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永信,1981年入少林寺,礼第二十九代方丈释行正长老为师。1987年,行正长老圆寂,释永信承师衣钵,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务。1999年,荣膺少林寺方丈。住持少林寺以来,释永信方丈先后组建少林寺武僧团,成立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创办《禅露》杂志,开设少林寺网站。  相似文献   

2.
采用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清廷火烧少林寺一说重新进行探讨,认为:清廷并未火烧北少林寺即河南嵩山少林寺,也没有火烧福建南少林寺(福清少林寺、泉州少林寺、莆田少林寺)."火烧少林寺"传说缘起于明清鼎革、民族矛盾尖锐的特殊历史时期,与众多历史事件有关,是反清组织借用附会少林盛名,制造反清舆论,为达到反清复明目的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紧那罗王考     
少林寺伽蓝殿奉祀紧那罗王,有别于全国其他寺院。此与少林寺尚武传统有关。紧那罗王在少林寺僧人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被尊为“武圣”,为少林寺护法神。紧那罗王信仰是少林寺信仰体系中的特殊组成部分,也是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宗教文化的核心所在。 据我考证,少林寺紧那罗王信仰实源于观音菩萨信仰的表现形态之一——那罗延执金刚神信仰。观音菩萨信仰始于姚  相似文献   

4.
一、少林拳的名称少林拳的少林二字,系少林寺的简称,少林寺系指河南嵩山少林寺。一般把在少林寺练的拳法都称为少林拳,但究其渊源,实为“少林寺拳法”的简称。在明代的《五杂俎》和清代的《清稗类钞》等书中,都称之为“少林寺拳法”(日本现在就称之为少林寺拳法——译注)。  相似文献   

5.
对<唐太宗赐少林寺教书>、<少林寺牒>、<少林寺准敕改正赐田牒>、<皇唐嵩岳少林寺碑>等碑碣进行考察,从中发现少林寺十三僧是助唐王,而不是救唐王,而且十三僧不是棍僧.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少林寺上市”行为争议的分析,针对我国佛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少林寺上市”后存在的问题,认为少林寺上市后对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及对经济都有着良好的引带作用,但却引发了人们对少林寺定位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将给少林寺带来一定的道德危机。本文将就“少林寺上市”后应积极面对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七、清代少林寺的武术进入清代以后,少林寺仍盛行拳法和棍法,但这时出现了许多以少林寺武僧为题材的武侠小说,另外,反清复明的革命家们为了团结人民又伪造了不少关于少林寺的传说,所以使很多人直到现在也分不清哪个是事实,哪个是假说,使学者和历史家们也只好把这些都当作资料来研究。下面从有关清代少林寺的资料中选择一两种可靠的进行介绍。《鸿雪因缘图记》此书是清代麟庆访问少林寺时要求少林寺和尚练武给他看的旅游纪行类文章,  相似文献   

8.
南少林寺究竟存在与否,曾是一大悬案,南少林寺在福建何处的传说,又众口异词,莆田、泉州都在传说之列。而福清发现了南少林寺遗址确是事实。1996年11月15日,应福建省福清市少林寺重修委员会、福清市少林寺研究会和福清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的邀请,我与来自北京、河南、辽宁、湖北、江苏、广东、福建、台湾以及新加坡等地的史学界、考古学界、宗教界、体育界、新闻界人士及当地有关领导一起考察了福清南少林寺遗址,并出席了福清南少林寺遗址发掘研究成果报告会。  相似文献   

9.
民国初年,少林寺拥有耕地3000多亩,僧众一二百人。明代少林寺最盛时期拥有僧众3000多人,即使经历了明末少林寺的衰败,通过海宽数十年摩顶连踵、苦心经营,到了清顺治末年少林僧众恢复到了600多人。随后少林寺历经黯淡萎靡的清朝、战乱焚寺的民国、  相似文献   

10.
嵩山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重要发祥地,驰名中外。但在我国究竟有多少应少林寺,说法不一。根据正史、野史、史料和小说的记载,共有11座。经笔者考证:真实的少林寺有嵩山、莆田、蓟州、和林、长安、太原和洛阳7座;假托的少林寺有山东和台湾2座;待考的少林寺有泉州和福建2座。本文就待考的两座少林寺做些分析。一、泉州少林寺。通称“东禅少林寺”。在未确定“莆田少林寺”之前,武术界一直将此寺院视为南少林寺的遗址,这是历史的误会。据《中华武术辞典》泉州少林寺条:“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在福建省泉州市东门外有座佛教禅…  相似文献   

