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是一条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导什么?怎么导?现以《少年闰土》为例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导文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对突出文章的主题,表现文章内容起着重要作用.《少年闰土》一文,是以所写的人物作题目,我们从题目知道文章所写的材料是——少年时代的闰土.我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和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后提出:大家从课题中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想知道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孩子?有的说想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怎样写的?等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课义.他们带着问题学,目的明确,自主研读,学  相似文献   

2.
一、创新作文的基本写作要领1.注重新鲜。一篇文章没有了读者,就不是好作文,而读者喜欢追求活泼新鲜的东西,即文中所写内容是言他人所未言的,是新鲜的。2.讲求真实。真实是创新作文的基本要求。这里的真实是指文章中所写的故事情节、人物及诸多描写宛如生活实际的再现.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7,(1)
[简说]让古今各种人物在文章中得到征用,最主要的是要让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呈现在我们的作文之中,写出人物的内心矛盾、挣扎与煎熬下的无奈与痛苦,不要一味地给所要写的人物套上一个完美的模具。即便所写的是一个卓越的人物,他首先也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存在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作文时,往往习惯于通过那些卓越的人物来表达某种观  相似文献   

4.
在记叙类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可以是全貌勾勒,也可以是局部细描。古今中外有不少文学大师,往往喜欢从人物的头发入手,在头发上巧做文章。他们通过对头发的精雕细刻,或展现人物的性格,或体现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5.
《分马》这篇课文,大家都知道,文章所写的人物都不是初次出场的。他们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和行为,只是他们一系列思想和行为的一小部分。课文中的第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的鲜明性格特征,因此,分析理解《分马》的人物形象,不能完全脱离人物性格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有必要联系长篇小说的内容来具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长辈的爱     
刚才的两篇文章都是谈关于长辈的爱的,这里说说我的看法。第一篇是《我这一辈子》。文章所写人物的年龄跨度非常大:从三岁到七十岁。每一个年龄层都有袒护者和被袒护者。不容置疑的是:袒护者袒护他们眼中的年轻的不懂事的没经验的晚辈,都是出于对他们的爱。但这爱是不正常的,是溺爱了。  相似文献   

7.
写人记事类课文主要通过现实中的人物、事情来进行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以表达主题,所写的人物和事件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中,这类文章在上下两册都主要集中在第六单元。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总体要求——培养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阅读的乐趣,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相似文献   

8.
又新接了一届学生,虽说是初四毕业班了,单就学生所写记叙类的文章就不能不让人担忧。鉴于此,我特设了一堂人物对话片断写作。  相似文献   

9.
《华章》2007,(3)
保罗韦地博土曾收集了9万个学生所写的信,内容是关于他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老师,据此,保罗韦地概括出作为一个好老师的12种素质。  相似文献   

10.
<正>今天,我们要写身边最有特点的人。你们想好写谁了吗?写人物,抓特点是关键。现在,你们能想到他/她的昵称吗?昵称,表示亲昵的称呼。选用贴切昵称的好处是:我们不必过多地描写,所写人物的形象就会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符合人物特点的昵称,还可以作为文章的题目,会给人带来亲切、新鲜的感觉。不过,使用昵称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文明使用。带有侮辱性的称呼是坚决不能用的。  相似文献   

11.
又新接了一届学生,虽说是初四毕业班了,单就学生所写记叙类的文章就不能不让人担忧。鉴于此,我特设了一堂人物对话片断写作。  相似文献   

12.
文体范本之二十七:人物传记人物传记的写作是一个比较大的主题,在写作之前要先明白:1.所写的人物不是我们生活周边的人物。2.要  相似文献   

13.
[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被文章曲折动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对文中鲜明生动的人物有了深刻的了解。蔺相如、廉颇、秦王、赵王这四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这四位有血有肉的历史英雄都是那么的了不起,那样聪明能干。下面请大家更自由、更大胆地谈谈你喜欢哪个人物,不喜欢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学生思考)生: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赵国。还在渑池会上挺身而出,为  相似文献   

14.
姜广生 《小学生》2009,(1):10-11
写我们自己经历的事。那是再拿手不过的了。可要真正做起来还真有点难度。为了使所写的文章更精彩,除按顺序安排好文章的布局外。更重要的是要抓住细节描写,把事件写感人,把文章写精彩,尤其是对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要有所侧重。只要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一点。定会写出优秀的习作来。  相似文献   

15.
一直钦羡于林老师的文字,倒不是说他的文字给他带来了多少多少的所谓的机会,只是单纯地羡慕他能用细腻的文字把回忆展现得淋漓尽致。这让我想到他总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写作就是事后的事。回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等,让人物活起来,让文章活起来。由此,我想感人至深的文章必定是曾"被经历"过的,不然又哪来的细腻可言呢!喜欢看林老师写的文章;喜欢听他分享好文章时,和着轻音乐给我们诵读的声音;也一直敬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左传》所写的春秋时代一批反面女性人物,她们无德无行,灭宗祀,乱邦国,给社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相似文献   

17.
<正>写人记事类课文主要通过现实中的人物、事情来进行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以表达主题,所写的人物和事件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中,这类文章在上下两册都主要集中在第六单元。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总体要求——培养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阅读的乐趣,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以及淮师一附小  相似文献   

18.
和同时代的人一样,我的少年时代也是从读鲁迅开始的,鲁迅已率先占据了我们的心灵,部分地化入了我们的血液之中。这些年来,关于鲁迅与胡适,已出过不少书、发表过不少文章,争论之激烈,恐怕超过了两位知识分子生前。对于这两位我都曾喜欢过、现在依然喜欢的人物,我个人心底里也免不了把他们俩进行对比。我想,鲁迅是神,特别是时代  相似文献   

19.
<正>老舍曾言:“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得起来……我们须随时的用动作表现出他来。每一个动作中清楚的有力的表现出他一点来,他便越来越活泼,越实在……这样,人物的感诉力才能深厚广大。”由此可见,塑造人物,必须紧扣动作。动作描写出彩了,人物的性格、内心世界就会浮现,人物形象就会“站”起来。但大部分学生在描写人物动作时,所写过于简单或表达不准确,致使读者读文章时只见文字,  相似文献   

20.
周玲 《语文天地》2014,(12):54-55
记叙文是学生作文的最常见体裁,记叙文离不开写人记事,但是学生很难写好人物,究其原因,是他们写出的人物千人一面,很难写出人物个性。那么,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呢?一、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所写人物由于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都是各有特点,各具个性,因而都会给人们留下不同的鲜明印象。这就要求作者认真观察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充分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