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再销售制度”用日本语的汉字表示,就是“再贩制”。从字面上看,“再”即“二次”之意,“贩”即“销售、零售”之意。出版社通过图书批发公司把图书(出版物)批发给书店,是“第一次销售”;书店把图书卖给读者,是“第二次销售”。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图书零售制度相比,日本图书再销售制度的特点在于,图书的价格由出版社指定;出版社通过批发公司监督书店执行;  相似文献   

2.
买书,不必货比三家,哪里都是一个价格。这个书价是出版社决定的…… 让我国出版人听来,这是说了一通废话,不过,我说的是日本。在市场经济的日本,图书杂志由出版社随意定书价,经销公司和零售书店都得按它的定价批发、出卖,这可是法律赋与出版社的特权,叫“再版制(再贩卖价格维持制度)”。现在,出版界沸沸扬扬,因为政府可能在几年之后废除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3.
日本和绝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出版业体制一般是由出版社、批发公司和书店构成。通常是出版社把书按书价的72~75%整批卖给批发公司,批发公司再加上7%的赚头,批发给各个书店零售。从1919年起,日本的出版物在国内实行定价委托销售制度,书店销不出去的可向出版社退货,这是日本的一个特点。自1981年10月,日本实行了新制度:凡按定价出售的出版物仍由出版社预先印好书价,书店销不完可退货;不按定价出售的出版物则由出版社提出参考价格,售价由书店自行决定,两、三个月仍未售出者,书店有权降价处理。  相似文献   

4.
"再销售制度"用日本语的汉字表示,就是"再贩制".从字面上看,"再"即"二次"之意,"贩"即"销售、零售"之意.出版社通过图书批发公司把图书(出版物)批发给书店,是"第一次销售",书店把图书卖给读者,是"第二次销售".  相似文献   

5.
旅日漫笔     
书不二价 在日本的商店里,商品上往往都标有两个价码,一个是厂家希望价格,另一个是商店实际售卖的价格。这可就直教你出了东店进西店,两腿酸酸,总算买了个便宜,享受市场在价格上自由竞争的好处。所谓厂家希望(或标准)价格,是因为有“垄断禁上法”,生产厂家不能给产品定出零售价格,只好化作“希望”。但网开一面,该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出版物则须按定价贩卖。于是,无论在物价属世界第一的大都会东京,还是望得见北方四岛的北海道,买书买杂志都是同样的价钱。这就是出版物定价销售制度,日本话叫作“再贩制度(再贩卖价格维持制度)”。  相似文献   

6.
郭瑞璜 《今传媒》2006,(10):22-23
今年6月2日,日本公正交易委员公宣布,搁置废除报纸“特殊指定”的作业,“特殊指定”继续有效。执政的自民党也宣布,不向国会提交为维护报纸“特殊指定”的《禁止垄断法》修正案。至此,日本报业、各政党同公正交易委员会之间长达半年之久的报纸“特殊指定”存废之争,以公正交易委员会退让画上了休止符。缘起去年夏天,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开始考虑废除教科书的“特殊指定”问题。后来,考虑到所有受“特殊指定”限制的行业,实行“特殊指定”已经几十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应当进行重新评估,以利市场自由竞争。日本《禁止垄断法》对所有商品都…  相似文献   

7.
日本出版行业组织为数甚多。1986年的《出版年鉴》共收录了约有130多个出版行业团体。这些团体分别以各自不同的宗旨活动着,在出版、批发、书店三方面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目前,最有影响的团体在出版系统的有:“日本书籍出版协会”(会员社共428家):“日本杂志协会”(会员社68家)。在图书批发系统的有:“日本出版批发协会”(会员单位47家),在图书零售系统的有:“日本书店组合联合会”  相似文献   

8.
日本图书流通零售体制改革在即 在日本的出版物流通方式中,一般批发至书店的图书寄销期为半年,过期滞销书可无偿退货。但是,近年来这种图书流通市场中的寄销制与退货制正在面临新的冲击,将被其他新的体制所取代。目前各种改革方案尚在争论之中,其中之一的“时限零售制”,即发至书店寄销期已过的某些图书——“时限零售本”图书,可以特定的方式降价出售的制度,已为部分企业所实行。  相似文献   

9.
郭瑞璜 《今传媒》2006,(10X):22-23
今年6月2日,日本公正交易委员公宣布,搁置废除报纸“特殊指定”的作业,“特殊指定”继续有效。执政的自民党也宣布,不向国会提交为维护报纸“特殊指定”的《禁止垄断法》修正案。至此,日本报业、各政党同公正交易委员会之间长达半年之久的报纸“特殊指定”存废之争,以公正交易委员会退让画上了休止符。  相似文献   

