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名词新解     
民主:鸡蛋里挑骨头。
  专制:老驴屎--外面光里面全是老粗糠。
  伪民主:披着民主的外衣,挂羊头卖狗肉。
  法治:限制王权,扩展民权。
  平等:掌权的和掌权的平等,不掌权的和不掌权的平等,掌大权的和掌大权的平等,掌小权的和掌小权的平等。
  自由:守法就获得法律允许内的相对自由,不守法就获得立法的绝对自由。  相似文献   

2.
在《红楼梦》中,贾府于家政管理方面存在两种情形。同是主子奶奶,有的掌权,有的不掌权。宁府无一女子掌权,全是男主人的附庸。荣府中只有史太君和王氏姑侄女三人掌权,其余的主子奶奶也不掌权。究其原因,主要是以女人娘家的经济势力为根基的。这表现了封建制度下用人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朱元璋的政策失误和明朝宦官专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宦官专权乱政是明朝政治的重要特征,本拟从朱元璋实行的杀戮功臣、封藩、废丞相等政策与明朝宦官专权的关系进行论述。结论中:朱元璋的政策失误对明朝宦官专权起了他未曾科到的渊源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泛的世界经验表明,腐败的发生率和反腐败的难度与不同的政体密切相关。一般说来,民主政府的腐败程度比专制独裁政府的腐败程度要轻,惩治腐败也更为有效。国民党自掌权以后,从既得利益出发,顽固坚持一党专政,不许其他政党合法存在,尤其不能容忍共产党存在。作为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则大权独揽,实行个人专权独裁,这是国民党反腐败越反越腐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6,(3)
东汉顺帝时,外戚粱冀在朝内专权祸国,致吏治腐败,百姓甚苦。当时有一个叫张纲的御史,顺帝派他等8人分赴各地调查民情与官吏劣迹。但是张纲一出城门就觉得不对,乃说:“豺狼当道,安问狐狸?”意即.朝中有豺狼掌权,光去管下面的狐狸有什么用?于是.毅然埋掉车轮,以表示就在朝中与奸佞死斗的绝不逃却的决心.遂立刻返回,上书弹劾梁冀罪状15条。梁终被诛灭。  相似文献   

6.
《山东教育科研》2014,(23):I0001-I0001
t古一帝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标志着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历史拉开序幕。此后的数千年里,不管是华夏族掌权还是部分少数民族掌权,清晰可见的是:每一次的民族融合都带来一次经济的飞跃,一次文化的升华。灿烂的中华文化,辉煌的中华文明为所有民族共同缔造。  相似文献   

7.
宦官专权的心理动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宦官专权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特有的一种历史现象,从政治体制的大框架下去研究和论述.已是众多论者述及颇多的。但是,却很少有人考虑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君主的心理特征、宦官的生理特征和变态心理以及官僚士大夫的心理状态等所带来的导致宦官专权的心理性因素。实际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其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生存环境,但宦官专权的原动力却来自宦官自身特殊的生理机制。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心理变态。  相似文献   

8.
高肇专权是北魏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政治事件,但是这与宣武帝加强皇权统治的一系列措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高肇专权主要是通过打击排挤当时部分恩倖佞臣、宗室诸王以及外戚于氏家族来逐步形成并到达其权力顶峰的,但终因宣武帝去世而被杀,这恰好与宣武朝时期统治集团内部自身的矛盾斗争相对应。故而,高肇的专权可以说是宣武帝皇权政治的一种体现,它适应了宣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这种权力需要皇权的赋予和支持,其最终目的仍是为皇权服务的。所以高肇的专权行为在本质上来说正是宣武皇权的一种默许行为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明代的宦官专权乱政危害程度是古代历史少有的,明代宦官专权之所以惨烈,即有中国古代史中其它朝代宦官专权的共性、一般性原因,也有明代自己独特的原因。本文将对明代宦官乱政专权的原因做深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对于这句话里“不慕当世”,课本注解为——不羡慕掌权做官。因此.很多分析文章,把张衡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不被提升的原因,归结于本人不愿当官掌权。这样的错误分析,显然受课本原注的影响。这里辑录了两条关于“不慕当世”的注释意见,以供教学参考。许多注本把“不慕当世”解释成“不羡慕做官当权”,当成张衡不愿意做官掌权的意思了。显然,这是由于没弄明白“当世”的本意。结果“慕”字也跟着讲错了。由于不羡慕做  相似文献   