11.
唐豪先生据七十字辈分诗认为抗倭僧兵是少林派僧而非少林寺僧,可能有误。见于文献记载的僧兵,留下的应该是字、号而非法名。明代也没有我们今天意义的少林派。抗倭僧兵显然既有少林寺本寺籍的,也有少林寺分院籍的、非少林寺籍的、乃至游方无定籍的少林僧人。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对蓟县盘山北少林寺历史文化迹象进行考证分析。主要结论:天津蓟县盘山北少林寺是现存有史记载的唯一的北少林寺;北少林寺始建于魏晋时期,原名法兴寺,经元代著名的佛道之争,被赐名为北少林禅寺;历代众多统治者巡游盘山并与北少林寺有关系;抗日战争中该寺被日本侵略者所毁,在新世纪得以重建;北少林武术以商氏武术为代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少林寺武术对外推广模式,主要从以下4点进行阐述:"一带一路"问题的相关概述;少林寺武术的渊源及文化内涵;"一带一路"背景下少林寺武术对外推广模式;该背景下少林寺武术对外推广的重要性。研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少林寺武术全面走向世界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剖析"一带一路"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体育发展的现实意义,探究在此背景下少林寺对外推广模式,对早日实现少林武术国际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燕侠 《中华武术》2005,(1):52-54
一 时光回溯到1988年。 那时,电影《少林寺》正红遍大江南北,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名声也开始远播海内外,吸引着众多的武术爱好者前来少林寺朝圣。那一年的秋天,少林寺迎来了第一个欧洲武术访问团。团长名叫诺阿里,是个武林高手。据说,为了学习  相似文献   

15.
在简述了少林寺武术推广的过程后,本文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体育与宗教的关系,对少林寺武术推广的功勋和争议做了尝试性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少林寺的武术推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赴实地考证后认为,镇国东禅寺不是泉州(南)少林寺;泉州少林寺论据不足。  相似文献   

17.
清朝廷毁少林寺一说广泛流传于民间。久之,武术界不少同仁也有这么认定的。清廷究竟有没有毁少林寺呢?首先我们看看清廷有没有毁北少林寺(嵩山少林寺)。 根据著名体育史学家唐豪先生在《少林拳术秘诀考证》中对清廷毁北少林寺这一问题列表分析:无论从“康、雍、乾三朝登封少林史表”还是“康、乾间少林碑刻诸僧题名表”,或“嘉庆以来少林寺表”均可以看出,北少林寺自康熙至乾隆直至民国十四年前均没有被毁的记载,这期间的数百少林僧中,也无因革命(反清复明)而殉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正形成一股“少林文化热”,少林寺传统的禅学、武学等文化艺术一直以其永恒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探求其真谛。少林功夫也正在申请成为人类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前不久,记者采访了少林寺释德建禅师。 释德建,法名德建,法号合一,俗名丁宏本,1963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县农村。他是少林寺曹洞第三十一代弟子,少林寺永化堂第十九代禅武医传人。 清代末年,一个叫吴轱轮(法名寂勤)的僧人打出少林寺山门,成为少林寺近代史上最后一个“打出山门”的人。他把传统稀有的少林禅武医学术及部分秘不外传的  相似文献   

19.
莆田少林寺揭秘林德荣引言中国历史上有两座少林寺,一在中州,一在闽中。在中州的就是河南嵩山少林寺。这座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间的禅宗祖庭,早已举世闻名。可是位于闽中的少林寺(通称南少林寺)在哪里?却渺如烟云,成为海内外史学界、武术界、宗教界的专家、学者探索...  相似文献   

20.
少林寺白衣殿内的巨幅壁画——拳谱,彩绘于清代中期。画面总面积达100多平方米,是少林寺现存30多幅壁画中唯一反映少林武术的实物资料。壁画笔法工细,没有多余的艺术加工,极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少林寺众僧练拳演武的各种姿态,尽现了少林拳118手基础套路。《少林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邮票第三图“众僧徒习武”即取材于此壁画。 拳谱壁画的绘制,有着一段历史故事。相传,清朝初年,福建莆田南少林寺僧人参予了反清复明的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