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品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品读教学只有让小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趣味性和语文特有的吸引力,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一、揣摩性品读,感受人物形象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进行人物描写的,这些课文往往生动形象,活灵活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慢慢地品味.  相似文献   

2.
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心,既在于粗略之"阅",也在于精细之"读",更在于精准之"评"。这是语文阅读课堂培植文本阅读吸引力、提升文本阅读组织力的重要依托。选取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实践引导学生品读的方法,要求教师从多元视角来安排品读教学,鼓励学生在倾听中感知情感温度,在诵读中理解情感深度,在品评中感悟文本内涵,在读写中培育品鉴素养,进而提升个体的品读素养。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语言智慧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慢慢的“悟”、细细的“研”,是激发学生语言智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读能够促写,因此,将读写结合在一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不一样,读写结合更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联系非常紧密,读写结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重要的教学思想。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每一个契机,以读导写、读写结合,有效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整体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好了阅读也就相当于学好了语文这门学科;教师教好了阅读也就相当于教好了语文这门学科。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兴趣引路"趣读"、品味提高"品读"、学以致用"练读"三个方面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工程中如何把阅读教学落实到深处,让学生真正会读阅读、品阅读、用阅读的浅显认识。  相似文献   

6.
王进 《学周刊C版》2019,(21):135-13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构成,而阅读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提高品读体验的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指导学生,使学生在阅读时学会抓住本质,抓住重点。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品读体验提出以下策略,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语文能力。读说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重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读说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读说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式,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形成最基础的语文思维,学习基础语文知识,为今后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阅读、口语交际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入手,分析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读说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践,认为可通过品读琅琅书声、理解语言,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语言;激励评价策略,锻炼语言;引导写读结合,运用语言等有效策略和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指导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细读慢品,走进文本。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有的教师在片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指导下,放手让学生阅读,不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造成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浅尝辄止,品读变成了粗读,读不出文章的深度,读不出文章的美味。  相似文献   

10.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课堂上要充满“语文味”,那执教者在引领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就必须要注意对文本的细细品读,即“文本品读”。何谓“文本品读”?笔者认为,“文本品读”就是要求执教者引领学生对文本重点之处进行反复推敲,对文本的重要语段进行潜心会读,对文本细节之处进行品词析句。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所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味’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对关键词句理解后的朗读里,即文本品读里。”那“文本品读”品读什么?又应该如何品读?品读中还应注意什么?笔者就小学高段语文的有关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文本品读”教学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苏彩娟 《生活教育》2014,(2):41-42,75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读教育,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本文谈了笔者在这方面所进行的一些尝试与见解。  相似文献   

12.
"读""品""悟"是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是指导学生"读""品""悟"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品读关键词句可以以点带面,以句带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精彩的亮点,通过揣摩文字、品味语言,从而领会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和思想内涵,构筑起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情感的有效平台,让学生在品读语言中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保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地读,并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进行教学,而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需要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转变过来,不仅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小学语文的魅力。当下小学语文课文的教学更加强调读的重要性就是由于读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行为,更是学生通过自身去感受语文学习的过程。就"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希望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5.
车文芳 《甘肃教育》2021,(6):168-169
数学中的“品读”,其实是阅读,它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之外,应格外注重学生曲数学文本知识的体会与理解。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读题习惯,提升审题能力、学会品读绘图、练习插图品读、细品实践插图等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品读”能力进行了初步地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语感,领会文章思想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把"阅读"教学变成真正的"乐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在小学语文的课文教学中将"读"贯穿课堂始终,采用默读、朗读、范读,个体读、集体读,悟读、品读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内涵、感悟全文情感、学习表达方法,可达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各年级教学活动都要高度重视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的在学习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基于此,本文就从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教师范读深度熏陶、创设情境,强化体验、仔细品读,读中品味、交流感受,升华情感几个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具体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孙雯 《教书育人》2014,(2):60-60
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包括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其中读和写是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读”与“写”之间寻找平衡点,准确结合读与写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标精神指引下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一种本真的语文教学,它的出发点就是要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所以,在追求本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读与写积淀文字,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品读文字,在思想交锋中探究文字,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本真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