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江珂 《华章》2010,(31)
声乐作为人的一种高度主体性的艺术创造活动,和人的心理素质密不可分.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可以使歌唱者更好的发挥水平.掌握好声乐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规律和歌唱者自身心理活动特征,能够帮助歌唱者更好的提高自身艺术水平,从而在演唱活动中达到最佳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2.
舞蹈是一门艺术,也是人们喜欢的健身项目.通过参加舞蹈活动,不仅能够健身,塑造美的形体,激发人们参与创造美的舞蹈训练活动,陶冶美的情操,抒发舞者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对生活中美的事物进行讴歌;还能提高人的素质修养,提高人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满足人对美的高层次的追求.把舞蹈作为健身项目,内容多样,作用不同,塑造了优美的身段,消耗了身体内多余的脂肪,增强了肢体之间的协调性,使身体的体质和心肺功能得到增强,这是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3.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讲演以及一切的艺术活动中,唯真情,才能够使人怒;唯真情,才能够使心恼;唯真情,才能够使人笑;唯真情,才能够使人信服”(李燕杰语)演讲是一种实践性、艺术性极高的综合性情感活动,不但能够以其深刻的道理给听众启发和教益,更重要的是以诚挚、丰富、强烈的情感给人以感染和激励。  相似文献   

4.
王兰兰 《黑河教育》2014,(10):13-13
正俄罗斯作为文化艺术大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当我们聆听欢快的俄罗斯音乐,欣赏热烈的俄罗斯舞蹈时,我们能够感受到俄罗斯人具有的良好艺术修养,这不能不说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从小重视艺术教育有关。一、俄罗斯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简述1.以幼儿体验为主,以培养审美能力为目标俄罗斯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内容丰富,注重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艺术修养及感受能力,不过分强调幼儿对艺术表现技巧的掌握,所以其艺术活动以幼儿自主体  相似文献   

5.
冯契在批判、继承中西传统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的关于艺术及美学的思想理论,主要内容涉及当代美学研究的三个重大问题:即艺术、艺术品和艺术家.艺术或艺术活动就是人与自然、性与天道的交互作用;艺术活动以感性对象作为中介,这种感性对象一定是个性化的、体现了人的个性自由,因此艺术又是自由的活动,这种自由的艺术活动是将艺术理想化为现实.通过对冯契美学思想的解读,可以发现其中所蕴涵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人类文明史上每一次艺术的黄金时代,都有一个城市作为背景与支撑,城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艺术活动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并且对于艺术的繁荣来说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这种作用首先是因为城市的功能内在地包含着对艺术活动的需要,为艺术活动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而城市的文化特性为艺术活动的繁荣提供了对艺术的需要和投入,城市庇护着艺术活动,艺术的象征性、表现性与膜拜价值使得它成为了城市政治与宗教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城市人的生活只有在艺术活动中才得以维系下去并不断发展,艺术活动是城市这种特殊的生活形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城市的繁荣是文艺繁荣的基础,文艺繁荣是城市繁荣与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开展“体育、艺术2+1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更是一个让学生终生受益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一、音乐教学的教育本质内涵 音乐教学是一种声音艺术的活动.听觉引起人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功能.音乐学习应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高职生在学习中应能够感受快乐愉悦,在情感上应能够得到满足和陶冶.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高职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寓知识、技能于音乐实践,形成"激发兴趣--学习知识--享受音乐--创造音乐"这样一个循环.音乐教学也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音乐创作、表演的每个环节都充满创造的因素和创造的魅力.音乐教学应该在培养人的想象力、发散性思维和音乐表现力、创造力方面,实现其独特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艺术特点表现为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和灵活性.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活动,它不是机械地单向地传授知识,而是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就使教学活动超出“科学”的范畴,具有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积极的情感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消极的情感,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阻碍人能动性的发挥,教学过程也是如此.教师总希望学生喜爱自己讲的课,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更多、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其中不但有教师的学识、教学方法、教学技巧,还有情感的作用.实践证明:创设教学情境,即重视情感住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树立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Numerous case studies suggest that integrating art and science education could engage students with creative projects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ress science in multitude of way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art integration practices in everyday science teaching. With a qualitative e-surve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art integration of science teachers (n?=?66). A pedagogical model for science teachers’ art integration emerged from 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conducted on examples of art integration. In the model, art integration is characterised as integration through content and activities. Whilst the links in the content were facilitated either directly between concepts and ideas or indirectly through themes or artefacts, the integration through activity often connected an activity in one domain and a concept, idea or artefact in the other domain with the exception of some activities that could belong to both domains. Moreover, the examples of art integration in everyday classroom did not includ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rt. In addition, quantitative part of the survey confirmed that integration is infrequent in all mapped area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have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that should offer opportunities for more consistent art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2.
