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10年以来,一些大型传媒集团集中创办社区报,迅速壮大了社区报的队伍,中国式社区报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媒体业态。社区报能否成为报业面对新媒体冲击的救命"稻草"?我国社区报是否还有发展空间?面临怎样的挑战?本文在梳理我国社区报本土化发展历程基础上,旨在廓清新一轮社区报竞争发展的原因和特点,并探寻当前我国社区报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相似文献   

2.
陈凯 《传媒》2012,(6):21-24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凯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访学。在一年时间内,她采访了北卡州10家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社区报,并写就《走进美国社区报》一书,第一次将原生态的美国社区报介绍给中国读者。在此,《传媒》杂志选编了该书的部分章节,将"美式社区报"内容、经营、管理以及报人精神等不同侧面予以展示,以便让国内报业同仁能够深入了解美国社区报的全貌。  相似文献   

3.
郑保国 《中国记者》2012,(8):118-120
2009年以前巴菲特对报业的发展一直持悲观论调,然而现在却拥有88家美国社区报纸,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了对报业的看法,转而对它充满信心了呢?为什么他选择购买社区报,而不是闻名世界的大报呢?  相似文献   

4.
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报纸、杂志等媒体发展前景堪忧。为应对传统媒体"寒冬"危机,一些大型传媒集团相继尝试开办社区办、创办社区报,以期挽回报业日渐衰退的局面。然而,社区报是否能够拯救报业?其当下发展存在哪些弊端?未来转变和发展方向在何处?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初步探寻社区报发展机遇与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3,(22):77-80
美国社区报与社区居民的"亲密感"的营造来自于报纸内容的本地化、贴近性和实用性。中美社区报在报纸的功能定位、内容定位、采写视角、采写内容、体裁和语言以及编辑方式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吸收美国社区报先进经验,在中国现实环境中进行本土化分析,中国社区报的内容发展策略就自然呈现了。  相似文献   

6.
《传媒》2012,(6):9
正近年来,在中国社区建设不断成熟与都市类大报慢慢接近发展"天花板"的背景下,社区报在中国诞生。先有《南山日报》《巷报》开风气之先,后有众多"社区版"和"街道小报"纷至沓来。然而,社区报的存在和发展也有诸多问题。除客观因素外,一些社区报虽冠以"社区报"之名,却行"都市报"之实,追求做大、做强,忘却了"小的才是美好的"这一社区报发展箴言。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4,(17):74-80
本文以美国社区报的发展变迁为线索探讨了美国社区新闻思想的流变,选取了不同阶段代表性学者和新闻从业者的社区新闻观进行分析。美国社区新闻思想的大体发展脉络是:早期乡镇报人有办报的思想但没有报道本地新闻的思想;上世纪30年代注重本地社会生活报道成为乡镇报纸共识;自1950年代郊区城镇报和大城市邻里社区报获得大发展,"社区新闻"概念应运而生,社区报纸与社区发展关联起来;1990年代至今,社区新闻思想走向深化,社区报纸的责任意识凸显。  相似文献   

8.
黄小榕 《青年记者》2013,(28):22-24
中国社区报是早产儿,是先于社区文化的形成或在社区文化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中国社区报有一个天然的历史使命,这就是推动中国社区文化的建设。社区报是舶来品,产生于300多年前的欧美,近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和媒介产业的发展,移植到我国部分大城市。我赞同刘劲松、卞灏澜对社区报所下的定义:"社区报就是以社区(读者)为发行对象,通过提供新闻和资讯服务本地居民、打造社区纽带,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定期出版物。"①中国的社区报,产生于中国的特定环境,自然也有不同于欧美国家的特点,并因此规定了中国社区报的使命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小的是美好的""社区报是美国的心跳",中国传媒大学陈凯老师的专著《走进美国社区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两句话.自从2012年初读完此书后,笔者便开始持续关注和研究社区报,并策划制作了关于社区报的专题在当年6月的《传媒》刊发,专题定名为《社区报前途几何?》,是带着问号来研究的.4年后,我们又在本期推出了关于社区报的专题,专题定名为《社区报的蔚蓝色未来》,从专题名称的演变可以看出,对于社区报,我们更有信心了,认定其将是报业蓝海.  相似文献   

