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战争的疑云已笼罩在中国大地,继“九一八”事变日军进占东北以后,本军国主义的魔爪开始伸向关内:冀东地区作为连接关内外的咽喉地带,是日军谋求吞并华北的必取之地。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军国主义先后制造了一起起事端,又扶植起冀东伪自治政权,为武装进占华北进而夺取整个中国作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2.
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后,在中国东北、华北、内蒙、华中、华南的占领区内,执行“以战养战”政策,建立起相当完整的殖民地经济体系,把侵华战费转嫁在中国人民头上。本文仅就日本在华北建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作一简要剖析,从一个侧面论述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进行搜括掠夺的罪行。  相似文献   

3.
1945年日本战败后,五千多名日本孤儿与双亲离散,被遗弃在中国。五千多个善良的中国家庭不顾自己窘困的生活,向这些日本孤儿伸出了关爱之手,并用心血和博爱把他们养育成人——“失去养母,我现在成了真正的孤儿”在长春市平阳街46号,住着8位日本遗孤的养父母。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战争的硝烟已被和平鸽的洁白和遍地的鲜花所覆盖,但历史留给人类的隐痛却无法消失。长春曾是“伪满洲国”的“首府”,被日本定为“新京”特别市。14年的沦陷,这里的人民受尽了苦难,直到1945年太平洋战争结束,苏联红军进驻东北,彻底摧毁了日本关东军,东…  相似文献   

4.
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是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而争夺亚洲及太平洋霸权,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的结局是:日本胜了,沙俄败了。在世界历史上,像日俄战争这样的“特殊”的战争极为罕见,即交战的两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远离本土,跑到第三国的土地上打仗;而第三国政府竞不顾自己国家人民的死活,宣布“局外中立”。经过这场战争,战胜国日本取代了战败国沙俄,继续强行“租借”第三国——中国的土地,进而长期霸占。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全境,随即将东北经济纳人战争体制,对东北工业实行垄断性经营。为了不断满足侵略全中国和东南亚的急需,日本一方面对东北人民敲骨吸髓、聚敛可以搜刮到的一切财富,作为原始资本,投人到工业中去;另一方面从其国内向东北大量转移资本和机器设备、在东北建起强大的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据专家估计,到抗战末期,东北工业生产总量已经超出日本本土之上。  相似文献   

6.
(一)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公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并在其占领区内实行灭亡中国的法西斯殖民主义政策。新闻政策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实行的新闻政策,可用“统制”两字以蔽之,即将我国沦陷区的新闻事业置于它的法西斯军事管制之下。“九一八”后,日本关东军一手炮制与把持的伪“自治指导部”颁布了一个秘密文件《自治指导员服务心得》,强调“对各  相似文献   

7.
笔者根据文献记载和走访图书馆界老前辈所得,以及耳闻目睹的一些片断。撰写了这篇回顾解放战争时期,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在东北边指挥战争,边领导广大干部在战火硝烟中抢救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献资料并创建图书馆的史实资料,供党史和图书馆事业史研究工作者参考。一、在战火硝烟中抢救文化遗产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朱德总司令命令在关内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东北抗日联军迅速出动,配合苏联红军作战。在短短的几天内即击退了日本关东军主力。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月二十日,苏联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解放了哈尔滨市。不久,党中央从延  相似文献   

8.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东北军统帅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沈阳城失守。日军在相继占领东北后,又向华北挺进,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在整个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损失。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据《中国青年报》7月6日报道)。仅就辽宁省台安县对90户居民所做的抗战损失调查,受损失的物质财产当时的价值为31.8万元,人口伤亡损失赔偿估计为19万元。“九一八”事变后,辽宁众多…  相似文献   

9.
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悍然向中国东北守军沈阳北大营发起突然袭击。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迫使日本帝国主义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主力舰“密苏里”号(同时也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甲板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日本外务大臣签署日本投降书。参加仪式的人数众多,各国记  相似文献   

10.
矗立在延河岸边的清凉山.号称新闻山,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源头.现在已建起了“中国新闻出版纪念馆”。清凉山有多大,是个啥模样?我的回答是很小.很小。我没量,估计是500平方米,为什么人们称它为新闻山?因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源头在此。当时,日本、胡宗南飞机经常轰炸,  相似文献   

