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光明日报出版社推出"顾诚著作系列"的第一本,也是历史学家顾诚先生的代表作《南明史》。顾诚先生,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历史学家、明清史专家。顾先生学识渊博,学风严谨,著有《明末农民战争史》《南明史》等专著,均为明清史研究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著作。《明末农民战争史》的出版,为农民战争史研究别开实证蹊径。  相似文献   

2.
岑仲勉先生一生精研乙部之学,不仅在中古史、中外交通史、边疆民族史地等诸多学术领域有不朽建树,尤对所治领域文献史料有专门考据,堪称20世纪文史研究领域的一代文献考据大师。就其着意于文献考据的学术思路而言,与其早年边疆史地研究中所培养的"史源"追考意识紧密相关,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3.
《百家讲坛》栏目在电视媒体中首推"平民化"学术视角,"平民化"的学术赋予了大众传媒丰腴的血肉之躯,媒体为学术的"平民化"提供了宽口径的快速通道。一方面,《百家讲坛》栏目"火"了,主讲学者"火"了;另一方面,负面消息接踵而至,学者名声毁誉参半,媒体功效屡遭质疑,学术与传媒的关系必须引起各界人士的深思。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坚守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传统大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市场导向为核心价值的学术资本主义开始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资本主义"意味着学术知识成为"资本",拥有知识的大学教师成为"资本家",整所大学参与到商业化浪潮之中,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战后出版的"手记"位于台湾南投的"台湾文献馆"乃保存台湾地区文献史料之重镇,订有奖励私人或团体捐赠文物实施要点,历年实施成效尚称丰硕。2004年有幸承黄明达先生捐赠尊翁黄恭平老先生遗留之诸多图书及档案,包括战前日本知名经济学者如土方成美、河合荣治郎诸人的学术论著及文学作品等。  相似文献   

6.
2023年9月2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孙机先生学术追思会暨第五届中国古代服饰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国博研究院、国博科研管理处和商务印书馆联合承办。会议邀请馆内外2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就“问学之道—孙机先生学术追思”和“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服饰”进行深入交流。会议首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张伟明、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孙机先生夫人李兰伟先后致辞发言,共同为孙机先生新书《孙机文集》首发揭幕。随后,七位学者各自就与孙机先生的学术交往,孙机先生的学术影响力、治学方法,以及《孙机文集》的编校经过等内容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博研究院古代舆服研究所所长扬之水担任以上环节学术总结。之后,13位学者分别从特定服饰及其文化历史内涵、古代服饰名物考辨、服饰与清代民族交流融合,以及服饰文物的研究转化应用等四个角度入手,对相关服饰问题进行了阐述。会议最后,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王方做学术总结。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评论》2011,(7):127-128
主义而又女性主义之花,王旭烽著,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年6月《主义之花》以鄞州女革命家陈修良的革命生涯为主线,以浙江近现代女革命者出生入死、纵横捭阖的生命轨迹及革命经历为内容,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革命女儿群像,展现了她们瑰丽、雄奇的精神世界和革命品质。小说以烈士叶天底的遗言"主义之花"作为书名。全书分"点燃星火的异国女神"、"秋雨秋风愁煞人"、"侠女风流"、"黑暗里突然透出一线儿红"、"花几  相似文献   

8.
刘维维 《出版史料》2011,(4):102-104
周振甫(1911~2000)先生以学者型的编辑形象在业内闻名,也以严谨认真求实的学术作风受人仰慕。他所秉持的编辑理念,所展现的编辑工作实践,一以贯之的是一种读者至上,为读者着想,对读者负责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编辑工作实践,"作者—编辑—读者"的"创造—选择—接受"的传授链条,才能实现良性运转;在阅读渠道多元化的今天,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从而最终赢得读者也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9.
简朝亮所撰《朱九江先生年谱》,以突出谱主学术思想为主题,从治学要旨、经学、史学、掌故学等方面,总结了九江先生之学术精华,深刻地反映了晚清时局与学术嬗变,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15年9月4日下午,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丹青传情—赵丹、赵青父女绘画联展"。李岚清同志来到"丹青传情—赵丹、赵青父女绘画联展"展厅,认真观看赵丹、赵青先生的书画艺术作品。在参观过程中,赵青先生向李岚清同志详细介绍了她父亲的艺术历程和书画艺术特点。李岚清同志兴致很高,不时驻足欣赏,称赞说,赵丹先生塑造了一系列出色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1.
程千帆先生是史学界承前启后的大师级学之一。先生早年受到传统与现代教育的双重培养,在30年代的金陵大学直接得到黄侃、吴梅、胡小石等国学大师的学术指导,广泛接触当时学界;40年代、50年代任教于成都、武汉等地的大学,学术上开始崭露头角;“反右”和“革”中被剥夺了讲课和连的权利,却以坚定的信念不废学习和思索,终于在花甲之年被南京大学聘为教授,获得第二次学术生命,二十年来传道授业,书立说,取得辉煌的学术成就。先生一生尤致力于学术研究方法的探计和推广,科学的研究方法构成了其学术成就的基础和精华。千帆先生曲折坎坷的学术历程,多所创建的学术成果,博大精深的思想方法,给后学以多方面的教益,也为现代学术思想发展史提供了生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2015年9月9日下午,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丹青传情—赵丹、赵青父女绘画联展"。吴邦国同志来到"丹青传情—赵丹、赵青父女绘画联展"展厅,与赵青先生一起,认真观看反映赵丹、赵青先生表演艺术生涯的图片和创作的书画作品。赵青先生向吴邦国同志详细介绍了她和她父亲的表演艺术历程及创作书画时的想法和艺术特点,吕章申馆长介绍了举办此次展览的目的和展览筹备情况。  相似文献   

