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STEAM教育模式对工匠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供了较好的课程改革视角,是跨学科教育的典型应用。文章以STEAM模型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导向,探究STEAM教育模式在我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依据“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目标岗位需求及本专业对接的应用编程技能等级证书,着眼顶层设计,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方法,培养适应苏州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双创"理念的推行及发展,"创客教育"涉及的领域逐步公众化,创客教育模式开始逐渐应用到高职教育中。各大职业院校都开始了基于"创客"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训基地等研究。创客教育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指出了新的方向。文章通过对创客教育的概念、创客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创客教育实施保障以及路径的分析,突出"做中学,学中创"的教育宗旨,实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IT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及其实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技术是21世纪全球科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因而对IT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针对如何强化IT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提出了培养模式基本途径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一个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可视化仿真系统的介绍与分析,提出了通过正向和逆向运动学方法来设置关节动画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对于关节型机器人的动画仿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少儿机器人编程是编程教育启蒙的一种方式,以培养具备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素养为使命。文章从少儿编程教育发展及政策、少儿机器人编程教育市场痛点分析、编程教育改革与实践应用四个方面展开,提出了“四化三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并附上个性化的教具开发和层次化的师资培养,推动少儿机器人编程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在行业相关企业、院校的积极倡导下,为了加快培养和选拔工业机器人领域高技能人才,为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系统集成商和应用企业培养急需人才,促进和引导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建设,科学、规范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机械指导中心)组织行业骨干企业和有关院校组织编写了《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两项职业技能标准,并于2017年  相似文献   

8.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与此同时,不同种类的机器人也带来了许多不同的伦理道德问题。尽快开展机器人方面的伦理道德研究很有必要,寻找解决问题策略,加强对机器人研究技术人员的伦理道德素质培养,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和伦理制度,对人类普及机器人的科技伦理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应加强合作。目前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单一导师制,产学研共建平台的缺乏,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利用各方资源搭建产学研共享平台,构建产学研协同培养体系,实现真正的创新型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两头热"。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做"一体化式课程,根据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原则,对课程内容重新整合编排,形成以江苏汇博HR20-1700-C10型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为载体,以机器人的实际应用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突出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有效地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