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下全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至今共23例甲状腺手术在应用喉罩全麻下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置入喉罩.有2例患者在体位变动时发生漏气,经调整后矫正;手术过程中未发生误吸及胃胀现象;放置喉罩前、后及取出喉罩前、后患者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2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喉罩通气全麻适合甲状腺手术.是甲状腺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手术与碘-131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近远期治疗效果并讨论得到较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同期的4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手术组,n=200)与碘-131治疗组(碘-131,n=200),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近远期综合疗效;结果:从直接治疗效果看,手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0%.而碘-131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0%;从远期治疗效果看,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0%,复发率为1,33%;碘-13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复发率为0;结论:对于用手术及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各有其优点及缺点,应视病人的不同情况和治疗目的予以选择,并且需要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严格控制碘-131的用量以及配合抗甲状腺药物的治疗等,扬长避短.已达到最佳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HBME-1、CK19基因在甲状腺结节的表达状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75.1~1998.1月收治的初治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3例患者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资料,与同期收治的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腺瘤相比较。对常规HE染色证实上述病变的蜡块分别行HBME-1和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9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中,HBME-1基因阳性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为51例(54.8%),甲状腺良性病变为5例(16.1%);CK19基因阳性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为39例(41.9%),甲状腺良性病变为4例(12.9%)。两种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均存在统计学差异。HBME-1、CK19基因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局部侵犯、颈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BME-1、CK19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增强,在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是有用的辅助手段。CK19在区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中是一个很好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选择胸骨最佳穿刺部位,供临床使用时参考.方法:在胸骨上确定24个穿刺点(胸骨柄、胸骨角各3个穿刺点,胸骨体为18个穿刺点),用骨穿针、测力计及游标卡尺等在60具尸体上进行该项研究结果:胸骨柄的测试压为8.30±0.24kg(3.02~14.10),胸骨柄的穿刺深度为21.36±0.19mm(4.73~30.40)胸骨角的测试压为8.83±0.32kg(3.57~13.40),胸骨角的穿刺深度为21.38±0.08mm(11.53~30.57);胸骨体的平均测试压为7.57±0.66kg(2.00~15.13),胸骨体的平均穿刺深度为19.54±0.57mm(3.00~31.32)结论:从购骨各穿刺点的压力大小及胸骨后方的毗邻关系等进行全面考虑,位于第3、4胸肋关节之间水平胸骨正中处为最佳穿刺部位,其次为胸骨角正中上、下各1.0~1.5cm处.  相似文献   

5.
