识对学校教育的统治,使受教育者在获得教育权力的同时,却丧失了生命的自由。学校教育只有在功利关怀与生命关怀之间寻求恰当的张力才能使教育在对异化的克服中,成为一种解放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中职生的生命教育与学校的各学科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根据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把生命教育融会贯通到其他文化课和专业课,使生命教育的教育效果达到佳境。  相似文献   

17.
生命自觉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本文在对生命自觉进行概念分析以及对教育与生命自觉二者关系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学校教育遮蔽学生生命自觉的现实,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把培育学生的生命自觉作为本真追求的观点,并提出学校教育要和人的生命关怀融为一体、学校要基于学生的生命自觉开展教育活动、教师要成为拥有生命自觉的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命是教育的根本,把“生命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运用到学校教育中刻不容缓。在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各种形式中,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是学校真正实施生命教育的保证。但一线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时,面临着两个困境。一是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教辅资料应该如何整合?二是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形式应该如何把握?针对此,笔者认为,绘本可作为小学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良好媒介,可作为教辅资料整合小学生命教育课程。绘本运用于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正确生命价值观形成,帮助孩子体验生命中的积极情绪,建构积极的生命价值的成长意义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价值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以生命的眼光观察与体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中的"人""知识""关系"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信息,学校教育也应当承担起生命的责任,实现其生命价值。生命视域中的学校教育应实现从崇尚"占有"到引导主动生存,从病态适应到唤醒生命自觉,从"制器"到培育完整生命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几年不断增多的学生自杀、自残及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社会往往把原因归咎于考试制度,我们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家庭、学校生命教育的缺乏。学生的成长需要教育,如果教育者能够科学地认识生命教育,并在学校中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就可以有效避免上述现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