11.
刘飞锋 《青年记者》2007,(21):24-24
根据史料记载,由英国人美查于1872年4月创建的《申报》,在日本侵犯中国台湾和中法战争等重大战争活动中派出了自己的记者进行报道,这是有历史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战地报道。方汉奇编写的《中国近代报刊史》和《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都记载了这些新闻事件。1874年6月,"日本借口侨民被杀,派兵侵入台湾。《申报》特派记者一名,前往前线进行实地采访。7月22日起,在报上刊出大量有关日军  相似文献   

12.
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悍然向沈阳北大营中国东北守军发起突然袭击。由于蒋介石顽固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下达对日本侵略军“绝对不抵抗”的命令,致使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肆无忌惮,一夜之间便占领了整个奉天(今沈阳)城。制造了举世震惊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的阴谋得逞以后,欣喜若狂。他们为了永久纪念这一事变,将奉天通往北平(今北京)的火车特意  相似文献   

13.
何兰 《现代传播》2005,(3):34-36
在中国东北沦陷的14年中,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巩固其领土占领、政治统治和经济掠夺的成果,在思想文化领域诸部门中,把新闻业作为其侵略喉舌,通过颁布各种法令,成立由日本控制的通讯社、报业垄断组织等,从精神上奴役东北人民,弱化其民族意识,极大地摧残了东北地区的新闻事业。本文对日本侵略者的上述罪行进行了揭露和论证。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关内向东北的移民在中国移民史上所占的分量极重。而近代东北铁路网的形成,不仅为移民提供了新的出行方式和路径,使其能够深入东北腹地并就近分散于铁路沿线,而且相关铁路优惠政策的推行,减轻了移民的经济负担,助推了移民运动的高涨。近代东北铁路对关内民众向东北移民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程金娥 《兰台世界》2006,(17):67-68
自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以来,学术界对这次中华民族的集体抗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日本军国主义蠢蠢欲动,一再否认侵略中国这一历史事实的今天,认清这一历史问题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关“于抗日战争的起点”问题,本人比较倾向于九一八事变说。本文拟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中日双边活动等方面来印证这一观点。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进而导致了一二九运动的爆发1.九一八事变前,中日民族矛盾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1904-…  相似文献   

16.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日寇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蒋介石的不抵抗,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在北平救国会的领导下,东北各地均开展了有组织有领导的武装斗争,郑桂林领导的抗日义勇军第四十八路军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932年1月,原东北军军官郑桂林(毕业于北京朝阳大学和东北讲武堂第九期)带领一百多名抗日骨干,由关内来到绥中西北山区进行抗日活动。出关前,他曾亲去北平会见救国会会长彭小秋等人,力陈抗日主张,深受救国会倚重,被委任为抗日义…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日俄战争10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00年前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这场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中国人民将永世不忘。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就是当年日俄战争的战场之一。“九连城战役”是战争的一部分。在距镇西北约700米处的山丘上,有一个埋葬沙皇俄国阵亡军人的墓地,称“俄国坟”。与此东北约400米处的船坞山顶,还有一座侵华日军建造的“鸭绿江战迹”碑,两者遥遥相对,作为日、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罪行的无言证人,站在历史的审判台上,默默地对视着。1904年,日本帝国主义同沙皇俄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发生了一…  相似文献   

18.
《档案天地》2005,(2):28-29
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在雅尔塔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会议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早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就对罗斯福和丘吉尔说过:“一旦德国最后垮台,那时就有可能把必要的支援部队调到西伯利亚,然后我们就能联合起来打击日本。”这是斯大林第一次明确表示在对德国战争结束后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当时,三方还就苏联出兵东北的政治条件进行了试探性的会谈。  相似文献   

19.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坂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和实施者,他们三人的军事发迹史一定程度上就是日本侵华战争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日本在华举办的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七事变以前日本在我国台湾、东北甚至关内北平、上海、天津、广州等地都举办有图书馆.日本在华举办图书馆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一部分,这些图书馆在日本对我国的侵略和扩张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