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曾做过《星报》记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海明威一生勤奋创作,写了《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在艺术上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其代表作《老人与海》,因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上 ,系统阐述了毛泽东关于“适应战场需要”的军校教育教学改革主题 ,即必须以战场实际需要为办校治学的根本出发点 ,以培养适应战场需要并能驾驭战场形势的合格军官为根本目标 ,以战场实际需要为组织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1.战场信息一体化整个战场就像一个由计算机组成的网络大平台。各平台都以信息为支撑和媒介,与其他各种参战力量和武器系统的平台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关联、信息共享的统一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士兵就是一个信息触角。2.战场透明控制化新的情报信息获取与传输技术的应用,在为指挥员提供准确、实时战场信息的同时,也为指挥与控制作战进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各级指挥官乃至士兵可通过各作战单元的计算机显示器,看到整个战场的画面。3.战场交战空间五维化战场空间扩大,由三维向陆、海、空、天、信息网络空间五维一体化方向发展。高技…  相似文献   

4.
<正>战争是一门艺术,思想品德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更系统、更复杂的艺术。如果说在经济、商业领域中,"商场即战场",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课堂即战场":教师和学生是己方,思想品德知识及各种技能是敌方。作为统帅的教师,怎样率领全体学生,获取思想品德课教与学的成功呢?一、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谍攻篇》:"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知彼知己,是思想品德教师  相似文献   

5.
《封神演义》中大量出现的法宝是小说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种类主要有日常生活器具类、战场器具类、宗教器具类、动植物与自然物质类等。法宝是小说中塑造得十分成功的道具,法宝使得情节更加生动曲折,在小说中产生了十分独特的审美效果,让小说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6.
颜欢 《广西教育》2009,(26):39-39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若把班级看作一个战场,班主任就像那战场上的指挥官调度着千军万马,指挥得当,就会得心应手,连连取胜;指挥不当,就会溃不成军,败下阵来。因此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基本方法与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中缅印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三个战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场,一般划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或国民党战场和共产党战场。笔者认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由两个战场发展为三个战场。这第三个战场是跨国战场,是中美英联合战场,亦可称中缅印战场。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意义重大。然而,英美苏三国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上存在着诸多分歧,使得第二战场的开辟一再延搁。导致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曲折性的阻力主要来自英国,而美国与英国的妥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从国家利益来看,导致第二战场开辟曲折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英美苏三国的战略利益重点不同。第二战场的推迟引起苏联的不满,使盟国关系一度紧张。文章旨在通过对第二战场开辟曲折性的分析与探究来阐释二战中复杂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
二战中 ,英美两国密切合作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但由于两国根本利益上的不同 ,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分歧和斗争。本文拟从分析第二战场开辟问题入手 ,来探究英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根源。一、针对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的合作与斗争第二战场问题最早是苏联提出的。 1941年7月 18日斯大林致函丘吉尔 ,首次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或北非两线开辟反击希特勒新战场。但丘吉尔以地理和资源限制为由 ,冷冷地回绝了。 11月 6日斯大林在被德军围困的莫斯科发表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十四周年纪念》报告中 ,首次公开提出第二战场问…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推进实战化教学保障条件建设,突出实战化教学为主导,从实战化教学系统建设的作用、意义、思路、组织运用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战场电磁环境实战化教学系统。该系统采用战场电磁环境仿真和预测技术,实现战场环境的电磁辐射三维分布仿真,具有战场电磁环境构建和仿真、作战指挥实践性教学、训法与战法仿真验证等功能,为战场电磁环境课程教学保障条件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着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军作战的战场,叫正面战场或国民党战场;一个是八路军、新四军作战的战场,叫敌后战场或解放区战场。近年来,随着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逐步深入,已有人对两个战场的状况及相互关系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统一体中相互依存而又相对独立的两个方面,轻视其中任何一方,都  相似文献   

