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城市新贫困人口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城市新贫困问题日益凸现和发展。城市中贫困居民的数量不断增加,转型期出现的城市新贫困人口与传统的城市"三无"贫困人口有着本质的区别。城市新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文章对当前我国城市新贫困人口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城市新贫困人口特征及其出现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城市新贫困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姜佳家 《科教文汇》2012,(14):205-206
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消除贫困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贫困不仅表现在贫困地区低收入和低生活水平,还表现在贫困地区社会文化的全面落后状态。本论文探讨民族地区贫困农村的成因以及反贫困策略,通过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以及农村社会工作的介入,旨在改善民族地区贫困农村的落后状态,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城市贫困化日益凸现和发展,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人口与传统的城市“三无”贫困人口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中突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成为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文章对我国新城市贫困问题主要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对城市地理学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实施精准扶贫与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精准扶贫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扶贫攻坚计划是当前我国扶贫攻坚的两大主要模式。2011年国家大幅提高贫困标准,贫困人口规模、分布特征、贫困内涵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章在分析新贫困标准下我国农村贫困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全面解析了当前扶贫开发中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精准扶贫的理念,包括:建立多维贫困区域识别指标体系,开展精准化贫困区域识别;采取多元化扶贫方式;以及实施基于不同地理空间尺度和贫困地区类型的差异化的分类扶贫政策。文章最后针对当前两大扶贫模式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拓展精准扶贫内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荣峰 《科教文汇》2010,(16):174-174
社会转型期,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处理好来自农村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减贫事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中国仍有7 017万农村贫困人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文章深入剖析了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化基本特征,揭示了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规律,探明了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素,提出了科学推进精准扶贫的战略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贫困人口规模大、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逐渐加大,是当前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基本特征,因病、因残、因学、因灾致贫或返贫现象突出;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向我国中西部深石山区、高寒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集聚,具有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贫困区(片)等多级并存的组织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胡焕庸线"西北部、东南部贫困人口的比重分别占16.4%、83.6%;自然环境恶劣、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区域发展不均衡及前期扶贫开发政策精准性不够等,是中国农村持续贫困的主要症结。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亟需扶贫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科学推进精准扶贫战略。  相似文献   

7.
经过“八七”扶贫攻坚 ,我盟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但是我们也看到 ,进入新世纪之初 ,我盟农村的贫困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还有相当一部分农牧民没有解决温饱 ,初步解决温饱的群众脱贫基础尚不巩固 ,因灾返贫、致贫现象比较普遍。据统计 ,目前我盟贫困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例高达 2 5 %以上。根据农村贫困的现状及特点 ,今后我盟扶贫工作措施的制定就要致力于巩固温饱 ,提高贫困人口收入 ,增加贫困人口就业 ,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实践证明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种养业 ,管好用好扶贫资金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扶贫等等 ,都是解决我盟农村贫困的有效措施。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组织实施劳务输出 ,可以说与以上几点同等重要 ,是切合我盟实际 ,可以有效解决我盟农村贫困问题的又一可行措施。1 劳务输出的必要性1 .1 劳务输出可以解决贫困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是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二元经济的阻挠下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隐性失业的形式散布在农村 ,而贫困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  相似文献   

