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百年师范,以开放的文化视野和心态,借鉴世界先进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理解进行了中国化的创造,体现了师范课程建设者自觉的专业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形成了百年师范教育课程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精神命脉,为今天的师范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富于启迪的经验参照。  相似文献   

2.
中国百年师范,以开放的文化视野和心态,借鉴世界先进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理解进行了“中国化”的创造。体现了师范课程建设者自觉的专业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形成了百年师范教育课程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精神命脉,为今天的师范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富于启迪的经验参照。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广东师范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可以分为晚清的形成期、五四前后的活跃期和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期三个阶段,这百余年的广东师范教育思想在办学理念、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和实施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特征.回溯广东近现代师范教育思想,以此观照现实,师范教育改革要以育人为本,师范当先,加强课程整合,注重实践,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芹 《云南教育》2011,(4):47-47
中国的师范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改革开放之初,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大力发展中等师范教育。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中等师范教育经历了它的辉煌期。进入变革期,三级师范逐渐向二级师范过渡。到目前为止,除少数边、老、少、穷地区保留中等师范外,全国大部分中等师范学校完成变革,或升格成为高等师范,或改为普通中学。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在我国师范教育领域里,中等师范教育一直十分重视读写课程的建设,中师读写课程改革,先后完成了两次可喜的飞跃:第一次是从传统的《语文》课中分离出以读写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文选和写作》;第二次是把《文选和写作》进一步地演进成现行的《阅读和写作》。历经两次飞跃之后,中师读写课程不仅完全从笼统的《语文》课中分离出来,而且明确地将“阅读”与“写作”作为两个同等重要的技能训练目标,摆在了师范课程实施者面前。但是,由于课程的目标体系、教材体系等诸多方面还不完善,整个中师读写课程建设至今尚未真正成熟。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师范教育正客观而现实地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大变革时期,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演进,中师教育为高师教育所取代,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身处这样的时代,必须抓住机遇,在批判地继承建国以来中师读写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建构适应我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范读写课程。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师范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师范教育的历史表明,发展和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发展在加速,改革在深化。改革就是使师范教育适合一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适应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改革就是师范教育不断现代化的过程。这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反映。各国的师范教育改革,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可从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经验,从而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师范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经历了由设置独立的"定向型"师范体系向设置多元的"开放型"教师培训体系的过渡,存在诸多问题,如在课程设置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在课程传授方法上,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上,我们应该转向实用和技术取向;相应地,在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等方面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师范教育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同时,新课程改革在师范音乐教育中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而培养师资的师范教育直到清末才出现。清末师范学堂并非像欧美、日本那样出于普及教育的客观需要而产生,而是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在师范教育思想产生的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早期师范学堂的创办,无疑对清政府制定师范教育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师范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既有大学毕业生从业竞争机制的严峻挑战 ,又有基础教育深刻变革对师范教育的新要求 ,师范院校必须发挥专业优势 ,造就时代需要的优秀教师人才。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突出师范技能的专业教育 ,优化师范教育的课程结构 ,做到提高整体素质与强化专业基础相结合 ,拓宽专业口径与适应中学教育相结合 ,开拓专业新领域与适应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突出师范特色与面向基础教育相结合。高等师范院校要着眼于未来 ,努力增强师范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合理使用师范教育资源 ,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既出人才 ,又出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术和现代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