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教学实践表明,要在现阶段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中获得好成绩,没有一定强度和深度的习题训练是不可能的。然而,学生泛舟于“题海”之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导航”,难免会迷失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选编习题对学生的高考备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化学教学中的章节复习一、讲清概念,理清知识网络。在复习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归纳总结本章概念,然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小结,并要把前几章知识和本章知识加以横向联系。二、选编习题。章节复习要遵循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原则,精心选编习题,这是复习的关键。习题要对准知...  相似文献   

3.
随着“3 X”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层出不穷,同时也赋予了习题更多的教育功能,习题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在习题课的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条件,设置台阶,营造氛围,烘托情景,让学生触景生情。投人到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达到开阔思路,活化所学知识的目的,为切实提高习题的趣味性和教育功能,教师在选编习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2001年秋季学生用教材(九义人教版)与1992年原教材相比,作了较大的调整,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以下就通过对教材的比较谈几点粗浅的认识。1立足“双基”,引导学生读好教材,用好教材,正确处理好教材与习题的关系“双基”历来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这是我们教学成败的根本保证。教学中如何落实“双基”?我个人认为正确处理好课本与习题的关系,是保证“双基”落实到位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是学生学习和复习的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编选一切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从新教材的习题配置可看出,除了涉及溶解度计算的…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自学内容为学生设置问题 教师应熟练掌握教材、教参、大纲的内容,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然后从微观上把握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并配置适当的问题和巩固性习题。习题的设置既要有层次性又要注意“双基”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学习。  相似文献   

6.
朱学尧  陈国娇 《新疆教育》2012,(18):160-162
当前不少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都把精力放在教材中的例题的使用上,来进行二次打造和开发,而冷漠了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常把“课后习题”当成巩固新知的一种“附属品”,从而不能很好的发挥“课后习题”的价值功能。“课后习题”都是一线专家经过实践后精心选编的,编者也不便在教材中来明晰“课后习题”使用的有效性,但作为教材的使用者,要很好地挖掘“课后习题”的潜在的元素,要结合教材新知的内容,适当地进行“放大”,让它伴随着新课的教学“同生同长”,让它闪亮起来。  相似文献   

7.
习题是学生巩固“双基”,发展智能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善于挖掘、拓展、用活数学习题,充分发挥习题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功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一、一题多练,训练思维品质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教材中的习题是经过精心筛选编写的,蕴含着丰富的思维训...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习题教学,教师要抓住物理习题教学的特点,注意习题选编和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解题实现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学会应用它们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习题教学是教师传授的重要环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习题,可以是教师掌握教材的深度、广度、关键和难点,从而精选例题,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习题。可以提高教师的解题能力、积累方法和经验;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习题,可以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这有利于对学生“双基”的培养和巩固、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作业质量和学生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10.
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要充分发挥教材中习题的作用外,还要选编必要的补充题。补充题的选编讲究“量、质、序”三要素,即数量要恰当,质量要高,编排的顺序要合理。这样,才能使补充题和教材中的习题实现最佳配合。本文就现行教材《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一章的教学,按练习题的作用,谈些选配几类练习题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习题训练是巩固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尤其进入高三总复习阶段,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强化学生“3 综合”高考的适应能力,训练一定量的综合习题无疑是提高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综合习题的选取和编写,对于理科教师来说是一大障碍。笔者参阅了不少理科高考复习用书,发现其中编写的综合习题,多数题目在知识容量、能力要求、综合度把握等方面均有缺陷,要么题目过于专业化,综合度不高,新颖性不够,要么就是强行的拼凑。  相似文献   

12.
“双基”教学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主要特征,落实“双基”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例题教学和习题教学。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神经科学等理论来看,习题教学是有效落实“双基”的最佳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双基”,具有熟练促进长时记忆、速度赢得效率、“熟能生巧”的学习精神等现实意义,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中美理科教育目标计划的差别 在我国,被公认并一贯倡导的理科教育目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二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初步理科知识的人员。因此,理科教育的目标对全体学生而言,就是要掌握“双基”——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中国理科教育的理论目标则确定为:开发学生智力,特别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4.
高考内容改革,其中一项是加大应用性能力的考查,试题注重选用人们生活、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素材。本文介绍了解实际应用型习题的一般步骤,以及提高学生解应用型题能力的途径,平时要加强实际与双基的有效结合,特别注重物理实验,开展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知识面。注意选编有关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注意学科间知识的交融。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双基”,所有的教师耳熟能详。双基不就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嘛。但新课改下的“双基”还是原来的“双基”吗?和原来的“双基”相比,到底有哪些新变化?这恐怕就不是所有教师都能说清楚的了。因此,很有必要对“双基”的内涵作新的解说。  相似文献   

16.
赞可夫反对“大量机械练习”的作法,主张“习题要精心挑选和编排,使学生通过练习进行思考、推理,从中发掘带规律性的东西”,这种教育思想值得借鉴。如何选编习题呢?笔者就设计练习促进思维发展的技巧作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氧化还原滴定一章涉及到的理论问题较多。作为理科,课后作业是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后习题,所留习题要尽可能涵盖较多的理论问题,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对理论问题有较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课堂习题的讲练效果,决定着教学的成败.要增强习题的讲练效果,就必须在习题的选编上狠下工夫.选编课堂习题需要注意下面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期,笔者与留学美国的有关人士共同探讨了中美两国在中学理科教育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别。为进一步探索理科教学的改革,做如下比较。一、理科教育目标计划的差别在中国,被公认并一贯倡导的理科教育目标包括二层含义:一是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一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初步理科知识的人员。因此,理科教育的目标对全体学生而言,就是要掌握“双基”——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中国理科教育的理论目标则确定为:开发学生智力,特别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国家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20.
在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执行过程中,“双基”教学仍然是学生学好音乐,形成技能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哥巴“双基”教学渗透在音乐审美体验中,使学生在感知、体验、衷观、享受音乐美的过程中得到“双基”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