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第二课堂》2011,(5):24-27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谜语告诉我: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相似文献   

2.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个谜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真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为此我专门做了个实验。我从墙角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  相似文献   

3.
南洋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谜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做实验研究了一番。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着玻璃,便于观察)。没等蜘蛛织网,我又捡来一只死的小  相似文献   

4.
蜘蛛小实验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谜语告诉我: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相似文献   

5.
“南洋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谜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做实验研究了一番。  相似文献   

6.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有好几篇文章与谜语有关。笔者摭拾三例试作分析。一、借用谜语,引趣状物。《蜘蛛》的开头引用了这样一则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谜语引得巧,可谓一石双鸟。其一,作者借助谜语的趣味性这一特点来以谜  相似文献   

7.
周建人的说明文《蜘蛛》,具体生动,富有强烈科学性。作为初二年级教材,无论对发展学生思维,还是训练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都非常适宜。一、本文教学可以从课文开头引用的谜语导入。这一谜语概括了蜘蛛的生态特点。可是,学生一般只凭“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来理解,而不领会“南阳诸葛亮”、“单捉飞来将”的含义。这是由于一般学生只观察到蜘蛛结网,而没有注意到它机智、巧妙地捕  相似文献   

8.
"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好八卦阵,单捉飞来将。"看到上面的谜语,你知道我要你猜的是一种什么动物吗?对,蜘蛛。我们谈论写作文的素材,为什么要说蜘蛛呢?请往下看:  相似文献   

9.
说明文《蜘蛛》以谜语开头: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以谜语开头,一是增加了文章的情趣。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常常比较平  相似文献   

10.
“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条几乎人人皆知的谜语,形象地概括了蜘蛛的生活习性。不过,也不够全面。蜘蛛有结网的,也有不结网的。蜘蛛的种类太多了,全世界大约有三万六千余种。各种蜘蛛差异很大。从体形大小来说,小的蜘蛛只有0.5毫米,而大的蜘蛛,如北美托伦土拉蛛比人的手掌还要大。蜘蛛绝大多数无毒,只有少数几种有毒,会对人、畜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1.
在我的记忆的脑海中,蜘蛛或许是任何人都恐惧的动物。而我却发现蜘蛛的一个秘密。 那是在一个夏天的早晨,我去树林捉知了,躲在树后观察知了时,却发现前边的树杈上有一个蜘蛛网。我突然想到:蜘蛛不是捕虫能手么,它是怎么捕虫的?于是,我就躲在旁边观察。一会儿,一只小虫慢慢地爬上蜘蛛网,蜘蛛网就摇晃起来。小虫被网缠住了。  相似文献   

12.
“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是《蜘蛛》一文开头引用的一个谜语。这个谜语十分逼真地描绘了蜘蛛结网捕虫的情景,既说明了蜘蛛的生态特征,又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引用”是一种修辞格,也常常是人们采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引用”就是援引现代语句(如谚语、格言、诗句、名人名言)和典籍等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方法。它可增加说明对象的形象性、生动性,亦可增强文章的科学性、思想性。  相似文献   

13.
蜘蛛的故事     
小时候,我的胆子可大了,大小虫子都敢去捉。但唯独蜘蛛我不敢碰它!因为听爸爸说,蜘蛛是有毒的。它从尾部排出的粘液有毒,粘在人身上会患病的。从此,我认为蜘蛛是一种既有毒又可恶的昆虫。  相似文献   

14.
蜘蛛的奥秘     
我家门前有一个蜘蛛网,我天天去观察蜘蛛,一天正巧一阵风吹过,蜘蛛网剧烈摇晃起来,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小虫粘在网上挣扎时,蜘蛛会出来,这回蜘蛛会不会出来呢?等了一会儿,蜘蛛却没有出来。同样都在摇晃,为什么小虫触网蜘蛛会出来,而风吹网动,蜘蛛却不出来呢?围绕这个问题,我做了很多实验。我用一根小木棍轻轻地敲打蜘蛛网,每分钟敲五六十次,一百多次;我用嘴轻轻地吹动蜘蛛网,使其每分钟振动二十多次;还把细沙轻轻地撒在蜘蛛网上,使它每分钟振动三四十次。在这几种情况下,蜘蛛都没有出来。我又捉了几只蚂蚁放在蜘蛛网上,这只蚂蚁的挣扎使…  相似文献   

15.
我在教《蚕和蜘蛛》时,一个学生说:“丁老师,这篇课文太不公平了,贬低了蜘蛛。蜘蛛为人民捉害虫,怎么好说它自私呢?”“好,你讲得很好!他联系了自然课,敢于向课文挑战,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我充分地肯定。学生提出了这样正确,这样有创见的意见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用课文内容去束缚他们呢?“作者有偏见,要说蜘蛛结网是为了自己的饭食,那么蚕织茧不也是为了它自己的成熟,  相似文献   

16.
苍蝇和蜘蛛     
一天,一只蜘蛛在捕食,它发现一只苍蝇在空中飞来飞去找食物。于是蜘蛛找到两个树杈,织了一张很大的网,准备捕获苍蝇。苍蝇飞着飞着,看见了蜘蛛刚织好的网,就飞过来对蜘蛛说:"你织这张网是想捉我吧?"蜘蛛毫不客气地说:"那当然,因为你是'四害'之一。"苍蝇骄傲地说:"我才不上你的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记忆的脑海中,蜘蛛或许是任何人都恐惧的动物。而我却发现蜘蛛的一个秘密。那是在一个夏天的早晨,我去树林捉知了,躲在树后观察知了时,却发现前边的树杈上有一个蜘蛛网。我突然想到:蜘蛛不是捕虫能手么,它是怎么捕虫的?于是,我就躲在旁边观察。一会儿,一只小虫慢慢地爬上蜘蛛网,蜘蛛网就摇晃起来。小虫被网缠住了。这时,一只蜘蛛爬了  相似文献   

18.
观蜘蛛     
今天,我独自一人躺在沙发上,眼睛半张半合。突然,在墙角上,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悬在空中。我想:这会不会是一只蜘蛛啊!我向前挪了挪,一看,真的是一只“八角怪”。要知道,我平常最怕的就是蜘蛛了!妈妈走了过来,问:“什么事情啊?”我结结巴巴地说:“这儿有……蜘……蛛。”谁知,妈妈若无其事地说:“不就是一只蜘蛛吗,又不会咬你,你怕什么啊。”  相似文献   

19.
田园同学问:“《蜘蛛》一文的说明顺序我还不太能搞清楚,能不能请您解释一下?”的确,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较其他课文不太一样,而且文章本身也包含了多种具体的顺序。1.从全文来看,课文在用了绝大部分篇幅说了结网的蜘蛛以后,结尾还补充介绍了不结网的蜘蛛,这是由此及彼的顺序。课文中由蛛丝本身的形态性质说到它的用途,实际上也采用了这种顺序。2.在说明结网的蜘蛛时,先用谜语形象地说明了蜘蛛怎样捕取飞虫,讲到它的生活习性和形态,进而谈到它的生理机制,这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表及里的顺序来说明的。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另  相似文献   

20.
曾看过这样一则谜语:“小小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摆下八卦阵,只等飞来将。”动一动脑筋,这说的是什么呢?原来是蜘蛛,后两句讲的正是蜘蛛结网捕虫的生动情形。我们知道,蜘蛛网既是蜘蛛栖息的地方,也是其赖以谋生的工具。而且,结网是它的本能,并不需要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