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流派,原型批评被视为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武器。本文以圣经为切入角度。从思想主题、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三方面分析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的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2.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对英美文化影响深远,为英美文学创作提供了永恒的母题。英美作家化用《圣经》典故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引用《圣经》中的词句或人名作为作品标题或人物名称,或直接引用《圣经》故事或对原型故事进行变形处理,作为创作素材;通过比喻、隐喻或象征等手法,把《圣经》故事的寓意融汇到作品的情节或人物的性格里,使这些故事发挥有力的陪衬作用;使作品中的故事、人物和结构与《圣经》故事大体对应,让《圣经》故事发挥隐含的参照作用。探讨英美作家化用《圣经》典故及其方法,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和思想意识,更好地学习、欣赏乃至研究英美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3.
司徒平 《考试周刊》2011,(52):47-48
《圣经》是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的起源和经典,是典故的宝库和西方习语的最大来源。英语中有大量的典故、习语源自《圣经》。本文将介绍《圣经》人物典故和相关习语,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扩大知识面,认识西方文化的根源,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圣经》中的典故不仅作为文学题材被各时代的文学家们加以运用,成就了数量不菲的传世佳作,其本身也因为丰富的内容含义、广泛的读者群体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了英语语言文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圣经》典故对于英语文学的影响源远流长,纵观英语文学中的语言,处处都能体现出《圣经》及其典故身影。对英语语言文学中《圣经》典故的研究,将有助于对文学本身的深入理解,也能帮助后世的学习者们领略文学作品中文化、时代以及精神的内涵。文章剖析了《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而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圣经》作为基督教文化的经典著作,对西方语言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英语中的许多典故都来自于《圣经》中的人物或故事。文章从十个方面把源于《圣经》的英语典故进行了分类和比较,旨在更好地揭示出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圣经》是西方文明的源泉,也是基督教的代表作品。对社会文化进步和思想的更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圣经》中的各种典故也被文学家作为文学体裁进行创作,因而成就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文章深入分析《圣经》典故对文学语言、西方文学、文学作品内容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构成了西方社会近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它和《圣经》一书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并逐渐渗透到西方哲学、法学、教育、艺术以及科学等各个领域。本文拟从节日习俗、语言中的习语典故、文学作品和绘画音乐这几个方面浅淡基督教及《圣经》对西方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成功地运用了《圣经》隐喻来渲染气氛, 丰富其内涵。《圣经》的故事寓意和有关道德观念已融入作品的思想主题中, 同时, 作者在叙述结构和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也通过套用《圣经》手法使之发挥有力的烘托作用。本文拟就小说的主题思想, 叙述结构及人物性格的塑造等三个方面来论述 《圣经》对斯坦贝克的创作所起的作用, 从而加深读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圣经》典故翻译对中英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著作,也是杰出的文学作品,大量出典于《圣经》的文学典故,与世界各国文化相互融合,《圣经》的典故翻译就对英语语言文学和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植于特定文化的典故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人物、寓言和箴言等产生了大量的《圣经》典故,已成为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圣经》典故与中华文化存在诸多差异,国内译者在翻译《圣经》典故时经常碰到理解上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本文旨在从文化角度探讨《圣经》典故的翻译原则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圣经》典故翻译。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4):83-84
《圣经》作为西方宗教代表性作品,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及创作需要以《圣经》典故为基本依托。为此,本文侧重分析《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在教学及生活方面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于淑芳 《考试周刊》2011,(72):33-34
本文讨论了《圣经.诺亚方舟篇》中神话原型模式"洪水—方舟—新世界",即"毁灭—拯救—重生"在这一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揭示了作者在这一《圣经》神话原型模式基础上折射出《愤怒的葡萄》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人性内涵—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13.
《红字》是美国作家霍桑的代表作,他在创作《红字》的过程中深受《圣经》的影响。霍桑通过大量引用《圣经》典故,丰富了人物、情节和主题,并赋予《红字》更多的内涵。本文从小说女主人公白兰的遭遇入手,分析《红字》中的《圣经》典故和其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涉及西方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圣经文化的把握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这门语言,也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我国英语教学界对教学中《圣经》文化的导入已有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但尚需提出更适合我国英语教育现状的教学建议,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修养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亚 《考试周刊》2008,(50):219-220
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创作深受《圣经》影响,他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在很多方面成功借鉴了《圣经》的意象,使小说获得了深刻的隐喻性和广泛的象征意义。本文试图从小说的主题思想、叙事结构、标题选用等三方面分析《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意象,探讨作品的深刻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圣经》中的许多典故被广泛运用于西方各种艺术形式中。俄罗斯的诗歌也不例外,许多俄罗斯诗歌创作的原型、意象和底蕴都源于圣经。了解圣经典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诗歌语言,理解诗歌的内涵,从而为赏析俄罗斯诗歌另辟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没有一本书像《圣经》一样对人文有如此影响力,它成为了西方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亦不可避免地受到它的影响。小说中对联圣经》话语、典故及多种比喻象征意象的引用,失乐园和复乐园原型意象的体现,以及女主人公简爱对于平等的不懈和宽容的性格符合((圣经》所崇尚的教义,也无不体现了夏洛蒂·勃朗特“圣经式”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8.
圣经对西方文学作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两方面来浅析《圣经》对于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的影响。斯坦贝克套用了《出埃及记》的故事情节,并采用了章章相间的写作手法,语言风格上借用了《出埃及记》的冷静语调和《创世纪》的抒情语调。  相似文献   

19.
《圣经》对西方文学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不了解《圣经》,就不可能了解西方的文明和文化。从五个方面探讨《圣经》典故的来龙去脉、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霍桑及其作品深受《圣经》影响,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小说人物、情节、主题与《圣经》典故的许多方面有对应关系。霍桑通过对《圣经》典故的大量借用,赋予该小说丰富的《圣经》的象征色彩,使这篇充满象征意义的小说具有了更深的内涵,从而奠定了霍桑作为美国19世纪最有影响的浪漫主义作家的地位。文章以《红字》男女主人公的经历为核心,探究了小说中的《圣经》典故及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