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问题在移动机器人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其是机器人能否实现完全自主运动功能的关键。首先阐述了SLAM系统相关模型,并介绍了经典卡尔曼滤波相关知识;其次介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无迹卡尔曼滤波与粒子滤波的SLAM算法如何解决现实世界的非线性、非高斯问题,并总结了各算法优缺点;最后,展望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SLAM算法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广义卡尔曼滤波(EKF)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仅对测距系统和量测方程作泰勒级数展开且仅保留线性项,因而EKF只适用于弱非线性对象的估计,被处理对象的非线性越强,引起的估计误差就越大,甚至会引起滤波发散。将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的目标处理。通过UKF在雷达测距中的应用和仿真结果分析表明,与EKF相比,UKF收敛快、对噪声适应能力更强且算法实现更简单。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UKF)可以对系统模型进行实时估计,通过分析知道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满足实时性跟踪要求,实现了对运动目标的快速跟踪。  相似文献   

3.
基于位置势的导航滤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讨论了利用位置势进行导航滤波的原理及特点,对该方法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与以往采用的卡尔曼滤波相比,该滤波不需要建立状态方程,仅仅依靠观测数据及其统计误差,且模型简单,在工程上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4.
针对用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导航时精度下降或发散的问题,探讨了一种基于观测值及其统计误差的位置势导航滤波方法,并针对运动方程复杂和收敛速度慢的现象,简化了位置势运动方程。从概念和数值上对位置势滤波和卡尔曼滤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与卡尔曼滤波相比,位置势滤波不需要建立系统的状态方程,仅仅依靠观测数据及其统计误差,在系统方程未知或不能准确评定下尤为有用。  相似文献   

5.
在高斯噪声环境下,由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在目标跟踪应用中精度低和可能出现的滤波发散,将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的目标跟踪.通过UKF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和仿真结果的分析比较表明,与EKF相比较,UKF收敛快、对噪声适应能力强,算法实现简单.  相似文献   

6.
卡尔曼滤波在信号处理与系统控制领域应用广泛,目前,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应用的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地理解卡尔曼滤波的原理与进行滤波算法的设计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对卡尔曼滤波进行阐述:基本卡尔曼滤波系统模型、滤波模型的建立以及非线性卡尔曼滤波的线性化。最后,对卡尔曼滤波的应用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GPS动态定位的数据处理中广泛应用卡尔曼滤波,而卡尔曼滤波的应用要求动态模型(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可靠和切合实际,但实际测量定位中难以保证观测对象的规则运动,因而容易出现模型误差.针对GPS动态定位的这一问题,本文探讨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模型误差时的卡尔曼滤波,介绍了一种基于协方差匹配技术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该法当Q已知时可以准确地估计出R.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原理上易于理解,在实际中也很容易实现,它是通过判定发散的判据,求出噪声统计的估计值,然后再按得到的噪声统计估计值计算新息序列的协方差阵,因此消除了滤波发散现象.  相似文献   

8.
倒立摆系统的输出不可避免地受到系统噪声和量测噪声的影响,应用卡尔曼滤波对系统输出作最优估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文中给出了卡尔曼滤波应用条件,对单一LQR调节器系统和前置卡尔曼滤波的LQR调节器系统作了仿真对比。并应用前置卡尔曼滤波的LQR调节器成功稳定了一级倒立摆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标定位跟踪的关键在于得到精确的定位数据,而要获取精确的定位数据取决于高效的滤波算法。无迹卡尔曼滤波由于具有定位精度高、算法复杂度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非线性系统中。针对无迹卡尔曼滤波在目标运动状态突变时容易出现跟踪精度下降、目标丢失等问题,对传统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通过将无迹卡尔曼滤波与IMM卡尔曼滤波算法相结合,利用IMM算法的鲁棒性有效提高了无迹卡尔曼滤波在目标机动运动时的跟踪精度,避免了目标丢失。实验仿真结果表明,IMMUKF算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实现复杂的目标跟踪。  相似文献   

10.
针对自行车在运动过程中因自身不精确的系统模型和外界扰动等因素导致的车体不稳定甚至倾倒的问题,模拟自行车结构,设计了一种前后两轮的自平衡电单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卡尔曼滤波对MPU6050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系统的可行性得到了分析验证.在建立电单车物理模型后,选择位置式PID算法控制舵机,实现了电单车姿态的快速调整,最终使系统能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较明显。创业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还很薄弱,创业教育学科体系不健全,创业实践平台匮乏。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从教育观念、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课程体系、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新路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辽宁省体育的投入和分配出发,分析了现阶段辽宁运动员出现的人员流失,运动员产权界定不清,奖金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指出运动员人力资本“双产权”制度属于“过渡式”产权,未来体育人力资源产权的改革将沿着“国家—共有—私人”的路径发展;单一自由人产权是终级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存在着规划缺失、套用和不到位,致使多数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的现象,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为制定科学完善的电子政务项目规划提供必要的路径依赖和对策建议,目的是提高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文献[1]的两个错误命题,给出了nZ/mnZ的元是零因子的条件,nZ/mnZ有单位元的条件,以及nZ/mnZ的单位群的构造.  相似文献   

15.
意境余论     
意境不仅是情景交融,而且要有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而象外之象与言外之意有层次上的差异。言外之意体现意象之间的虚实关系,而象外之象是意象内部的虚实关系建立之后的结果,唐代诗歌的代表作是意境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职技高师教学目标制定和能力构建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所依据的条件 ,指出在现阶段职技高师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向和问题 ,从而阐明要办出职技高师教学特色和进行职师教学改革 ,制定高质量的教学计划是最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治本之策利民之举。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如何正确领会 ,科学运作 ,是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能否健康稳步、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就高校在国家助学体系中的职责及运作作了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英国是实施校本课程最早和最成功的国家之一。1988年教育改革尽管推行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但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仍然享有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英国校本课程开发在校内通过实施学科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在校外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来进行实施。在校本课程支持策略上,英国通过建立"校内校本课程支持小组"和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大学、校外专家的联系等方法来取得校内外的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应注重对精英人才的培养的问题,提出了实质建构优生优培的培养模式,并指出了优生优培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henomena of high rates of youth that are out of school and out of work in Latin America. The analysis pursues a dynamic approach by constructing a pseudo-panel from 234 household surveys for 18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that allow tracing the life cycle trajectories of different cohorts over time. The trajectories are associated with a series of variables characterizing the household, community, and macro environment in which schooling, and labor market participation decisions take place. The most important result obtained is that the persistently high rates of being out of school and out of work among males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shares of women working, which can be generating a “crowding out” effect against men, given slow job creation rates across the region. The analysis also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scarring effects, and finds that higher shares of out of school and out of work youth at ages 15-20 years a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wages for the same cohorts later in life, at ages 35–40 years, for males and females. As for employment prospects, the analysis finds scarring effects only for females, with greater out of school and out of work youth shares being related to lower proportions of women in the labor market later in the life cy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