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第三世界的客观性是知识增长的源泉、第三世界的自主性是知识增长的动力、理解的二重性是实现知识增长和人类自我超越的关键这三个方面对波普的第三世界理论在知识增长和人类实现自我超越中自的重大作用给以评析,从而揭示出波普的第三世界理论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仍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尤其对第三世界的自主权与知识经济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给以详述.  相似文献   

2.
波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相关联的艺术运动.它涉及到大众传媒的各个方面,如广告,服饰,产品包装,建筑设计等等.本文对包装设计中的波普语言作了客观阐述,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波普艺术语言运用到包装中,这样既能达到产品的有效销售,又能满足年轻一代的视觉需求.  相似文献   

3.
逻辑主义关于科学理论的创新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累积创新观,认为理论就是通过不断的累积而得以创新,并最终被证实。另一种则是以波普为代表,提出了证伪创新观,认为理论是通过不断被证伪而得以创新。  相似文献   

4.
波普艺术与团体操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波普艺术是西方20世纪60年代一场重要的艺术活动,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团体操是一项集体育与艺术为一体的体育项目,对于团体操工作者,了解波普艺术,并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通过深入分析与研究,找出波普艺术与团体操的一些结合点,以供团体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狄更斯是西方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塑造了无数的任务形象,而《远大前程》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主人公波普的形象,保持了作者一贯的冷峻视角,但相对其他作品而言,却也有一些不同。《远大前程》是作者创作生涯后期的作品,是其更为成熟的思考。在作品中,波普前后有苦难善良、前程似锦以及最后的回归几个方面,本文笔者就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分析波普的人物形象,透析作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从王广义自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后经历的85美术新潮、89中国现代艺术展,到90年代的政治波普,在这几个阶段中,王广义都有代表着他本人艺术主张的艺术作品,而且在这几个阶段之间也有着不同的尝试和不断的探索。到了20世纪90年代,王广义创作的《大批判》系列找到了新的艺术语言,并成为中国政治波普的代名词,在当时的海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7.
刘倩雯 《阅读》2023,(25):42-45
<正>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离我们生活很近的艺术风格——波普艺术。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的科技繁荣和经济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只有少数人能欣赏和接触的。当时的艺术家们发起了一场艺术运动,目的是为了让艺术更加接地气,能够贴近人们的生活,这场运动中诞生的艺术风格就是波普艺术。  相似文献   

8.
波普认为历史领域不存在客观规律,历史科学的功能也不是预测,而是解释历史事实。演绎的零点法是历史科学的方法,形而上学性和知识决定论倾向是历史非决定论的致命缺陷。  相似文献   

9.
当代艺术是相对于现代艺术而提出来的,在时间界定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其内涵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本文以当代艺术为出发点,从波普艺术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是对产品设计的反思,当代的其它艺术流派对产品设计的影响等几个角度去阐述当代艺术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论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当代新媚俗主义绘画的源起、特点及主导因素方面来看,媚俗艺术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而是一种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波普艺术、表现主义、现实主义和当代艺术这些纷繁复杂的艺术形式都包含着媚俗艺术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杜尚凭着他超人的智慧和彻底地为艺术而反艺术的追求,在20世纪初将西方艺术史的进程拉到了一个转折点上。通过对杜尚本人生活经历、主要的艺术主张,以及与达达主义和波普艺术关系的阐释呈现杜尚的艺术特质和艺术精神。在这种呈现中,杜尚常被人忽略的作品——《拉锐街11号的门》显示出丰富的隐喻意味,因此,在试图展现杜尚艺术特质和艺术精神的同时,也对《拉锐街11号的门》在杜尚艺术生命中的隐喻意味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2.
汤克兵 《美育学刊》2020,11(1):45-50
作为"反美学"先锋的现成品艺术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波普艺术、偶发艺术、身体艺术、行为艺术、概念艺术等广义上的观念艺术,表面上挑战了传统艺术的分类和各门类艺术之间的界限,其实质是对艺术界限和本质的重构。藉由"现成品"和"空画布"这两个分别关乎"艺术"和"绘画"本质的临界点,观念艺术瓦解了艺术作品的物质唯一性和传统真实性成规,转而确证了作品的内涵是思维存在本身,观念永远比形式更深刻更真实。由此,观念艺术确立了一套更为开放的艺术表意机制。  相似文献   

13.
西方一些符号论学者喜欢把概念和事物本身隔离开来看问题,引出了很多不成问题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历史与生活的社会演变过程分开或完全对立起来,而把它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或符号学的意义上来考察的时候,历史是否有意义,在多大程度上有意义?这样一个近乎荒谬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英国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①在其《历史主义的贫困》一书中论述道:“我的主张是,历史没有意义”。②但紧接着,他又不得不加以补充说: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90年代的一场风格运动。设计中的后现代概念首先出现于建筑设计领域。罗伯特·文丘(RobertVenturi)提出“Lessisbore”,主张用两个方面的元素来丰富建筑,使现代建筑具有丰富的审美性和娱乐性:利用历史符号,美国的通俗文化,波普性质的商业风格。认为建筑应该走装饰化道路,采用折中的、戏谑的、轻松的方式。另外,论述了存在的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争论。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不是空洞无物的虚玄之物,也不是对现实问题的捕风捉影。理论滥觞于实践,可以是完全抽象的;但离开了实践和对客观实存的把握,就不会产生所谓理论。从某种条件讲,理论具有其本体意蕴,它是主体的精神存在方式,凝结着主体的内在欲求和外在策略性展开。这就是理论的一般品质和特殊的表现形式。运思和确定理论的质料与形式对理论生活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将其看作理论生活本身。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就是当代中国集体意识层面的理论生活。  相似文献   

16.
对价理论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价理论是英美契约法理论框架中的重要组成.本文立足于对于对价理论本质的解读,对传统对价理论和之后其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新的思考,这其中将使用法经济学的一些观点,并最终为对价理论的法经济学进路提供一些论证.  相似文献   

17.
适宜的身体锻炼对个体身心健康的维护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锻炼行为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和预测个体的锻炼行为。本文介绍并剖析了健康信念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等四种以心理社会因素为基础的锻炼行为理论,并对这些理论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历史上各种档案鉴定理论进行梳理和综合分析,提出档案鉴定理论的历史分期的理论,并对主要鉴定理论流派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过程中,阶级理论逐渐走向成熟。本文通过文本研究,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发展历程和逻辑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其基本内容、理论内核、理论价值进行了探讨和阐释,以此探析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就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问题已从多角度进行了探讨和解析。本文在综述先前理论的基础上,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理论内容、理论逻辑、理论价值、理论视角五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作了进一步地挖掘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