10.
在对社区报本义的探寻中,我们认同陈凯教授对美国社区报的考察评价,即"小的才是美好的"。立足于某一特定规模的社区,以各种信息内容来服务社区,凝聚居民感情,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反映居民心声,这才是社区报的原初意义。从境外社区报的发展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来看,社区、媒体以及高校的联合,也许是未来中国社区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参与社区报的采编,有利于实现社区、媒体、高校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不断翻新花样的趋势下,传统媒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首当其冲的便是报业。但相对于大报逆势增长的表现,以社区报为主体的小报在同一时期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甚至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中国报人眼中的香饽饽。为了延续这种相对旺盛的生命力,社区报积极与网络媒体接轨,"数字社区报"便应运而生。本文仅以"三次售卖"为理论基础,旨在探讨"社区新闻网"模式,以及如何通过搭建"我的社区"完成从"合围"到"突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纸媒在努力拓展报业发展蓝海时,似乎重新发现了社区报的魅力.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和重庆晨报等都纷纷开始布局社区报市场.2012年8月2日,南方都市报在深圳创办《坪山通》、《福田通》、《龙岗通》3份“鹏城通”免费社区报,同年12月,项目进一步拓展至《龙华通》、《南山通》、《宝安通》、《光明通》,总计7份社区报,覆盖深圳十区中的七个区;逢周四或周五独立发行,每期8个版.2012年合计发行210多万份.经过一年左右的运营培育,社区报已成为南方都市报深圳新的增长点,2013年有逾千万元的营业收入,并确保20%左右的利润率.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01年中国第一张社区报——《南山日报》创办至今,已过去近10个年头,一张又一张社区报以各种形态和模式陆续进入报业市场。在上海,社区报市场的鏖战业已拉开帷幕:2006年10月,《新民晚报社区版》亮出了国内第一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社区报的旗号;隶属于东方网的《城市导报》陆续与多家街道报纸展开合作;此外,从2009年8月开始,《新闻晨报社区报》以一整套全新办报模式低调地开始了社区圈地运动,至今已与8个街道合作推出了8张社区报。  相似文献   

14.
"只要您对社区的大小事务抱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您愿意和本报读者一起分享您所在小区的故事,只要您愿意贡献一点点宝贵的时间为我们提供线索,您就可以报名成为我们的社区通讯员。"这是北京一家都市类报纸招聘社区通讯员的公告语。随着城市不断扩大、新兴社区不断增多,社区新闻越来越引起重视。在国内,各地都市类报纸版面设置中有独立社区版的越来越多,招聘专职社区记者、兼职社区通讯员的广告也越来越让人心动。部分报纸还在主报的基础上设置独立的社区报。就在今年3月2日,上海市首家获国家批准的社区报《新民晚报社区报》诞生;2006年12月15日,《广州日报》也发行了首张社区报。在国外,社区新闻是新闻的一个重要品种,社区报已有300多年历史。应该怎样看待报纸设立社区版、开办社区报的意义和价值?社区版和社区报发展趋势怎样?在采写社区新闻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与困惑?一个优秀的社区记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对社区记者有何独特要求?社区新闻的独特作用以及目前的角色意义怎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新媒体的冲击,平面媒体的发展遭遇瓶颈,。应运而生的社区报,也许是目前不少都市报尝试的一条新路。本文以河南地区第一份社区报《郑州晚报?社区报》的出生和成长为切入点,探讨社区报发展过程及盈利模式,为城市都市报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社区报的定位及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安  黄卫 《新闻记者》2004,(10):52-55
2004年2月8日,号称"中国第一张社区报"的《巷报》创刊号在吉林省长春市推出。该报以"贴近生活,沟通舆情,倡导文明,服务百姓"为宗旨,打出"立足长春市,面向东北三省"的口号,致力于"办好中国第一张全面市场化的社区报。"与东北这张《巷报》热闹登场的气氛相比,2003年年底,曾同样被称为"中国第一份城市社区报"的深圳《南山日报》却带着遗憾宣告停刊。该报是深圳  相似文献   

17.
城市晚报如何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每一个毛孔?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把城市晚报打造成社区媒体即社区报,需要培养一大批通民情、知民意、为民服务的社区记者,需要城市晚报动用自身力量完善和发展社区生态,并使晚报本身成为社区生态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18.
有业者认为,社区报是中国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但是社区报在我国发展的9年时间里也出现了如政策瓶颈,资金缺乏,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因此,社区报在今后的发展还需要各个组织和新闻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纸媒暴力时代一去不复返,报业竞争更加激烈,作为新生态的社区报如何生存并发展,是沿袭传统媒体包罗万象多层面全覆盖的"降落伞新闻"办报理念,还是针对性极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冰箱新闻"为主,强调社区和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章对此做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12,(3):45
"报纸正在消亡?请暂缓发布讣告。有关美国报业的坏消息绝大部分来自发行量位于前20位的所谓主流大报,而最新数据却是:占报纸总数97%的各类社区报却长兴未艾,这才是这个国家的真实心跳!"在美国,大报频频倒闭的今天,我们并不清楚"社区报"的威力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