体育是一种增进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通过身体和心理的协调,参与者有意识地塑造和美化自身,并不断完善。艺术是人类所创造的至高无上的精神产品之一,它集美学、文学、音乐、舞蹈等形式各异的文化活动于一身,具有美不胜收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民族传统艺术反映着民族的信仰和精神,是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体育与民族传统艺术相互交织、互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悬念之美、欣赏之美和精神之美。文章以体育与艺术的关系为视角,列举武术、音乐、绘画、戏曲等传统艺术因素在体育中的足迹和结合,以赛龙舟活动和那达慕大会为例,探析民族传统化体育特别是民俗传统体育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是一种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教学组织形式.幼儿园艺术活动可以在主题目标上寻找整合切入点,重视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系;在活动开展中确定整合手段,形成整合模式,并在环境创设中发现整合的创新点,如可以在音乐活动中融合绘画,在美术活动中融合表演等.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艺术关系的层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创造性地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两者之间经历了一个一体—分化—再融合的过程。科学与艺术在物质、心理和本质层面存在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是三位一体的,在三个层面之间层层递进,彼此渗透。幼儿园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应该实现科学与艺术在物质、心理和本质层面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以设计为基础的手工制作具有交叉架构在艺术和科学两个领域之上的特点,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指导策略,给幼儿一定的探索空间,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艺术教育既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基于人文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理念,开发了“艺术与人文”课程,从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授课等方面研究课程的实施办法,为人文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效融合奠定基础;从立足教学内容、依托艺术实践活动、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等方面探讨二者融合的具体途径,努力实现整合发展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妙造自然"是中国美学关于艺术与自然审美关系的一个传统命题。"妙造自然"说以"天人合一"、心物交融的独特视野看待艺术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艺术内在的生动气韵与自然万物的内在生气的同一性,以及艺术家独立而超越的主观创造精神。"妙造自然"说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具有普遍的艺术创造原理的意义,堪称中国艺术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人性是人的先天自然因素与后天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塑造出来的属性。人性可以分为五个层面,即物性、感性、理性、德性、灵性。由美的对象引发的愉悦感就是美感。美的本质就是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与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二者之间的契合性。如果用更加形而上的语言来表达,那么美的本质就是存在的合理想性。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的自我欣赏,起源于对人类在模仿、表现、巫术、劳动、游戏等多种活动中显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欣赏。艺术的本质是人类人性升华的感性方式。艺术的根本任务就是用艺术品的感染力去推动人性的丰富完善,推动人性自由和谐发展,以艺术品之美激活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方法,对南京市14所省、市级示范园的60个艺术教育活动进行了现场观察与记录,以分析南京市省、市级示范园的儿童艺术教育发展现状。研究结果发现,南京市省、市级示范园的艺术教育打破了以往完全由艺术技能训练为主导的局面,渐渐重视幼儿的审美与体验,注重加强各艺术门类之间以及艺术与其他领域之间的有机融合,创设条件让幼儿感受、欣赏、参与、体验,启发幼儿探究、交往、表现、创造,为幼儿提供了较为丰富多样的材料。然而,当前儿童艺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存在诸如偏重艺术知识技能,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幼儿探究体验,内容缺乏有机整合,环境相对封闭等问题。研究者认为,儿童艺术教育应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选择有机融合的教育内容,采取支持幼儿探究、体验的教育方式,建构平等对话的师幼关系,创设宽容开放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0.
受中国传统哲学独特的智慧的濡染和启迪,中国戏曲的空间艺术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与自由性,从而达到"天地之大美"、物我无间、人与自然高度融洽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