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任国钧著文《中国社会主义四十年》(《人民日报》1989年9月19日)指出,建国前近四十年的历史,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破产的历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曲折  相似文献   

2.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已经胜利地渡过了整整四十个春秋。这四十年,既是中国的历史面貌发生巨大而又深刻变化的四十年,又是在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上孜孜探索的四十年。四十年来,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各方面得到丰富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崭新课题——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诞生已经四十年了。四十年的历史,证明了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不断前进的。我们党一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四十年的历史,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中得到胜利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客观必然性,因而它的存在都具有合理的一面;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莫不如此。社会运动和社会革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究竟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由其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了。四十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中国这一百多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就会发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内容中有一则孙中山先生的遗嘱:"余致力于中国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逝世时间是1925年3月12日,而大家普遍认为他的革命道路是从1894年11月建立兴中会开始的,前后仅31年,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四十周年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总结我国社会发展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特别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四十年来的历史必然得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是我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使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初步繁荣昌盛的中国的必然,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一四十年来中国人民每年都以最大的乐观心情纪念十月革命节今年十一月七日,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日。全世界劳动人民同苏联人民一起欢欣鼓舞地庆祝这个伟大节日,对于历尽艰苦斗争终于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中国人民尤其觉得兴奋无比。四十年来中国人民的历史,就是在十月革命的光芒照耀下奋勇前进的斗争历史。中国人民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望着十月革命这面光辉的旗帜,就感觉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爱国主义的继续和发展。今天中国人民爱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江泽民同志在国庆四十周年重要讲话中说:“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中国革命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这是回顾我国四十年历史得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基于我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建国四十年来的历史经验作了全面深刻的总结,对面临的现实问题作了令人信服的解答.讲话科学地论证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这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创刊以来,普及提高相辅相成,缤纷多彩,生动清新,成绩斐然。辛勤四十年,声誉日隆,读者日众。祝愿今后再展新猷。中国史学会《历史教学》杂志创刊已四十年了。值此四十周年纪念之际,我们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的全体会员,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历史教学》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份指导我国历史教学的杂志,创刊四十年来,她不但  相似文献   

11.
对权利理论的关注是中国法学研究永恒的课题。从时间维度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界对权利理论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至今。每一时期国内学者对权利理论的研究各有其贡献及限度。梳理四十年来国内权利理论研究的历史,就是权利话语在中国从确立、发展到不断完善的历史。然而,四十年来的研究仍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共时性”和“历时性”问题,如意识形态的非学术话语;受现代化权利理论的支配;权利证立规范性依据的缺失等。通过时间脉络梳理四十年来国内学者对权利理论的研究历史会发现:几十年来的权利理论研究并未形成一套基于中国法学自身具有解释力的、体系化的规范性权利理论,面对现实发生的诸多权利问题,学界对权利理论的体系性构建仍在逐步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历史观无疑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把握住梁启超的历史观,不仅对1890-1929这四十年的中国社会历史观有所了解,而且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总体理解都是有重大的意义。梁启超作为一位特殊时代的文化批判者,人们又有可能从他身上发掘区别于中国传统历史哲学思想或历史观的一些新元素,为中西历史哲学或历史观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国庆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总结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四十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从四十年的历史经验得出了令人信服的四个基本结论;立足于这些基本结论,明确地提出了当前党和国家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和统一认识的十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全面准确地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对于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讲话》指导我们,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不可分割的任务。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出现的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不仅没有被坚决有效地制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20,(4):93-98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是中国社会发生历史巨变的时期,对于作家精神思想的影响十分显著。郭沫若是这一时期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研究一直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本文横向梳理了学界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研究成果,围绕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的史学著作和文学作品,对其研究的特点、影响及不足做出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思考未来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呈现四十年中后期代郭沫若研究的总体面貌和发展趋势,对学界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创刊四十周年前夕,编辑部的同志邀我将四十年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的感受写出来,与刊物的读者——中学历史教师交流。我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感情很深,确实有好多感受,因而我欣然接受了编辑部的要求。我的第一点感受是:我爱上“历史教学”这一行,经历了一个由有趣、有味到有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教育现代化》2005,(10):F0002-F0002
珍门中学是常熟市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有近四十年的办学历史。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编写的高三第二轮复习资料中有一道关于孙中山遗嘱的问答题,题目是:孙中山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请指出孙中山先生以上认识的要点。结合孙中山革命经历分析其具有这种认识的原因。历史地评价孙中山的这一认识。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历程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四十年是政治、经济迂回发展、螺旋上升的四十年。在这个广泛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实施的农村教育,也必然是一个崎岖曲折的发展历程,在短暂的四十年中,中国农村教育从一片古老的土地上(?)起,并不断地发育、成长,取得了旧中国所无可比拟的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积累了农村教育发展、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一般说来,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或历史时期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和重庆谈判四十周年。这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关系到近年来思想文化政治战线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发展。本文试图从广阔的国际国内的社会背景,就咏雪的主题形象,论述重庆谈判,在当时世界霸权主义及其所煽起的反动逆流中,所具现的伟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重庆谈判是在霸权主义掀起的国际国内的反革命逆流中举行的,《沁园春·雪》是一九三六年二月七日,毛泽东同志“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于一九四五年九月六日,作为重庆谈判主要活动之一,在重庆发表。重庆谈判,咏雪词的主题形象,直告国内外反动派,中国人民有信  相似文献   

20.
世界语在欧洲已经有四十年历史之后传入中国,契机是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以及急欲进步的渴求。世界语作为一种人造语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质疑后,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逐渐与中国社会、文化革新活动相关。世界语得以在中国各地传播发展的原因是复杂的,两次大规模的世界语讨论对近代中国文字改革运动在学术理论上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