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括是众所周知的科学家,也是镇江历史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苏轼与沈括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在于相互交往并不多,复杂在于由此惹出的"告密"公案给沈括形象蒙上了阴影。细考"告密"公案,王銍的记载为始作俑者,但王銍的记载不能当信史作为立论的依据,乌台诗案的发生与沈括"签帖以进"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是有其复杂的政治原因。因此,应该正确看待沈括的"告密"及与苏轼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班级管理中 ,仅靠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公约进行有形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对班级进行无形的管理 ,使有形管理与无形管理形成互补 ,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培育良好的班级文化的意义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班级形象、班级行为规范和意识等文化诸因素 ,它对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建设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基础。   1 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班级的管理  规章制度是必要的 ,但必要、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限制感。而班级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成…  相似文献   

3.
通过十几年的班级管理,笔者发现流行文化以一种强大的诱惑力深刻影响着当代高职学生,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流行文化融入班级管理的价值、流行文化步入班级管理殿堂的途径及渗透班级管理后的思考,说明流行文化是进行高职学生班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音符。  相似文献   

4.
目前精细化管理被国内外各大企业广泛利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可以考虑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引入到班级管理中来。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班级的班级文化能够充分体现班级内成员整体的精神面貌,也能够对班级内成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小学班级作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文化传承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是影响学生健康发展最基本的文化环境之一。本文就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文化构建进行探讨,对班主任进行有效班级管理和塑造学生优良品质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花花公主     
谈起我的妈妈,她的逸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下面我就来向大家告告密吧!时尚先锋我妈妈总是那么喜欢化妆品,流行什么,她就不惜一切地买。有一次,小姨买了一盒面膜,拿来向妈妈炫耀,妈妈迫不及待地左瞅右看,小姨正  相似文献   

7.
孙旭春  郭欣 《考试周刊》2011,(2):231-232
当前.流行文化以一种强大的诱惑力深刻影响着当代高职学生.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从流行文化融入班级管理的使用价值、流行文化步入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及流行文化渗透班级管理注意的问题.阐明流行文化是进行高职学生班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音符。  相似文献   

8.
班级是大学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管理和约束大学生行为准则的基本实施单位。班级管理是大学教育管理的缩影,班级制度是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执行力,班级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种展现。本文剖析了班级制度文化内涵,探索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李宝霞 《成才之路》2012,(18):115-I0008
新课改时期的班级管理应该成为一种高规格、高素质的文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坚持细节渗透,营造书香氛围,强化放大优势。当管理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一种素质后,学生们就能在班级里幸福地生活,愉悦地学习,诗意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小学班级作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文化传承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是影响学生健康发展最基本的文化环境之一。本文就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文化构建进行探讨,对班主任进行有效班级管理和塑造学生优良品质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柔性的战略管理手段,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对班级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班级文化的各个层面、各个细节已开始被系统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亨利八世时期的宗教改革遭到了保守派贵族以及习惯于旧传统的民众的反对 ,为了把改革进行下去 ,当时的首席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在亨利八世的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措施 ,包括《叛逆法》的修订及其实施、侦缉与告密、武力镇压等等 ,这些措施保证了英国的宗教改革得以推行 ,并且没有发生大的动乱。  相似文献   

13.
黄敏若  吴勇斌 《文教资料》2010,(17):189-191
高职院校班级文化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本文从班级文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推进班级文化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目的是探索出一种新的学生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4.
小学班级文化与学生心理发展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班级文化是一种亚文化 ,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 ,就是在班主任指导下 ,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 ,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 ,班级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动力场” ,它渗透于班级的一切活动之中 ,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一、小学班级文化对学生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呼唤的新班级文化是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班级文化建设的辨证性反思,从几个方面引导班级学生建设班级文化,并发挥其德育功效:制定一整套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搭建一个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载体,营造一种喜闻乐见的班级文化氛围,创设一种健康有力的班级文化舆论,培养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强化一套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通过开展充满童趣的和谐班级文化活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又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应努力用精神文化、教室文化、制度文化这“三种文化”来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对班级进行管理,使班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班主任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产生的效果也千差万别。在学校文化建设蓬勃兴起的今天,以文化管理班级,建立班级的文化管理模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管理途径。一、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及其特点1.松散模式: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班主任对班级只起看守、维持基本秩序的作用。多数学生在班中处于游离状态,班干部职责不清,基本不开展集体活动。2.集权式:班主任基本上包揽一切,直接联系、干预学生的学习、纪律等,组织指挥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8.
班级文化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渗透在班级的一切活动之中,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充分发挥息息相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教学评价的新标准、学生成长的新要求赋予了班级文化新的建设思想。一、追求成功与卓越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着眼点班级文化一般具有教育和管理两大功能,管理体现出一种规范,教育则体现出一种发展。班级文化的建设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密不可分,我们必须视传承与发展学校文化为己任,也必须在班级文化建  相似文献   

19.
班级文化具体是指由班级内的全体成员共同组建,并通过组织及实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班级管理等所共同形成的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已经承载这些文化氛围、精神财富的物质形态。本文立足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文化需求和发展战略要求,对高职院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的特殊性、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期班级文化建设模式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赟  张新 《班主任》2003,(1):23-26
1959年帕森斯发表了《班级作为一种社会体系》的著名论文,成为最早将班级作为社会体系来研究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微型社会。社会文化,如时尚、风俗、社会风气等都会在班级里有所表现。因此,我们的班级管理必须具有开放性,把社会文化中的正确方面融合到我们的班级文化中去。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班级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要注重教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