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全世界的种植面积约3330万公顷,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也达到481万公顷。棉花的生产周期长,虫害损失大。据国际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棉花因害虫造成的产量损失达16%,每年造成60亿元以上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解决棉虫给棉花带来的严重危害问题,多年来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每年全世界用于棉花治虫的农药费用约20亿美元,占世界农田农药费用的1/4。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增加劳动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大加强,对绿色食品的要求与日俱增,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农药残留将是制约我国农副产品出口的隐患,越来越多的有害残留限量标准已成为国际间食品、农副产品贸易的壁垒。农副产品出口呼唤无公害生物农药。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导致对土壤、水质的污染:农产品如水稻、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量增加,直接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在使用化学农药灭杀害虫时,也杀伤了害虫的天敌和其…  相似文献   

3.
我国每年因农业害虫造成的损失达数百亿元。人们为了保护栽培植物的正常生长,采取各种措施防洽农业害虫,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害虫的防治过程中,由于农药具有高效、速效、方法简便等优点,多年来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仅我国每年生产的化学农药的原药就达40万吨左右。虽然农药对害虫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大量使用,也带来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由于农户在防治病虫害中,持续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导致蔬菜病虫对化学农药产生抗药性,农户只能加大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使得蔬菜中化学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突出。本人就蔬菜农药残留的危害以及消费者如何减少蔬菜农药残留危害的方法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药已通过在全世界范围内减少病害和增加食物供给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对环境命运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已导致人们寻求虫害控制的新战略。设计新农药的生物示性方法是要保证药品作用的专属性和与环境的相容性。现在,人们对生物控制作为一种备选战略的兴趣在增加,但化学农药仍将继续是任何虫害防治系统的一名重要成员。正是生物技术和我们对生物进行遗传操作的能力,拥有提供虫害控制新方法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最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植物害虫危害农作物造成减产,为防治害虫使用化学杀虫剂,极大地污染环境,殃及人畜健康、杀死害虫天敌等弊瑞。因此,迫使科学家另辟蹊径,寻求新型“绿色杀虫剂”,而采用高新技术综合防治虫害,是21世纪防治农业虫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对嘉善县水稻土和稻米的硒含量进行了分析.水稻土的有效态硒含量为9.52±2.26ppb,稻米硒平均为0.029±0.006ppm,普遍低于0.040ppm.提高稻米硒的田间试验表明,在水稻齐穗期喷施20ppm亚硒酸钠,可使稻米硒水平提高3~4倍,早、晚稻的稻米硒含量分别为0.197±0.149ppm和0.153±0.101ppm.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业余时间的消遣娱乐,城市居民会种植一些蔬菜和水果,但小规模种植尤其是家庭种植时,植株难免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困扰,比如蚜虫的防治就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蚜虫是一种繁殖速度很快、危害性极强的害虫,农业种植中常使用农药对其进行防治。由于市场上的农药多数为化学农药,大  相似文献   

9.
农药是现代化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由于农药对生物体的特殊作用,要求杀死各种害虫,所以很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此前引起全球关注的DDT,就曾是农药的主要成分,已经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所以美国政府早在1972年就禁用了这种农药。现代农药的发展方向是仿生农药。这是一种“绿色农药”,即由人工仿制自然界化合物而制成的农药。所谓仿生农药,就是人们模仿自然界中某些动、植物体内的对病、虫、杂草具有毒杀作用的物质,研究这些物质的生物活性、有效成分、化学结构等,再用人工合成方法仿制这些化合物,用作杀虫或杀菌剂。…  相似文献   

10.
近十几年来,人们在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的斗争中,不断发现有些害虫对药剂产生了抗药性,从前用某种剂量的药物能够杀死害虫80—90%的,而现在只能杀死其10—20%,毒力大大降低。特别是四十年代以后,这种现象更是大量发现。如已发现有些家蝇、蚊虫、蟑螂、跳蚤、虱、臭虫、粘虫、菜白蝶、棉铃虫等害虫,对滴滴涕或666产生抗药性,甚至发现棉蚜和红蜘蛛对剧毒农药E605也产生了抗药性。这样一来,就在科学家们面前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昆虫的抗药性是什么一回事?怎样才能有效地杀灭害虫呢?于是,抗药性的研究就成为近代昆虫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科学家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曾在实验室内用较低剂量的杀虫剂连续处理害虫达几代或几十代后,发现后  相似文献   

