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语文教学基本上是“教教材”,现在,人们提倡“用教材教”,这样,如何使用语文教材就成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其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研究。本期刊发三位老师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各自的看法,可供读者朋友参考。欢迎大家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第九期的话题是:口语交际教学教什么。  相似文献   

2.
过去,语文教学基本上是“教教材”,现在,人们提倡“用教材教”,这样,如何使用语文教材就成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其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研究。本期刊发三位老师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各自的看法,可供读者朋友参考。欢迎大家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第九期的话题是:口语交际教学教什么。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存在着许多问题:或“断层”,或“重复”,或“低效”.初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学衔接的重视,并找准衔接点.教材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语文教师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重要依据.文章以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在系统分析初高中教材编排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教材解决衔接问题的策略,为解决当前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提供了一条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4.
沧州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基于“享受语文”的理想,践行“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生活化”的基本理念,逐步树立了“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的教育观,“‘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和“教学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的教学观,“‘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用教材教教材”’的教材观,但是还存在着教学中新理念“知、行脱节”,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不到位、开放而有活力的教材观尚未形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沧州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基于“享受语文”的理想,践行“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生活化”的基本理念,逐步树立了“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的教育观,“‘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和“教学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的教学观,“‘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用教材教教材”的教材观,但是还存在着教学中新理念“知、行脱节”,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不到位、开放而有活力的教材观尚未形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备课或者上课时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把教科书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它提倡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即吃透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上课要“以本为本”,不能超出大纲。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用教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那么,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小学阅读教学耗时多收效微的弊端被人们所诟病,其原因众多,但不可否认,一线语文教师对“教什么”缺乏理性认识和实践抓手是主要症结所在。众所周知,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均为“文选型”教材,大量的名家名篇选入教材后,哪些内容需要教、值得教、应该教,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某一篇课文而言,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没有定性和定量的规定,以致我们的一些语文阅读课堂,要么漫无目标“无序教学”,要么纠缠内容“得意忘言”,要么重复已知“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总有一些教师以为“教书”即教书本(教材),把语文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他们总是把教材肢解得支离破碎,变着法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基本功训练。结果学生死记了课文中的一些内容,而语文素养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这是典型的“教教材”。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明确语文教材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一、“教读”——让学生读准、读通、读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以开放的视角,以大语文教育的理念对待教学,以“积累——训练——感悟——创造”语文教育模式及其运用策略实现语文课堂创新,巧妙地将语文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我的具体做法如下:一、充分利用教材,以教材为依托,拓宽语文课堂教学的领域高中学生手中仅有的六册教材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的,但六册教材又必须是教和学的依据。我常想,脱离教材的教学是“玄”的,是“空”的,是缺乏针对性和载体的。虽然教材编写存在一些不足,但教材是可以丰富和扩展的。例如,在讲到选自…  相似文献   

10.
教师、学生、教材是组成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教材是中介,在“教”与“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语文教学来说,“大语文观”的提出,跳出了语文教育自身的视野,以人本主义、发展哲学为先导,大力倡导提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综合性、信息度,倡导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与实践体验等紧密结合起来。这些先进的教学思想落实在操作上,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主动、生动、互动的效果。其重要的标志是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学生不再是“学”课本,而是用课本“学”。这是课堂教学从“掌握型”走向“创新型”的一个标志。1…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处理指的是在准确理解语文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利用教学资源的教材组合过程,它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教材处理艺术指的是科学地、动态地、高效地从课文中提炼与组合最佳教学内容的艺术,它解决“教什么最好”的问题。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因此,我认为处理好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把传统教学理论与新课程理念结合起来,选择最佳的教材处理艺术,以求语文课堂的高效率和较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最大的特点是不要“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在此,笔者想结合自己二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就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用教材教”的理念,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王珂晨 《文教资料》2011,(30):49-50
在“教教材”的观念支配下的传统教学中,凡是选进教材的文章,基本上都作为“定篇”来使用的,致使教学中盲目迷信课文,过度挖掘的现象严重。语文到底教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很长时间以来,语文学科“教什么”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两年,随着“有效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以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理念的不断深入。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开始引起关注。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有情意价值、知识价值和语言信息处理价值。教学价值与教学目标有重合性,但其范畴又大于教学目标,教学价值是通过教学目标得以体现的。在探寻教学价值时,可以依据语文课程目标、学情,依据信息处理价值优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敏 《辽宁教育》2014,(8):24-27
叶圣陶教诲我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理解教材的真正意义,不仅是“教教材”,更主要的是“用教材教”,将教材“活化”,迈向语文教材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人生建构、知识建构和发展需要出发来处理文本。教材,即教学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是师生合作交流的平台,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17.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课程教学的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中职院校语文学科使用的教材存在着更新滞后和形式固化的问题,不便于教师补充和拓展一些鲜活的教学内容,亦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立体的学习资源。通过阐述突破传统教材局限性的教学方式,立足现有教材,设计活页式语文教材,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操作层面一直存在着互相排斥的“二元对立”,如“大语文”与“小语文”、“语文味”与“其他味”、“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等,导致语文教学总是在矫枉过正中摸索.在学科“核心素养”大讨论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寻求语文教学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语文学科的教材编排都是以文选方式为主。这正如有些学者所言:迄今为止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全部都是文本的精粹,这已经成为教材编著的定型模式。教材的这种编著方式影响着教师对语文教材的处理。究竟是该“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如何解读文本,如何将文本解读所得融入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之中,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都是一个整体,这为单元统整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要有大格局,依据教材特点,先明确每个单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再以单元为单位,围绕单元主题,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进行统整教学。这样教学,以学生为本,能有效发挥教材文本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真正习得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