11.
宦官专权乱政是明朝政治的重要特征,本文拟从朱元璋实行的杀戮功臣、封藩、废丞相等政策与明朝宦官专权的关系进行论述。结论是:朱元璋的政策失误对明朝宦官专权起了他未曾料到的渊源作用。  相似文献   

12.
1830年7月末画家目睹了巴黎人民反抗国王查理十世专权而战斗的这一悲壮激烈的场景.他深受感动,决定要用画笔把它描绘出来.  相似文献   

13.
外戚集团擅政专权主要是在封建社会前期,而以汉代为甚。尤其是东汉王朝,几乎成为外成天下。清代史学家赵翼云:“两汉以外戚辅政,国家则受其捐”①。当代史学家何兹全亦说:“唐和明清都有宦官专权,但却没有外戚擅政,只有西汉后期和东汉,外成才成为政治上的大势力。”②由于汉代外戚专权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深,故本文拟对这一时期外威集团的形成及擅政原因作一探究,以求正于大家。汉代外戚“成为政治上的大势力”的原因甚多,笔者认为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是和汉代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早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就受到…  相似文献   

14.
在《红楼梦》中,偌大的贾府,于家政管理方面存在两种情况。细心的读者可能会觉察到:长门宁国府是男子掌权,女主人只是一种附庸。二门荣国府却是女子掌权。然而荣府中的女主人又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史氏和王氏为一等,掌管大权、全权、实权。第二种如邢夫人,只有小权、虚权。第三种如李纨,只有名份,而无任何权势可言。这种现象该作如何解释?贾府用人的标准是什么?她们的权力及其大小是由什么决定  相似文献   

15.
何休认为异先于事而灾后于事,异是警示而灾是惩罚。何休是以天人感应说为理论基础,以阴阳说为理论武器来解说灾异的,认为灾异是阴阳失衡或错位的结果。何休常借助对灾异的解说表现出对一统王权、君权的拥护,对僭王、弑君、强臣专权等行为多加谴责。何休的灾异说表现出浓郁的民本思想:一是对民生的关注,另一是对民声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易彪 《文教资料》2007,(24):151-152,178
明代的宦官擅权,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黑暗的一页。本文就宦官专权的社会条件展开分析和透视,以揭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宦官专权的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王朝衰亡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宦官专权这一原因不能忽略。正是因为皇帝担心王公大臣篡权,以至于非常信赖对自己百依百顺,又无子嗣的拥有特殊身份的宦官们,所以把权力下放给他们。对于狡诈阴险,奴性十足的他们一旦拥有了权力,便会胡作非为,肆无忌惮地扰乱朝纲,使朝廷内外乌烟瘴气,最终导致王朝的衰亡。本文从中国古代王朝衰亡的原因,宦官专权的缘由和宦官专权导致王朝衰亡的原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宦官专权是怎样导致王朝的衰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秦至清的宦官制度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发展过程,宦官的兴起导致宦官专权,宦官之所以能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在中国历史舞台上长期存在,显然与皇帝专制的人治体制有关,宦官专权给当时社会造成极大的祸乱。  相似文献   

19.
“闻道者掌权”是人类进化的新起点。要保障闻道者掌权,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五人墓碑记》中有一特殊句:“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此句如何翻译呢?先来看看有关资料的译注。①江夏等编著的《文言文评点译释》(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将此句译为:“在大宦官魏忠贤专权乱政的时代,做了官却不能改变自己志节的人,在这偌大的世上,能有几个呢?”将“缙绅”讲为“名词做动词”。②原建平编著《文言文全解》(人民日报出版社)将此句译为:“在大宦官魏忠贤的这场祸乱的时候,当官而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人,(在)全国这样的广大地域,(又)有几个人呢?”③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