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艳 《文教资料》2008,(35):52-53
中国古典诗歌在创作中强调"意境"的传达.本文认为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首先应深入分析原诗的意境,然后选择英语中相对应的适宜的语言,充分传达其意境.  相似文献   

2.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意象派诗人的代表,他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将许多中国古诗译成英语,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他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庞德由于不懂汉语,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有很多失误.该文从文化视角剖析庞德对中国诗歌的翻译为什么会在西方引起轰动,并分析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带给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埃兹拉·庞德作为美国意象主义诗歌的公认领袖,他英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在英语诗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诗学在很大程度上被称作翻译诗学.本文通过对庞德的诗学观点和翻译理论的解析和对《长干行》的译例分析,阐述庞德运用创新手法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创意翻译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4.
史艳华 《考试周刊》2013,(88):26-27
汉语古典籍的英译目前已成为较热门的学科,本文意在对古典籍诗歌的英译情况进行简要概述,介绍中国古典诗歌,如《诗经》等的翻译简史及其在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的译介出版情况.  相似文献   

5.
古典汉语诗歌有着丰富的艺术表达力,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无可否认的是,把古典中文诗歌翻译成对等的英语形式是一项巨大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国内外,诗歌的翻译业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的探究和具体的翻译实践当中要运用的技巧与方法。在本文里面,我们将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歌是否可译,历来都有争论。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形式会发生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弗罗斯特认为"诗歌就是翻译过程中丢失的东西。"尽管有诸多中国古典诗歌被译成了英语,但都不是完美的再现,造成这种缺憾根本原因是中西文化差异。文章从意境、意象隐喻、修辞手法、文学典故、音韵等从五个因素出发论证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7.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有独到的见解.在他一生的诗歌创作中,庞德结合自己意象派诗歌理论.把他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探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庞德不仅独到的解读了中国古典诗歌,还创译了许多中国经典诗词,使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大放光芒.本文试从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内涵的解读及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创造性翻译两个方面来探讨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阐释.  相似文献   

8.
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从诗歌中汲取营养,帮助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古典诗歌所占教学时数有限,提高古典诗歌教学的实效尤为重要.高中教师应该在兼顾高考需要的基础上,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重视方法,指明路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积累古典诗歌的鉴赏知识,掌握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并受到诗歌美的熏陶,从而提高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根据传统语言类型学的分类方法,汉语是孤立语声调语,英语是屈折非声调语。不同类型的语言具有独特的区别特征。本文从定性类型学的角度,以一首中国古典诗歌《江雪》与一首英国古典诗歌,sonnet 18为个案,通过对中英两种语言区别性特征的语音、形态以及修辞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中英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0.
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典诗歌对意象派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庞德不仅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而且还将许多中国古诗译成英语,在中诗英译过程中,他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词,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诗歌所蕴藏的人性美,所表现出的自然美以及诗歌自身所具有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立足现实社会,用新的视角去解读古典诗歌,领悟古典诗歌.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欣赏、感情诗歌.  相似文献   

12.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意象派诗人的代表,他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将许多中国古诗译成英语,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他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庞德由于不懂汉语,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有很多失误。该文从文化视角剖析庞德对中国诗歌的翻译为什么会在西方引起轰动,并分析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带给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平安夜>这首歌的众多译文中,英语或汉语作为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之一,其版本倍受关注.这首歌特别之处在于歌词有着古典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所以也可视其为诗歌.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在英汉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中能表现得非常对等实属不易,可谓巧夺天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具有悠久的诗歌教育传统,古典诗歌具有丰富的素质教育价值,从春秋时代开始,孔子就利用<诗经>进行教育的尝试.历代的教育家都把古典诗歌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今天运用古典诗歌来进行素质教育正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方法的继承.要想充分实现古典诗歌的素质教育价值,必须从具体的诗歌教学手段入手.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歌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许多教师在进行古典诗歌教学时却很迷惘,不知教什么?怎么教?基于古典诗歌"诗言志"的本质特征、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及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认为,应将探究作品的情与理作为古典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笔者还认为探究古典诗歌情与理需注意三个方面:1.要知人论世,通解文字;2.要投入境界,体物动情;3.要辩证分析,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歌写作对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培养诗歌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诗歌写作按照诗歌类型开展,本文以即景抒情诗为例,将写作训练分为缘情选景、巧组意象、情景交融三个阶段,展示如何指导学生学写古典诗歌.古典诗歌写作的内在知识点和外在形态都要求借助微课的形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诗歌教学在文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古典诗歌又是高中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40多首古典诗歌,如何通过教学实现对学生的文学教育,是一个值得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的古典诗歌伴随中华古典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9.
徐青同志著的《古典诗律史》,最近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对诗歌爱好者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中国是一个诗歌相当发达昌盛的国家,风格诸备,体制繁多.就其古典诗歌的体制而论,就有古体诗、近体诗、词、曲四大类.有关介绍这些古典诗歌格律的书籍,“五四”以后的六十年间常有所见,其中要数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论述最为精辟详备.可是系统论述古典诗歌格律的产生、发展过程的著作,却未有所闻.徐青同志的《古典诗律史》,可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诗歌的"文眼"和结尾备受高考命题人的青睐,因为诗歌的结尾或抒情或阐理或言志,是诗歌表情达意的核心部分,集中体现了古典诗歌创作者的风格、才华和气韵.笔者结合教学探索实践,粗略谈谈古典诗歌的结尾方式,以期对高考诗歌复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