11.
使用农药除虫的弊端:一是花钱多,成本高;二是污染环境,尤其是在果树、庄稼、蔬菜中使用后,常常会有残留农药对人、畜带来药害的后患;三是杀死害虫的天敌--鸟类,致使害虫为害更加猖獗,如一些地方的松毛虫、蝗虫、田鼠危害程度年年加大的现象,就是因为大量使用农药使鸟类濒临灭绝所造成的后果;四是市场上常常出现大量的伪劣农药,使农户使用后毫无药效,白白地浪费钱财而后悔不已.  相似文献   

12.
近年已在垦区兴起了多种种植模式,发展了经济作物或特种作物。作物、害虫与天敌三者同耕作制度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人们试图通过农田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抑制害虫,保护天敌,减少作物虫害的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围绕我国重大农业害虫和入侵害虫等国家急需防控的对象及技术,面向国际前沿,提出了生物灾害控制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建立了害虫害鼠监测预警防控体系,研发出生物农药、性信息素、天敌释放、LED灯等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通过构建绿色防控新体系,直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针对世界性农业害虫——蝗虫的爆发成灾,率先确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有害生物发生十分严重,给森林、蔬菜、瓜果、粮食、园林、经济作物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甚至危及人类生命健康,造成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对害虫的防治主要还是采用化学农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使农作物农药残留居高不下,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激素问题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一些国家正在淘汰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化学农药,而越来越多地使用生物农药。 针对化学农药的种种弊端,一些国家已研制出一系列选择性强、效率高、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的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微生物农药,其中包括病毒农药、真菌农药和  相似文献   

16.
蔬菜以及水果属于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尤其是其农药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如果蔬菜以及水果中农药的残留量过大,对人们的身体必定会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测定农药的残留量,以便人们能够食用上放心的蔬菜以及水果。本文主要是具体阐释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蔬菜及水果中多种农药残留量,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虫治虫     
河北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研究成功了蔬菜害虫天敌生物防治技术,不用农药即可消灭蔬菜上的害虫,不用激素喷花也能让棚室内的果菜授粉坐果。这项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开拓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新方式。目前,这项技术已在河北,山东等地推广应用12万亩,与使用化学农药相比,不仅可以  相似文献   

18.
“六六六”农药禁用后,甲胺磷(O,S—二甲基硫酐磷酰胺)作为取代性农药.它是一种高效、高毒的广谱性杀虫、杀螨剂,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收作用。由于它对人、畜有剧毒,且是一种水溶性农药,易被植物吸收,因此,研究其在水稻上的残留情况有重要意义。通过~(35)S-甲胺磷在水稻上残留试验研究,得出甲胺磷在水稻上的半衰期为8~9天,各部位的残留量不均匀,早、晚稻中的残留量不同,并推算出残留量没有超过1985年FAO/WHO公布的允许摄入量。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4,(5):64-65
有数据显示,我国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代价则是消耗了全球35%的氮肥和70%左右的可用水资源,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是欧美的2~3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农药使用最多的国家之一。过量使用农药,使得土壤、水源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对老百姓来说,最直接的危害表现在蔬菜上就是农药残留问题,这些能杀死害虫的农药毒素日积月累也伤害了人类。  相似文献   

20.
福建龙岩是我国重要烤烟种植区之一,烤烟害虫综合防治,既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也能降低生产成本。对福建龙岩烟区害虫及其天敌的数量、种类和分布进行了调查统计,根据调查情况提出烤烟综合防治包括物理防治、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包括实行深耕晒土冬灌、及时打顶结合抹杈和采智能用频振式杀虫灯等措施;农药防治有化学农药和生物药剂防治,严格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烟田禁用)的药剂;生物防治主要指及害虫天敌的保护利用、作物抗虫性、昆虫不育及遗传性的利用等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