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心理学     
G804.8 20032571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运动心理学研究与发展述评=A review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sports Dsychology in China form 1980s to1990s[刊,中,A]/邱宜均,刘先敏(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研究所),王斌马红宇(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1).-47-50参19(SJ)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中国//20世纪 从8方面对20世纪80与90年代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指出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时限长、影响大的亚范型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员的心理诊断、心理特征与选材以及运动员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这两大领域。并分别阐述了这两大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运动心理学     
G804.8 20030599运动心理学网络化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刊,中,A]/杰克·维尔逊,王斌(译)//体育科技信息.-2002.-22(3).-1-3(SJ)运动心理学//网络//发展//体系 INTERNET网络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商业和研究领域的范围,但不容忽视的是,如果滥用它也会导致负面效果。从运动心理学网络化发展现状看,建立适当的使用标准和规范体系迫在眉睫。本文论述了网络在运动心理领域的拓展方向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旨在为建设合理的网络发展标准和规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1993 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发展动态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运动心理学家》和《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杂志》三个权威性刊物1993年发表的论文为依据,评述了当前国际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动态,探讨了对中国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启示,指出: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是对方法学问题和动机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个性研究的冷落;研究方法的特点是实验与问卷访谈并重,在实验中,以现场实验为主;中国运动心理学应特别注意研究中的理论导向问题。  相似文献   

4.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武汉体院邱宜均邱宜均(1929.1.23),武汉体院教授,湖北省公安县人。195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历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运动心理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运动员心理特征与选材...  相似文献   

5.
时间知觉的研究进展及其对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时间表征的研究、时间的信息加工机制、时间知觉的发展心理学研究等方面概括了心理学领域对时间知觉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时间知觉的研究范式及方法;分析了运动心理学领域对时间知觉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依据跳水和击剑两个运动项目的情境特点.提出了运动心理学中对时间知觉的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来中国运动心理学学术领域的研究发展、应用发展和理论发展3个方面及运动心理学事业中学术交流、行业规范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回顾,从"学术"发展与"事业"发展这两个相互关联,相辅相承的方面对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景综述。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研究在研究领域中呈现新方法、新对象、新领域;在应用领域中呈现新突破、新高度、新局面;在理论领域中呈现新观念、新尝试、新创造,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行业标准与从业准则不断规范。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探知认知心理学在运动领域的发展,掌握运动认知心理学研究主题、范式及方法技术以及预测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运动认知心理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1)运动领域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了感知觉、注意、思维、记忆、表象、决策6个主题;(2)研究范式为专家-新手经典范式,研究方法有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技术有(EEG)、(ERPs)和(fMRI)。(3)研究不足表现在研究领域仅限竞技体育,研究中缺乏对情绪和压力的研究,研究方法单一。提出建议:(1)研究应扩展到全民健身和健康促进中的不同人群;(2)关注情绪和压力对注意等主题的影响;(3)采用传统与现代、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运动心理学     
G804.8 9412819运动心理学服务于体育运动实践的思考[刊,中]/邱卓英//体育高教研究.—1993(3).—52—55,51参6(BJ)运动心理学//科学//心理咨询G804.8 9412820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刊,中]/邱宜均//体育高教研究.—1993(3).—43—51(BJ)运动心理学//综述//发展//历史//现状//中国G804.8 9412848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每一次科技的重大进展都对心理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心理学研究领域,不仅为心理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还为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突破提供并创造了可能性,致使运动心理学研究者的研究思想、研究手段、研究方法产生空前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没有坚实的科学技术支撑,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也只能停留在猜想和思辨的境地,以致于突破性的进展也无法真正地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来,运动心理学在许多国家里得到飞跃的发展。运动心理学的世界性组织是国际运动心理学学会(ISSP),在欧洲的组织是欧洲体育运动心理学联合会(FEPSAC)。本文介绍的是欧洲一些国家的运动心理学组织及活动简况。奥地利奥地利运动心理学学会(O″ASP)有正式会员19名。它与维也纳运动医学院、维也  相似文献   

11.
运动心理学这门新兴的应用学科,随着现代体育科学、心理学以及相临学科的发展,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现就宏观研究趋势、新的研究领域、前沿研究问题等略述于后,供参考。一、宏观研究趋势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受制约于体育科学、运动实践以及相临学科的发展。近几年来,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不论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发展,根据1986-1989年《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以及第24届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发表的运动心理学方面  相似文献   

12.
运动心理学     
G804.8 9415129 从1992—1993年我国心理学研究动态看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刊,中]/褚跃德,张力为//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4(2)。—6—10表3参16(SML)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研究方法//现状//发展//理论//中国//1992—1993G804.8 9415131体育运动中场独立性认知方式研究的有关问题[刊,中]/雷强,李立建//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4(2).—14—19表5参4(SML)认知//方式//场独立性//个性心理特征//运动项目//成绩//心理品质//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姚家新  徐霞 《体育科学》2004,24(10):38-40,45
1979年中国心理学学会下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1980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下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运动心理学现代发展的开始。时20多年来中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及其现状进行回顾和评述,并对我国运动心理学未来研究做出一些展望,借此为我国运动心理学专家学者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思考,以促进该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关于心理学认知领域的研究一直都是热点,运动认知心理学在母学科的影响下,也成为近年来体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运动心理学认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并将有关认知主题的研究成果分别从感知觉、预判决策、记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具体结合运动项目从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新方向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为促进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高科技在心理及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得出结论:计算机、生物反馈、激光、通讯等高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开阔了运动心理科学的研究思路,促进了运动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丰富了运动心理科学的研究手段,拓展了其研究内容,加速了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此外,还针对心理学究竟算不算规范科学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预言:随着科技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包括运动心理学在内的心理科学必将进入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以第5-9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大会所收录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心理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竞技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心理学、体育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数量、研究主题的分布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出近20年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今后运动心理学研究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为提高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水平,促进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应用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应用的原理、技术和运用三位一体的心理学学科。本从这一角度对运动心理学的内涵和学科体系进行了重新阐释,认为运动心理学是运动心理学原理、技术、实际运用三位一体的心理学学科体系,运动心理技术是该体系的关键.并对运动心理技术体系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论运动心理学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人与社会相结合、多重范式相结合等原则,讨论了发展适合中国特色的心理训练方法、提高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质量、扩展研究领域等问题。倡导运动心理学的本土化,在于对运动心理学发展的主体性进行反思,突破为西方所垄断的学术思考与表达之象征体系;同时,也是中国运动心理学对世界运动心理学发展做出贡献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国运动心理学的新方向:运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理学母学科的视角来管窥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主要从交叉科学——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来思考和探索该学科的发展潜力和方向,为此分析了当前运动心理学与主流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差距,回顾了运动认知领域的系列研究主题,如注意、表象、运动决策和运动专家知识系统,提出了未来运动认知神经科学方向可以研究的具体科学问题,同时建议更多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特别是运动心理学者今后应该借助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神经科学的技术手段,拓展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利用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储备优势,在交叉学科的研究中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运动心理学     
G804.8,G806 9802397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The effecf ofphysical exercise on mental healty[刊,中,A]/季浏,李林,汪晓赞//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37-42参23(TY)体育锻炼//身体训练//精神卫生//情绪//心理调节//运动心理学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一直是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然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主要讨论以下4个问题:(1)身体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2)身体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