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身处全国花木之乡的我的学生们,每天生活在花的海洋、绿的世界,时时吮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由花木带来的幸福生活,可以说他们与花木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何依托花木资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学生感悟数学在花乡孩子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成了我探索的目标。一、依托花木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教材无非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生…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学生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岗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目前使用的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下面联系我的教学工作,谈谈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体会。一、贴近生活实际,激发数学兴趣  相似文献   

6.
熊珍维 《考试周刊》2013,(94):71-71
<正>"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怎样贴近生活实践进行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和判断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培养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马娟 《山东教育》2002,(34):45-46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纵观世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各个国家课程改革的方向。我国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数学本身的发展,数学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  相似文献   

9.
米本莲 《陕西教育》2007,(11):31-31,4
在新课改的旗帜下,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数学中体验自信和成功的快乐”等理念,成为每位教师重视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要充分尊重数学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促进高中生的自主参与和交流互动,形成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这是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研究和考虑的课题。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而数学学习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高中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使高中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数学,运用所学知识又服务于生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要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下面联系我的教学工作,谈谈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数学源于生活,必须回归生活,实践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联系生活开展教学,让数学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切实体验数学的魅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但如何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我们教师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最新的考试大纲对学生的运用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运算能力较差,所以数学成绩不理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发展.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强调教学资源和实际生活的结合,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接轨.营造生活化的课堂环境,锻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蔡静宜 《成才之路》2011,(10):34-35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脱离实际的数学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体会不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往往冷漠以对,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数学,从而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使之形成"我要学"的意念,进而达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不是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能力,数学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又要看看学生是不是能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尝试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时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