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兴趣、需要、学习方式、发展水平等,因此,新《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本期“《纲要》伴我行”栏目提供的这组文章,集中反映了如何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需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魏玲 《青海教育》2010,(12):53-5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纲要》的基本精神“以儿童为本”。我们要把贯彻《纲要》精神与我们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以指导方向,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琳琳 《中国教师》2014,(17):69-73
<正>一、问题提出将学前特殊需要儿童安置于融合幼儿园,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潮流[1]。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2]学前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教育开展较晚,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虽有交叉,但未形成系统体系,并存在普通幼儿园不接收  相似文献   

4.
我园幼儿中,约有3%的体弱儿,他们由于咳嗽、发热或扁桃体肿大,经常一月中有半月或更多时间在治疗、休息,针对这些体弱儿的情况,我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保教人员精心照料我们组织保教人员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纲要》,使她们懂得幼儿园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详见《幼儿园教育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一)。同时,我园把幼儿的出勤率、家长及保教人员的满意度均作为保教人员的考绩内容,使她们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关爱的对象,体弱儿需要保教人员付出更多的爱和耐…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 幼儿园是为3~6岁幼儿提供保育和教育的主要机构。1990年德国统一,同年政府发布的《儿童与青年福利运动》法规明确规定:“幼儿园是为儿童提供教育和保育并帮助他们发展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的机构,其课程与服务项目应在教育上和组织上适应儿童和家庭的需要。”幼儿园把真实生活情景作为对儿童及其父母工作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课程正在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这是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而核心的理念,也是当今“幼儿向生活世界回归”这一思潮在课程中的折射。一、幼儿园课程应该是生活的幼儿园课程应该是生活的,这是幼儿…  相似文献   

7.
吴琴芳 《福建教育》2022,(20):32-34
<正>今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评估指南》坚持以儿童为本,“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把环境创设作为五大评估内容之一,要求“合理规划并灵活调整室内外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除综合活动室外,不追求设置专门的功能室。”“提供必要的遮阳遮雨设备设施,确保特殊天气条件下幼儿必要的户外活动能正常开展。”“玩具材料种类丰富,数量充足,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把幼儿喜闻乐见的、有教育价值的地方文化资源和区域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能激发幼儿在情感上的认同,有助于推动幼儿自主探索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还幼儿一个快乐、本真、健康、和谐的童年.  相似文献   

9.
孑J阳 《教师》2010,(35):120-120
现代幼儿教育理论认为,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对幼儿实施良好教育的背景,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潜在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是幼儿园环境呢?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同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  相似文献   

10.
尊重儿童是游戏开展的前提——访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是一个占有特殊地位的主要问题。人们在谈论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时,总是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幼儿的游戏问题。我国1989年试行、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明确规定了游戏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梁丽芳 《教育艺术》2009,(10):14-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是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目前,各级幼儿教育重常识学习,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进而影响到幼儿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只有鹪放儿童的手、解放儿童的脑、解放儿童的嘴才能使孩子的智慧与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新的知识观来诠释教育内容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的重大突破。新《纲要》并没有开列出一个幼儿“应该学”或教师“应该教”的知识技能的菜单,而是通过对教师提出“激发孩子学习的需要、兴趣”的要求,将教育内容与教育环境、教师与儿童的活动、儿童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新的知识观强调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服务的。”“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何为幼儿园环境?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环境不仅仅是对幼儿实施良好教育的背景,而且是一门特殊的潜在课程。因此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应将环境同各种教育因素及幼儿需要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早期融合教育是指让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和其他正常发育的儿童共同接受学前教育,让他们与正常发展的幼儿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极其缺乏,又伴有情绪、语言发展障碍以及智力发育迟缓等问题,在幼儿园里对这类特殊儿童进行融合保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果简单地把自闭症儿童编入普通班,让他们去“融合”,不但对自闭症儿童没有任何帮助,还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和生活。  相似文献   

16.
北京普通幼儿家长全纳教育观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家长是学前全纳教育中的"利害关系人",其态度直接影响子女对特殊同伴的态度并决定了其子女所在幼儿园是否愿意招收特殊儿童.要在我国实施学前全纳教育应首先要了解普通幼儿家长对全纳教育的看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北京地区普通幼儿家长对全纳教育对特殊及普通儿童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并认为普通幼儿园教师缺乏全纳教育的经验和资质,对其全纳教育的能力缺乏信心.此外,他们普遍对自己子女所在班级招收特殊儿童的做法持保守态度.  相似文献   

17.
王宏 《教育论坛》2006,(6):16-18
《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在很多方面提出了新的教育原则。其中之一便是:“注重幼儿活动的过程。”《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注重活动过程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陶亮 《河北教育》2023,(5):41-42
<正>幼儿园是幼儿情绪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作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并要求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都要促进幼儿的情绪情感的发展。作为儿童早期阅读材料的新生力量——绘本,以其精美的画面、出色的创意以及丰富的人文精神深受幼儿喜爱。因此,幼儿园在开展情绪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绘本阅读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贯彻《纲要》中对环境的要求,近几年来,光华道幼儿园在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融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邸华 《贵州教育》2014,(1):15-18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创设良好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促使幼儿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是幼儿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