10.
图书价格关乎出版产业链的运转和利益协调。日本关于图书定价的转售价格维持制度规定出版社制定图书价格,经销商和书店需采取统一价格进行售卖,有效避免了日本图书价格的恶性竞争。该制度存续的运行逻辑包括图书作为商品的独特性、图书流通构造的经济性以及图书传承与保护文化的文化性等。我国图书价格立法应明确图书在文化层面的特殊属性,保障图书流通链条中多方主体的利益,坚持可持续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要实现日本出版流通电脑化时(势必涉及在全国一般书店内销售的出版物流通),必须考虑到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日本特有的书刊发行批发公司(“取次”,以下简称批发公司),就日文“取次”原意而言是出版社和书店之间的中介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年来,民营书业已从“拾遗补阙”的“二渠道”地位发展到占据我国书业的半壁江山。到2002年,我国民营书店已有7.8万家,是新华书店的5倍多。民营书业企业现存类型有零售书摊型、批发公司型、民营书店型、图书公司型、文化工作室、网上书店等等,从业人员至少有40万。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上已有当当书店和席殊书屋的老总作为民营书业的代表受邀出席会议。民营书业已经成为我国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从2003年5月1日起,我国将允许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市场从事图书、报纸和杂志…  相似文献   

13.
新闻出版署于3月14日发出由于友先署长签发的第6号署令,发布并实施《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暂行规定》明确了新闻出版署主管全国电子出版物管理工作,各地新闻出版局负责本行政区域电子出版物制作、出版、复制、批发、零售、出租的管理工作,审批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出租单位的设立,查处违禁电子出版物;规定了国家对电子出版物出版、复制、进口、批发、零售和出租,实行许可证制度。许可证由新闻出版署统一印制;还具体规定了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制作等单位设立的条件、申办程序、运营准则以及违反本规定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颁布的《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日前出台,将兑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从2003年5月1日起开放图书、报纸、杂志的零售业务。从2004年12月1日起批发业务也将开放。办法规定了外商投资的条件和审批程序,还规定外资设立批发企业的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设立零售企业的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是日本最大的图书批发公司“东贩”创建50周年,为迎接这一纪念年,东贩公司最近推出《五年发展规划》。 1.增加销售总额1999年东贩书刊批发销售总额力争达到1万亿日元,利润总额达到120亿日  相似文献   

16.
日本《出版新闻》杂志编辑部评出日本94年出版界十大新闻为: 1.一批独具特色的畅销图书相继面世,其中,由岩波书店出版的专门谈及生死话题的《大往生》年销量逾百万册。 2.10月,在东京池袋举办的廉价图书展销会进一步引发了日本书业界就图书发行零售制度中的“新版本零售时限”和“污损本降价”问题的争论。 3.大江健三郎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出版界反应极其迅速,在一个来月内,大江作品接连增印120万册。 4.东日本国铁以《周刊文春》发表的独家新闻有损公司名誉为由,断然终止该刊在本站区内的发行权。为此,文艺春秋社状告国铁胜诉,但同时载  相似文献   

17.
按照我国的入世承诺 ,从 2 0 0 3年 5月 1日起 ,允许外国投资者从事图书、报纸和期刊的零售业务 ,外资书店将大举进军我国书报刊零售市场。本文提出了本土书店应对外资书店的策略 :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完成连锁扩张 ,在治理结构上完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 ,并在主要图书消费市场和中心城市强化已有的销售批发网络。  相似文献   

18.
一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以后,我国将逐步履行对世贸成员国在书报刊分销服务、音像和娱乐软件分销服务、《TRIPS协定》等方面的承诺。新修订的《出版管理条例》和《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允许我国公民从事出版物的批发业务,同时允许设立中外合资、合作和外资企业经营出版物的批发、零售业务。2003年5月1日,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原外经贸部联合签署的《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规定,先放开书报刊零售业务;2004年12月1日放开书报刊批发业务。届时,我国图书出版单位将面临包括贝塔斯曼等跨国出版大亨的激烈竞争。在书报刊出版方面,…  相似文献   

19.
早在一九五九年国务院《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中,就宣布废除“公尺”、“公寸”、“公分”之类的旧称,一律改为“米”、“分米”、“厘米”。一九七七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计量局《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中,进一步规定废除“瓩”、“浬”、“呎”、“时”之类的旧体字,改为“千瓦”、“海里”、“英尺”、“英寸”。这是彻底纠正旧制计量  相似文献   

20.
据NPD集团最近散发的《消费者购书调查报告》显示,1994年连锁书店已经成为美国图书零售大户,其零售总额占整个市场的27%,首次超过传统的零售巨头独立书店而跃居首位。与此相比,独立书店的市场占有率则由1993年的24%下降到1994年的19%,其主要原因是受连锁书店开办的大型超级书店的影响。另外,其他图书零售网点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