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已实施体育俱乐的部分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问卷调查,从大学生对体育俱乐部的认识概念、组织形式、活动项目、学习环境、师生变化、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运动行为能力的提高、终身体育观的养成等方面阐述了实施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叶蓁 《体育世界》2012,(6):59-6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在昆四所高校公共体育课俱乐部教学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通过总结部分云南高校开展教学俱乐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其发展的对策,为促进和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云南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钦 《湖北体育科技》2014,(12):1105-1107
分析高校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功能,说明其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起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普及和推广大学生体育俱乐部,遏制大学生体质下滑现象。  相似文献   

4.
从大学体育俱乐部的普及化看大学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体育俱乐部的提出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问卷、统计调查方法,初步探讨当前高校体育俱乐部式的教学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形成的作用,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及扩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锻炼,是由组织领导机制、法规制度体系、运行机制、监测评价主体体系、课外体育供给系统组成的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锻炼机制。本文对中北大学2007、2008级学生各6个班级的体质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综合评价变化结果表明,在课外体育俱乐部锻炼实施以后,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并对当今大学生体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就"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质和心理健康指标等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式能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知、情感和意向水平,端正体育锻炼的态度,有效改善大学生体质,增强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红平 《精武》2013,(35):63-64
随着教育部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要求的不断提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俱乐部的管理现状、运行体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根据普通大众健身休闲建设工程的实际需求,将其与普通高校大学生俱乐部融合在一起,为两者的共融共升献计献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实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当前我国高校较为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大致有俱乐部型、三基型、一体化型、并列型和三段型等5种体育教学模式,由于实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和课余锻炼的连贯性和统一性,有利于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等诸多优越性,它必将成为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高校现行的三种体育俱乐部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与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往体育部直接领导、学生管理实施的单项体育俱乐部发展动力不足,提出以院系为依托的单项俱乐部建设方案;当前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系统研究不够深入,提出相关建议;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形式,符合大学生多元的体育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传统型"与"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比较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刘志敏 《体育学刊》2003,10(2):78-80
对我国普通高校“传统型”、“俱乐部型”体育教学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体育教学改革出现的新事物,实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与爱好。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的连续性,有利于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近几年,我国部分高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实施了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它必将成为面向21世纪我国高校最具有生命力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验比较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了合肥学院大学体育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俱乐部教学形式和普通教学形式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体育课程"一体化"的俱乐部模式活动和训练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明显高于普通教学班。分析其原因是:经常参与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大学生已形成正确的体育动机和锻炼习惯,以及学校为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和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付鹏 《体育世界》2011,(12):59-6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践性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阐述了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了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兴趣,发挥教师专业特长,构建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相统一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独立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理论研究,证明该教学形式能够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上课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大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够实现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俱乐部教学顺应高校体育的发展,是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体育俱乐部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该模式的特点,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逐步探索出一种符合高校实情的"四位一体"体育俱乐部模式。结果表明:高校体育俱乐部实施以来,教学成果显著、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升、校运动队连创佳绩。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初探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大学生体育俱乐部是高等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体育俱乐部进行改革能够促进高等学校体育的发展。根据高等学校体育的现状和特点,对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依据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特征,提出俱乐部管理的改进措施,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育俱乐部(下简称俱乐部)是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部分普通高校在改革探索中,学习国外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已显示其生命活力。本文就俱乐部对增强学生体质的绩效,先后走访了京、津、沪、宁等部分普通高校。并整理、收集了有关数据资料,为确立俱乐部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地位,促其健康发展将提供一定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问卷调查,对高校试行的俱乐部式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学生进行追踪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俱乐部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延续和习惯形成,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高校高年级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需求、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进行调查,了解高年级学生停止体育课后的体育需求,并提出对高年级学生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思考。1.三、四年级开设选项制课内体育俱乐部(1)选项制课内体育俱乐部的必要性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课时和活动安排仅考虑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放松了高年级学生的体育指导和要求。结果在他们还未具备终生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情况下,就毕业步入了社会,出现了“低年级有体育、高年级减体育、毕业后停体育”的尴尬局面。学生的体质状况明显下滑。因此对…  相似文献   

19.
邵艳  陈丽波 《体育世界》2014,(7):103-104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是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产物,高校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为众多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遴选高水平运动员,展示高校体育活力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要求和当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实施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学管理与组织,提出高校应当构建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科研、群体性活动、训练竞赛多功能立体化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