8.
张平 《中国科技信息》2007,(13):169-170
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的贫困问题一直都是阻碍我国经济进一步腾飞的关键问题。要想消除农村贫困,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开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试点探索,但尚不具备推广性、规范性。要想构建起我国规范的、稳定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贫困人口选择不同的农村低保方式,而选择的原则理应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城市新贫困问题处于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转型期的特定阶段,表现出新的特征。研究了我国城市新贫困的特征、造成的社会危害,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侯伟伟 《大众科技》2010,(2):203-205
社会救助关乎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关系社会的稳定;困难群体的贫困问题是一个关系民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探析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使更多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在保证贫困群体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提供教育机会、国家拨款兴建多种就业培训机制、激励企业以一定比例录用贫困人口工作、鼓励在贫困地因地制宜的办厂等一系列措施来逐渐减少贫困群体的人数使社会救助事业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中国也不例外。黑龙江是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地区,为消除贫困做了不懈的努力。如何进一步提高反贫困效率,迅速减少贫困人口是该省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对黑龙江省农村的贫困现状做了细致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层次对贫困发生的原因做了探讨,得出如下结论:地理环境不利和生产要素缺乏是该省贫困发生的主要原因。必须设计不同的对策扶贫,这样才会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西藏牧区作为"新贫困"时代、"少、边、穷"地区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之一,其贫困程度和贫困深度依然很大。文章以西藏色尼区为样本,对贫困特征及类型、贫困精准治理的现状及贫困精准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色尼区贫困呈现出贫困家庭人口规模大,子女文盲率高,孤寡老人家庭数量较多,各乡镇贫困人口分布不均,且贫困家庭劳动力人口较少等特征,属于区域发展障碍型贫困、能力型贫困、群体型贫困、脆弱型贫困、精神型贫困混合类型。西藏牧区贫困精准治理中存在牧区贫困劳动力低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不匹配、脱贫致富内在驱动力不足、精准治理机制尚未完善、基层扶贫工作难度大、脱贫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公司+产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贫困群众开展"扶志+扶智+扶质","分片区"精准治理,降低脱贫成本,发挥基层政权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力量并举的路径实施西藏农牧区的贫困精准治理,对于少数民族牧区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民族八省区近年来在公共品供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贫困农民对公共品的需求依然迫切。关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数量、质量和效率,让贫困农民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对贫困农民增收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民族八省贫困地区农村公共品监测数据,对民族地区农村公共品进行描述性分析,试图为精准扶贫中公共品供给政策的完善积累实践证据。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低、贫困发生率高,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甘肃省民族地区保证社会稳定和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临夏县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出发,指出了制约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贫困问题是21世纪的重要问题,从吉登斯结构二元论来看,城市贫困问题是个人行动和社会结构不平衡导致的结果。分析研究HQ经济区的城市低保家庭发现,城市贫困人口与社会结构主体间性转向困难、社会场景权力不平衡、贫困人口主体归因的单一因素限制,导致城市贫困问题没有解决。结合吉登斯结构二元论分析城市贫困,深入剖析城市贫困解决阻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中存在着明显的贫困问题。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城市贫困现状,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已是力不从心。本文对城市贫困做出了简单的界定后总结出中国城市贫困的新定义,并通过对中国五大城市贫困人口生活现状的数据分析,指出了目前社会救济制度的存在诸多缺陷,进而提出完善现行社会救济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郭亚军 《科教文汇》2009,(21):281-282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中存在着明显的贫困问题。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城市贫困现状,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已是力不从心。本文对城市贫困做出了简单的界定后总结出中国城市贫困的新定义,并通过对中国五大城市贫困人口生活现状的数据分析,指出了目前社会救济制度的存在诸多缺陷,进而提出完善现行社会救济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尽快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能否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影响着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速度。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一向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八十年代以来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落实过程中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有效解决了两亿人口的脱贫问题;但目前在许多老、少、边、贫地区仍然存在420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成了我国二十一世纪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沉重包袱。 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生活在边远山区与沟壑地带,生活环境封闭,自然灾害频繁,饮水困难,灌溉无水源,但他们一般具有作物种植和饲养畜禽的经验,有的还具有简单手工业品的生产技术,具有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但因土壤贫瘠地块分散,终年的辛勤劳动成果常被天气的变化和地理环境的恶劣毁于一旦,难得收获到手的一点产品却因交通不便运费过高而售后得不了几个钱。总体来看是付出的劳动多而获取的效益少。尽管国家在百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贫困地区时空格局与差别化脱贫政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文章在脱贫现状及贫困格局分析的基础上,解析我国贫困地区资源承载能力特征,识别贫困地域类型,提出实施差别化脱贫政策建议,以期为创新扶贫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地实施精准扶贫提供决策参考。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相对贫困仍然凸显,且发展差距趋于扩大;贫困地区集中连片分布态势仍未转变,且总体承载能力弱,局部区域资源环境已经超载;贫困地区应根据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制定差别化的区域脱贫政策。  相似文献   

20.
智力扶贫:中国西部希望所在温友祥,张新兰到1993年底,我国还有8000多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处于绝对贫困之中。这些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面对严峻的贫困形势和日趋拉大的东西部差距,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及其领导人都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