13.
何明星 《出版广角》2014,(15):14-17
正文章以世界图书馆收藏《先秦魏晋南北朝诗》的馆藏数据为依据,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家逯钦立先生学术成就的世界影响。这种基于学术成果传播范围的学人评价为中国学术的世界影响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探索。中国古代文学大家逯钦立先生,以先秦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汉诗研究、陶渊明研究、汉乐府研究和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享有大名。尤其是他以一人之力,从1939年至1966年,历经27年  相似文献   

14.
姜亮夫先生在留学巴黎期间,曾协助王重民先生采访敦煌遗书,一时传为美谈。海外访书的经历,是姜亮夫先生学术历程的重要环节,在其学术思想的成熟和学术资料的积累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姜亮夫先生海外访书的起源、经历和所访资料的流传、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复兴人文地理学的旗手——李旭旦》一书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随园大家"系列丛书中的一种.该书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任院长沙润等撰写. 全书以传主李旭旦这个人物成长的时间为顺序,空间活动为背景,概括了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先生的人生成长路径和学术成长过程以及学术成就,真实地反映了先生在成长历程中所结交的老师、同学、朋友、学生之间的情谊,其中有胡焕庸、张其昀、李四光、华罗庚、任美锷、吴传钧等,他们对李旭旦先生的学术成长均产生过重大影响,同时描写了先生一生所经历的时代、风风雨雨,以及先生凭着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并战胜自己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时群 《新闻窗》2014,(6):35-36
"为读者服务"的思想,是叶圣陶先生编辑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数十年编辑生涯中一贯的编辑工作方针。他在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的开幕词中强调,编辑出版人员必须"认定这么个方向,为的是为广大读者服务"。值此纪念叶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重新认识和学习他关于"为读者服务"的编辑思想,对提高我们现代编辑的自身素质,做好新时期编辑出版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古代书院"讲会制度"进行了研究。我国历史上的书院讲会制度,是一种教学和学术思想传播的重要手段,不仅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而且对我国当今学术研究的学术自由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学术自由首先应该保证研究者的思想自由,我国古代书院"讲会制度"兼容并蓄、诸纳百家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学术创新不仅仅是立足于教师、研究人员,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意识,产生新思想、新学科。  相似文献   

18.
刘向所撰书录是后世提要体目录学著作的开山之作、不祧之祖,其中有关图书评价的内容最具学术史意义。刘向在评价图书之时,既考虑到著者的学术渊源,又注重其学术个性,开创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批评传统。书录评论群书的主旨和价值,往往以儒家经学作为诠衡的基本标准,并从而融"子"入"经";又在强调以经治国之余,更多地考虑到吸收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政治权变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目录学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学术传统。目录之学,乃学中第一紧要之事。从考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话语本体的起源入手,对章学诚这一目录学思想进行哲学解读,展开关乎孕育"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思想之时代背景的哲学思考,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思想的源流与秉承及其乃中国传统目录学形而上之道两个角度对之进行更为深层、关乎其内涵的哲学思辨。  相似文献   

20.
林尚斌 《档案》2014,(7):48-50
黄文中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有感于国家衰弱,列强欺凌,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于是探求强国救亡之道,暑假之暇,潜心翻译日本法学权威植原悦二郎博士所著《日本民权发达史》。书稿翻译完成后,黄文中便携书稿拜谒了当时也在日本活动的孙中山先生,先生欣然挥毫,慷慨激昂地写下了一幅蜚声寰宇的千古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以示劝勉。黄文中先生回国后曾在兰州多所学校及地方任职,因具民主思想而有"民主斗士"之称;在南方游历期间在杭州西湖等地留有大量应景联语书作,而富有才名。抗战期间,黄文中先生在兰州一中任教,期间为一中师生撰写了希望青年"养成社会之中坚,复兴民族,还我河山",实现社会理想的校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