成年男性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的主要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的原因。方法:2001-2005年采用AMP-buffer方法进行了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共2568例。其中126例低于正常,88例为患者,83例为男性。结果:重症肾病并伴有肾衰患者占36.5%,营养不良患者占18%,镁缺乏患者占8.8%,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占4.8%,严重贫血患者占3%,其余24例(占29.9%)没有与血清ALP活力降低有明显关系的症状。结论:血清ALP活性降低主要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并伴有。肾衰、营养不良和甲状腺功能不全、镁缺乏、严重贫血等。血清ALP活性增高或降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巨大甲状腺指上极至下颌角,下极至胸骨后,两侧超过胸锁乳突肌后缘而言。巨大甲状腺肿颈部血管、神经、气管,在解剖位置上屡有变异,手术难度较大,出血量、易损伤甲状腺周围主要器官引起不良后果。我院从1979年1月~1989年8月共对742例甲状腺施行手术切除,其中巨大甲状腺肿11例,现就此巨大甲状腺肿手术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臂丛神经是上肢腋腔局部解剖的重点和难点,因其由脊神经前支交错组成五个神经根,出椎间孔后合并成三干、六股、三束及五大分支,而每束又分三支;因为臂丛神经构成复杂和分支繁多,以及其周围毗邻结构重要,给临床医生、研究生,医学本科生等局解操作的学生带来困难,为此,本人在多年局解教学中总结和归纳了臂丛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学习要点、记忆方法及临床特点,为医科本科学生、研究生在腋腔局部解剖学及临床医生在臂丛麻醉手术方法方面提供帮助及有益资料。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临床不多见,据文献报告其差别很大,由1~27.9%、平均约为4~6%。我院从1976年10月至1986年10月统计共收治甲亢患者389例,均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其中有9例复发,复发率为2.3%。其中5例行再次手术。现就复发性甲亢再手术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墨菲  沈洁 《父母必读》2011,(6):74-76
在文章开始之前,先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数字: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领域的第二大疾病,其中女性患者为男性患者的6~10倍,40岁以上的女性中有10%~20%的人群患有甲状腺疾病,但其治疗率在中国还不到2%。我们对甲状腺的关注确实太少了!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是生理学重要的教学实验,经典采用家兔为实验对象,由于当前动物价格提高及学生人数的增加,加重了实验经费的负担,再则家兔主动脉神经细且易于损伤,常影响实验效果。如果采用大鼠取代家兔,可节约大量实验经费。但大鼠主动脉神经更细,且近50%的大鼠主动脉神经混合于迷走神经中,不独立走行,曾有报道大鼠喉上神经具有相似于主动脉神经的交感抑制性减压效应。本文比较大鼠喉上神经与主动脉神经的降压效应,为以大鼠取代家兔做该项教学实验的可能性提供资料。1方法1.动物一般处理:WISTAR大鼠22只,体…  相似文献   

11.
术中肝外胆管损伤是胆道手术中严重并发症 ,是胆道外科中的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1997.1~ 2 0 0 2 .12月张家口医学院一附院及我站共收治胆囊手术 5 76例 ,经系统回顾总结 ,其中肝外胆管损伤 6例 ,均在术中发现并进行修补 ,愈后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6例中女性 5例 ,男性 1例 ;年龄 38~ 6 6岁 ,平均年龄 5 2岁。1.2 肝外胆管损伤部位  6例均发生在胆囊切除术中 ,5例为 3年资主治医师行胆囊切除术 ,1例为 5年资主治医师行萎缩性胆囊切除术中发生。损伤部位 ,胆总管损伤 4例 ,肝总管损伤 1例 ,左右肝管汇和…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46具尸体的胃后动脉、静脉,其结果:①胃后动脉出现率为71.7±6.6%,②胃后动脉起始处外径成人平均为1.81±0.52mm,儿童平均为0.98±0.25mm;终末部外径成人平均为1.45±0.48mm,儿童平均为0.75±0.23mm;胃后动脉长度成人平均为32.89±7.37mm,儿童平均为14.8±5.6mm,③胃后静脉出现率为56.5±7.3%,④胃后动脉距腹腔干平均为29.27±15.19mm,胃后动脉距贲门平均为14.59±7.23mm,胃后静脉汇入脾静脉或脾静脉上极支处距门静脉平均为22.49±12.6mm,胃后动脉多有胃后静脉伴行,静脉以1支为多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诊断明确的47例甲状腺微小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仅12例疑为甲状腺癌.余35例均于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确诊。34例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伴颈淋巴结转移3例。47例中有11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10年,24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5年。结论:甲状腺微小癌术前不易确诊,且易漏诊,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时应仔细触诊,对可疑结节行冰冻切片。首次手术应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有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一、自制氮氧合成器 1.反应体:利用一个1000ml的三口烧瓶,将其洗净烘干,作为合成器的主体。 2.电极,取两段长约20cm,直径约为4~5mm的红铜丝。分别将其一端锉成园锥形尖端。然后在距尖端约6cm处将铜丝弯成约120°~125°的角,做成两根电极。