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扇子与唐人生活息息相关。扇子在唐人那里,既是动摇风生、消暑致凉的物件,又是歌女献艺、轻歌妙舞的道具。唐人在扇面上题诗绘画,使得轻罗纨扇变成唐人挥洒才情的载体。此外,唐人婚娶之时,新娘以扇掩面、新郎诵诗却之。统治者眼中的仪仗扇,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唐代“索扇”制度的创始,顺应了封建皇权不断强化的历史趋势,进一步渲染了君权的神圣性。  相似文献   

2.
扇文化由来已久,而宋词中扇意象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味.作为一种精美的日常用品,女子与扇有不解之缘,主要用做装饰,也常被女子作为寄托自己情感的宠物,如"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而男子也从扇子引发出许多情感,如以团扇比不遇之士,以"羽扇"寄人生理想,还由扇子引发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  相似文献   

3.
扇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估计原始社会时期已在使用。《说文》中说: “(?),(?)莆,瑞草也,尧时生于庖厨,扇暑而凉。”晋崔豹《古今注》卷上《舆服》云: “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时有鸲雉之祥,服章多用雉羽。”雉尾扇的出现恐怕远在殷代之前,手持鸟羽跳舞是原始图画中常见的情形,将鸟羽用来扇风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折扇在我国出现较晚,是北宋时期从高丽和日本传入我国的。  相似文献   

4.
著名中学语文教师钱梦龙说过,我们当教师的要有两件小法宝:一把小扇子,一顶小高帽子。要经常给学生扇扇小扇子,不断扇旺学生心头的求知火苗,还要经常给学生戴戴小高帽子,让他们不断有成功的喜悦,知道自己"行!"。  相似文献   

5.
<正>一、"校园功夫扇"校本课程内容"校园功夫扇"校本课程借助了我校武术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成果,融合了太极拳与其他武术、舞蹈的动作,刚柔并济、张弛有度;是一项既充满飘逸潇洒的美感与武术的阳刚威仪,同时也极具观赏性及艺术性的健身运动。本课程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目标,以扇子为道具、以传统武术简化套路为基础,把当代扇子、传统武术套路与弘扬民族文化活动有机结合。"校园功夫扇"共有32个动作,分18个课时进行教学(具体见文末表),通过武术套路和扇子变换的  相似文献   

6.
香扇     
扇子,一件平常的东西。在现代人看来,它是一件原始的物品。扇子,轻轻的,给人一种柔柔的感觉,那样高雅、清新。我一直对扇子抱有一种喜欢的情结。我喜欢小巧玲珑的扇子,娇滴滴的,有一种古代美  相似文献   

7.
扇子,是中国人夏日必备的扇风纳凉之物,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的扇被称为“筵”,尔后才又称其为“扇”。相传扇子制作起源于远古的轩辕氏黄帝,发展到汉代,它在民众中已普遍使用,且制作工艺也日见考究。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彩扇     
夏天到了,自己做一把小扇子扇风乘凉,给空调放个假,做个能源环保人。 准备材料:彩纸、硬纸板、吸管、安全剪刀、彩纸、胶带、胶水。  相似文献   

9.
扇子在几千年的使用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广和不容忽视的:它被赋予了政治道德意义;秋扇见捐反映出特有的文化心态;羽扇与名士形影相随;芭蕉扇得名是美妙的错误;婚嫁有用扇的习俗;扇子是戏曲的重要道具;扇子与妓女有微妙的联系;折扇来历的探究,饶有意味;扇面题字作画,艺术独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最早的扇子,传说始于虞舜。晋代崔豹《古今注·舆服》记载:舜受尧禅让得天下,为了广开视听,求得贤人辅助,而作"五明扇"。由此可见,我国早期的扇子并非用来生风祛暑,而是帝王们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将治国的主张写在扇子上,用来昭示清明的。相传折扇起源于日本,  相似文献   

11.
炎夏话扇     
炎夏来临,挥扇取凉,随处可见。其实,扇子除了驱暑纳凉外,它还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敦煌石窟中有一些手执扇子、结跏而坐的菩萨图像,以往学界对其定名各有不同.通过考察,笔者认为这种造型的菩萨应是弥勒菩萨,与现藏日本清凉寺的弥勒菩萨图源头一致,是属于北宋画家高文进的创作.  相似文献   

13.
有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有个人买了一台电风扇和一把扇子。 这个人把电风扇放在桌上,却把扇子扔到了一旁。插上电源,主人就去睡了。 电风扇看见扇子被主人扔到了一旁,骄傲地说:"你这没用的东西,快滚开,你该退休了!”  相似文献   

14.
太婆的蒲扇     
我家里有一件太婆留下来的珍贵遗物,就是这把很旧的蒲扇。太婆的蒲扇是圆圆的,扇柄不长,整把扇子是米黄的。那扇边儿一层白色的、棕色的、绿色的布,接在一起,把扇子围了起来,好似一道花边。  相似文献   

15.
扇子的文化     
扇子是许多人爱好的玩物。说起扇子的历史,其实,它的应用始于很早的时候,大约在晋代之前就有人用了。传至今日,它的形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最普通的有纨扇、折扇、葵扇、芭蕉扇等。其制作也很有讲究,纨扇制作之精致,与粗糙的蒲扇实在有天壤之别,纨扇好比北平的少奶奶,蒲扇则好比山村里淳朴的山民。  相似文献   

16.
张瑞 《甘肃教育》2011,(8):88-88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指东学生不会朝西。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三从"——听从、服从、跟从,严重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严重地压抑了学生好动、好问的天性。笔者认为建立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教师应摒弃传统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格式化,教学过程单一化,学习不再是件快乐的事,相反地,学习是学生心中永远的"痛",是一件给他们带来无穷痛苦的事。"满堂灌"、"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压抑了他们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正金扇子小学位于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北马圈子镇,这里群山掩映.环境优美,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常遇春扫北、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最具风情的当属清东陵护林官巡查火道时扇子失而复得的故事,这也是金扇子村名的由来。金扇子小学立足历史,着眼未来,培养学生从爱学校、爱家乡起步,进而热爱祖国的情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为了更好地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金扇子  相似文献   

18.
古人避暑     
<正>夏日暑气袭人,空调、冰箱、电扇可让人们凉爽一夏。古人度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亦有应对之策,虽然远远不敌炎夏。在古代,平民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好一些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也轻松。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写诗作画,还真有些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带  相似文献   

19.
扇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可以用来驱暑纳凉,而且还被文人骚客所喜欢,题诗作画其上,使其具备了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该文不仅考究了扇子的起源,而且还从雅俗两方面分析了扇子文化,从而使我们加深了对扇子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从重视、上好"绪论"课、加强直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优化整合实验内容和创新实验教学,精心组织习题讨论课,通过这些途径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