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鸿章档案的编纂工作使李鸿章档案实现专题化和系统化,编纂成果丰富、形式多样。在李鸿章档案编纂成果的加工方法及体例选择上突出体现在全集的以类为纲、查找范围广、内容严格审核把关、加工环节规范严谨、辅文丰富、标题信息量大。李鸿章档案的编纂成果总体上呈现出阶段性、地域性及编纂目的从拯救个人声望到服务社会的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利用是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最终目的。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成果可选择的内容和形式愈加丰富,用户的利用意识日益提高,媒介传播力进一步扩展,促使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积极转变服务理念,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提高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利用率。对此,需要创新形式、优化编纂内容,深入用户、开展分众传播,积极宣传、发挥成果价值,形成满足用户需求、符合用户期望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以提高用户积极性和满意度,优化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所谓档案文献编纂,我国档案界普遍认可的定义一般包括以下五个环节:编纂主体、编纂客体、编纂过程、编纂成果、编纂目的。具体展开可表述为:档案文献编纂是编纂者按一定的题目要求,对档案史料的内容进行收集、筛选、审核、整理、编辑、评价,并通过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用户提供利用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通过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评价的实证研究,为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有效传播和用户满意度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搜集、专家访谈以及问卷调查3种方式确立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应用MUSA模型和标杆分析法,对4种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进行满意度实证研究。[结果/结论]获得4种传播媒介的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定位每种媒介在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竞争优势、主要竞争劣势、薄弱之处以及需优先改善之处,为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的理论研究以及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秦蓉 《兰台世界》2011,(12):7-8
先秦的档案文献编纂人员在档案、文献、书籍的编纂和整理过程中,提出许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编纂方法和原则,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工作指导思想,取得了丰富的编纂成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水书档案编纂形式、编纂者和编纂成果应用领域三个方面研究分析水书档案编纂现状,从而总结出民族档案史料编纂方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先秦的档案文献编纂人员在档案、文献、书籍的编纂和整理过程中,提出许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编纂方法和原则,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工作指导思想,取得了丰富的编纂成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证了建国后明清档案编纂的发展沿革。建国后明清档案编纂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本文对四个阶段编纂成果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编纂成果特点进行研究,以期对未来明清档案编纂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创新有中国特色的档案编纂学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档案编纂学理论应当从学科基本理论、档案编纂历史、档案编纂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对档案解读和档案编纂成果评价、信息技术对档案编纂影响等方面予以加强,创造有自己理论特色的档案编纂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编纂就是编纂者按照一定的题目要求,对档案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审核、句读,按照一定的体例编排,以档案文献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用户提供档案文献信息的工作。从编纂意识的萌生到编纂成果的问世,编纂者是组织、协调整个编纂过程的能动者。编纂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是编纂者实践经验、知识水平直接参与、作用的结果,编纂成果处处体现和代表了编纂者的学识水平和编辑能力。一、编者对题目的策划、确定一般来说,每一种汇编出版物都是基于某种政治上的目的或某种文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编者的意图,贯彻编者的思想,形成编者所追求的有自己个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