12.
足球的魅力     
欧洲是足球的战场,欧洲各大联赛就是足球艺术的大比武.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战场复杂电磁环境课程的实战化教学要求,结合课程和学员特点,提出了战场电磁环境教学系统建设方案。该系统具备基于三维GIS系统进行作战推演和战场电磁环境仿真功能,能够实现频谱管控、通信方案优化、台站选址优化、电子攻防对抗、卫星侦察与反侦察等案例设计与推演分析,为战场电磁环境课程案例式教学提供条件保障和技术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中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一句名言。这句名言指出了战争中了解敌我双方实力的重要性,在实际战场上,区分谁是敌谁是友也属“知已知彼”的范畴。 日本的一位史学家曾说过:“战场是人类美与丑、善与恶本性的赤裸裸的暴露,是错误的积累,是一个不合理的世界。在战场上,战局瞬息万变,难以预测。” 战争和体育、竞技有着本质的区别。战场上交织着混乱与兴奋;充满着危险和紧张,要在瞬息之  相似文献   

15.
北欧战场虽在二战中居于次要地位,但在二战中也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北欧陆上战场—挪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德军在挪威的胜利,保障了后勤补给线,打开了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大门。在北欧海上战场方面,盟军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德国的海军力量,援助了苏联抗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北欧战场的特种作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和世界军事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豫湘桂战役,是抗日战争后期日军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于1944年4月到1944年12月,向国民党战场的豫湘桂地区发动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带有战略性的进攻战役。日军称之为“一号作战”。国民党军队在这次战役中,屡战屡败,造成抗战以来国民党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一日军大本营迫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急剧变化,在1943年秋天,就开始酝酿发动这次战役。 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一年。当年夏季,苏军粉碎了德军的夏季攻势,10月开始反攻,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在地中海战场,7月,英美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德意日轴心同盟开始瓦解。在太平洋战场,美军经过中途岛、瓜岛战役后,已转守为攻,先后攻占了阿留申群岛、新乔治亚群岛。日军的舰艇与飞机被大量击毁,开始丧失了制海与制空权,面临海上交通被切断,太平洋的日军有同本土失去联系陷入孤立无援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略论华南敌后游击战场军民的抗日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兴樑 《历史教学》2006,5(4):19-24
华南敌后战场是与华北、华中敌后战场并存的全国三大抗日游击战场之一.中共广东各级组织在抗战中组建了2.8万余人的华南人民抗日游击纵队,开辟了面积9.7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多万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它的7支主力部队牵制住敌军十几万人,先后共对日伪顽军作战过4300余次,歼敌2.2万多人.华南人民抗日游击纵队是广东坚持长期抗战的中流砥柱和强大力量.他们有力地配合与支持了全国各战场的抗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是重要战场之一。中国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云南滇西战场是重要战场之一。在全国各战区的重大战役中,在抢修“滇西公路”、“滇缅铁路”中,在支援和参与滇西反攻战歼灭日军的激战中,临沧各族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反法西斯盟国制定和实施的“先德后日”战略对战争的胜利进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学术界对此一般都作了肯定评述。但中国抗战与该战略的联系还需作深入考察 ,这有助于了解和认识中国抗战在战争中的战略贡献 ,中国战场与其它反法西斯战场的战略依存关系。中国的战略位置与战略牺牲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 ,美国、英国军政首脑根据对法西斯轴心国家战争能力和野心的分析 ,确立了“德国第一”的战略原则。这一原则确定了中国战场在美英盟国全球战争战略中的基本位置 ,即战略牵制 ,也规定了中国须为该战略付出牺牲与代价。1 94 1年…  相似文献   

20.
1942年至1945年以中国远征军为主的中英美盟军同日本侵略军在缅甸及中国滇西战场进行了一场现代战争的角逐和较量,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取得了胜利。中缅战场拖住了日本一部分力量,减轻了日军对英美的压力,打破了日本和纳粹德国会师中东的企图,也支持了中国国内战场,为世界反法四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军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精神,必将成为中国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