图1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产地巴戟(MOH)天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间的关系及其护肝作用,采用方法为凯氏定氮法;索氏脂肪抽提称量法;苯酚-硫酸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常规石蜡切片法,所得结果:巴戟天样品的总蛋白质量分数为15.99%~18.41%,粗脂肪为0.93%~7.27%。多糖为2.65%~4.73%,蒽醌含量(OD498值)为0.024~0.070;巴戟天汤药可减轻CCl4对肝的损伤,实验表明不同产地巴戟天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巴戟天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短角外斑腿蝗(stenocotantops mistschendoi nillemse)。隶属蝗科,斑腿蝗亚科,外斑腿蝗属。短角外斑腿蝗分布广,主要分布于云贵川陕甘等省。 其形态特征:体长:17~21mm;25~29mm前翅长:15~18mm;19.5~22.5mm后股节长:10~10mm;12~15mm 体渴包,中型。颜面略倾斜,头顶在复眼间部分的侧缘明显隆起,具中纵沟;后头具明显的中隆线,独角粗短,不到达前胸背板后缘。前胸背板在中部稍收缩,背面较平,前缘平直,后缘呈钝角形突出。后胸前侧片具淡黄色纵条前翅褐色,密具黑褐色细碎班点,后翅透明。 有关短角外斑腿蝗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报道,就我们掌握的资料,目前尚未见到。故拟定该题目,以弄清其染色体数目及各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为蝗虫的遗传防治和蝗虫种群进化路线和机制的探求等提供细胞学依据,现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将捕捉来的短角外斑腿蝗,用眼剪剪开其背部,取出淡黄色的精巢,固定在卡诺(Larnoy)固定液(3份无水乙醇:1份冰醋酸)中固定保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TileB、C1型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2月~2013年12月采取微创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TileB、C1型损伤24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为4~14 d,平均5~7d。所有患者均在仰卧位下先植入骶髂拉力螺钉固定后环,再根据损伤及骨折移位情况,同时行前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或微创经皮植入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术后随访5~36个月,平均14.5个月,骨折愈合良好,肢体无短缩、行走痛,根据Majeed疗效评定标准,优20例,良2例,可2例,术后无一例感染。可2例行多排CT扫描见螺钉部分进入骶管,患者有轻微骶神经损伤,予以营养神经治疗,3月后症状缓解,未行特殊处理。结论:骶髂拉力螺钉技术的固定强度大,稳定性好,微创,手术感染率低,是治疗骨盆TileB、C1型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全麻喉内窥镜下手术联合 YAG 激光治疗双侧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130例双侧声带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1周内,术后1周、1月、3月行喉动态镜检查及声嘶评分.发现治愈率92.31%,好转率7.69%,总有效率100%.120例治愈者喉动态镜下声带黏膜波均恢复正常.结果表明,1.全麻喉内镜下照明良好,声带静止,利于精准切除息肉.2.联合 YAG 激光的使用,手术创面平整,术后恢复快,不易粘连.3.声带黏膜波的变化是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微小癌1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10~2006-04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10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微小癌16例,占同期甲状腺癌病人的15.53%,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随访2个月~10 a.[结果]①甲状腺微小癌与显性甲状腺癌在淋巴结转移上没有明显差异,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更多的多灶性生长特点,显性甲状腺癌有更多的外侵包膜现象.②B超在诊断甲状腺微小癌上有明显优势.[结论]甲状腺微小癌与显性甲状腺癌在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上没有明显差异,其治疗应遵循甲状腺癌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苯的溴代反应是苯的重要性质之一。它证明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能被别的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在有催化剂 Fe存在情况下 ,苯与溴能产生下列反应。C6 H6 Br2Fe C6 H5 Br H Bra.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b.实验准备。1取 2 5 m m× 2 0 0 mm具支试管改装成反应管 ,底部制一约绿豆大小的洞 ,在洞口放少量石棉 ,用吸铁石吸取 3~ 4g铁屑 ,放入具支试管 ,在烧瓶中装入稀氢氧化钠溶液 ,液面以低于具支试管底部1~ 2 cm为宜。2左锥形瓶内装有 CCl4,右锥形瓶中放入少量蒸馏水 ,并使导管口接近液面。3在分液漏斗中 ,先注入约 8m L 的苯 ,再取一支长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