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很感谢松山湖教育局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好的平台,让我能尽情地舒展与发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一切想法与梦想可以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莫不是一种最大的幸福?"漫步在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幼儿园里,你仿佛徜徉在一个童话的王国,尽情享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融入到一群幸福教育人的图景当中,沉醉在一片童话世界里。幼儿园中,有命...  相似文献   

2.
东莞大学城是依托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高校集群,其建设与科技园区同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于2002年1月开始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松山湖大道是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往东莞市区的黄金通道,被誉为绿色生态休闲走廊景观大道。驾车行驶在这条依山就势的大道上,游者体会到的不仅是现代交通的便利与舒适,更有饱览山湖间"落霞与白鹭齐飞"之美的享受。据悉,这是松山湖建设者秉承"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开发理念,对生态资源实行保育性开发的成果。坐落湖畔的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承创新文化之底蕴,得自然山水之灵气,在刘建平校长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4.
王玲玲  刘贤虎 《教育》2014,(8):33-36
我们秉持这样的观点:学校才是课程生长的地方;我们追求这样的理想:让课程更适应学生的发展、更焕发教师的个性。——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校长刘建平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师生的"优雅"远近闻名。络绎不绝的来访者发出的感叹有着惊人的相似。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校长帅宁华说:松山湖中心小学是世外桃源一点也不夸张,我的确觉得她超凡脱俗。看到她,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她让我想到了上个世纪经亨颐先生在浙江上虞创办的白马湖中学。经过这次在松山湖中心小学学习,再一次坚定了我对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松山湖中心小学坐落于优美的东莞松山湖畔,这一绝好的地理条件似乎给了学校的建设者们泉涌的文思和无尽的灵感。经过十年辛勤经营,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建设者为这里的师生和家长创造出了一片教育与成长的圣地,也给参访者带来了无数的赞叹和启示。校长刘建平是相识已久的湖北老乡,是我当年跟随导师在湖北参与整体改革和主体教育实验时结识的朋友。一直耳闻他在东莞发展得很好,但一直没机会见面,十月下旬终于有机会专程造访,目睹了松山湖中心小学发展的蓬勃气象和良好态势,我才有了些许底气写出这篇"见证"。  相似文献   

6.
<正>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全人课程",指向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力求通过课程整合,实现课程效果最优化。尤其是对音乐、体育、美术所进行的课程整合及课程校本化实践,既有理性思考,又有实际成效。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历经近十年,探索出音体美"二次课改"的两条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路径一:从拓展型课程入手,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  相似文献   

7.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大学路3号,占地830亩,总建筑面积为30万余平方米。学院所在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中国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个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园内新城与产业齐飞,科技共山水一色,是读书求学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8.
谭烨 《中国教师》2011,(21):4-4
2011年11月2、3日,来自广东省内20余所小学的130余名校长及业务骨干参加了由《中国教师》杂志社广东站组织的名校特色教育考察活动,在2天的行程内考察了深圳福南小学、天成学校及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3所学校的特色教育。  相似文献   

9.
东莞松山湖科技园区自设立起始终将"科技发展示范区、产业升级引领区"作为自身发展目标,但松山湖科技园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产业结构单一、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及产业集聚效应不足、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等。松山湖科技园区应通过加快园区聚集整合与产业化建设、强化园区内企业的关联性、提升园区内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金融产业融合、创新园区开发模式等具体措施来推动松山湖科技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13,(16):26
政策解读广东省东莞市自从2007年开始试行指标到校,至今已有6个年头。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一中、东莞实验中学和东莞高级中学这5所公办直属高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学位派到全市53所公办初中和112所民办学校,6年来指标分配比例从最初的25%上升到如今的40%。在分配时分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四成比  相似文献   

11.
陈愉 《中国教师》2012,(2):15-16
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特色。 评价一所学校优劣的标准是多样且变动的,但学校特色却是所有评价万变不离之“宗”。此次观摩学习活动所走访的三所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如:深圳福南小学的“新方式、新课堂”教学模式,深圳天成学校所倡导的“美好教育”以及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五个一”拓展型课程。  相似文献   

12.
《高教探索》2015,(2):2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9年,是东莞市唯一一所公立高等职业院校。经过五年的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三年建成万人大学、四年步入省示范高职建设行列、五年开办"高职-本科"协同育人专业。学院依托珠三角经济发展,秉承东莞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确立了"办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目标,凝练出"崇德、笃行、精技、创新"的校训,着力推行"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学院位于东莞市松山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位产业优势明显。校园总面积62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610人,其中专任教师464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按2013年11月下旬,我刊广东站组织了广州、中山和东莞等地45所中小学的350余名校长及业务骨干考察了松山湖中心小学、龙岗中学、松坪学校及华侨城中学,深入细致地了解了它们的特色教育开展情况。作为随行记者,笔者与考察团成员一同领略了松山湖中心小学的"班级精神家园建设"模式、龙岗中学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松坪学校的"先学后研·三段六式"模式以及华侨城中学的  相似文献   

14.
《高教探索》2012,(2):154+1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东莞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始终坚持"植根东莞,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践行"学而知不足"的校训。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松山湖校区占地1500亩,莞城校区占地330多亩,  相似文献   

15.
<正>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挑战。如何克服长期以来单一的课程管理制度导致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在课程面前的"忠实执行"状况,重视并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在课程面前有所作为,成为摆在广大中小学面前的全新课题。一、案例分析:松山湖中心小学的课程再造广东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课程建设探索很好地应对了这一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16.
2019年3月1日,"东莞市2019年馆校共建研讨活动"在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举行,活动主题为"古代东莞的教育"。为了配合研讨活动,笔者执教了一节题为《明朝东莞教育那些事》的展示课。下面,笔者以这节课为例,谈谈信息技术支持下乡土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17.
北京金苹果幼儿园是首钢幼儿保教中心与台湾大地幼稚园合作开办的一所幼儿园,是首钢系统第一个走向市场,实现自负盈亏的幼儿园。对于开办这所幼儿园,我们有如下体会。 一.体制变化使教师增强了竞争意识 北京金苹果幼儿园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一所幼儿园。幼儿园大部分教师来源于首钢幼儿保教中心,因此,转变观念是办好幼儿园的关键。教师来到岗位上第一项工作就是到合办幼儿园实践体验,感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幼儿园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幼儿园有哪些不同。经过半个多月的实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研究》2012,(2):1+111-112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始终坚持"植根东莞,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践行"学而知不足"的校训。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松山湖校区占地1500亩,莞城校区占地330余亩。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办学设施完善;建立了以工学、管理学为重点,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  相似文献   

19.
作为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笔者于2021年12月到广东省刘贤虎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一周.在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我们参观校园,了解学校文化和发展历程,学习了丰富课程,聆听专家讲座,走进课堂,在一系列活动中品味教学智慧,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全景式感受一所名校传递的教育气息,探寻其成长的密码.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13,(6):26-26
广东省东莞市自从2007年开始试行指标到校,至今已有6个年头。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一中、东莞实验中学和东莞高级中学这5所公办直属高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学位派到全市53所公办初中和i12所民办学校,6年来指标分配比例从最初的25%上升到如今的40%。在分配时分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四成比例全部分给东莞市户籍的学生,此外每所高中再拿出10个名额给非东莞籍的学生。今年东莞5所重点高中拿出四成派位的指标数为1573个,而东莞市户籍的初中生人数为31220,指标录取的比例达19.8%,平均每20人中就有1人获得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