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梁元帝萧绎(508-555)字世诚,自号"金楼子",梁武帝第七子,萧统、萧纲之弟。曾任梁朝江州刺史、荆州刺史等职。侯景之乱起,他帅军平定侯景之乱,登上皇位;承圣三年(555)西魏攻破江陵,俘虏并处死萧绎。萧绎颇有才华,著述丰富,诗、文、专著均有传世,《金楼子》就是他企图"立一家之言"的著作。然而,这部萧绎最为看重的著作却备受后人冷落,且残佚不全。本文将对《金楼子》的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刘晨所著《萧朝贵与太平天国早期史》,2019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身兼"天父之婿""天兄代言",在太平军中"勇敢刚强,冲锋第一",他的崛起、主政、负伤、阵亡、神化是太平天国权力格局形成的重要杠杆。该书以萧朝贵人物个案为视角,不仅试图客观评价太平天国的功过是非,而且深化和升华对太平天国的再定位和失败原因的  相似文献   

3.
梁元帝萧绎以其所著<金楼子>"以为一家之言",但通过对<金楼子>的考察,萧绎的思想并未形成一种独有的新的理论体系,它最多只是停留在以儒、道为核心,杂取佛教、玄学和墨、农、法、兵、名等家思想的"杂家".  相似文献   

4.
1 1934年11月至12月,拉都路283号后面二楼亭子间 1934年秋,在青岛的萧军与鲁迅初次通信,并得到鲁迅的回信.同年11月2日,萧军、萧红和友人乘坐日本轮船"共同丸"抵达上海,两萧住进一家公寓,在法租界的浦柏路(今太仓路).  相似文献   

5.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服务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从3月3日起,萧山日报精心策划实施的"品牌文化、品牌镇街"大型系列深度报道与广大读者见面。反映"休闲进化"的开篇之作《进化,从‘休闲’中走来》见报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提升文化的"软实力",杭州市萧  相似文献   

6.
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麦考姆斯(MaxwellE.McCombs)和萧(DonaldL.shaw)在《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 在此后议程设置研究中,全部和主要采用麦考姆斯和萧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论著中,在223个中就占了131个,其中麦考姆斯和萧1972年发表的论文被引用115次之多,雄居引文次数榜首。他们1977年发表的论文也被引用56次,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4月16日,"九峰三泖—萧海春画展"开幕。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名誉会长、原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我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赵卫,北京画院常务副院长袁武,上海中华艺术宫副馆长李磊,上海中国画院原副院长张雷平等出席开幕式。黄振春书记、李磊副馆长以及萧海春先生先后讲话。陈履生副馆长主  相似文献   

8.
"西邸"在鸡笼山现存史料中,关于"竟陵八友"之称,最早见于《梁书·武帝纪》: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曰八友。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八友"之形成与萧子良之西邸有密切关系。然而西邸在何处?《梁书》无载。今本《南齐书·武十七王·萧子良传》亦只云子良永明元年为南兖州刺史,永明二年入为护军将军,兼司徒,领兵置佐,"镇西州",永明五年正位司徒,  相似文献   

9.
刘晨 《湖北档案》2012,(10):28-30
萧朝贵,太平天国的奠基人之一、前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官拜前军主将、西王,封"八千岁",对他的研究一直是太平天国人物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这主要是因为他早期战死,留下的史料较少且跨度大、分散广、查找困难。但目前仍有不少史料尚未得到充分研读,已有的重要史料仍然不可忽视。一、清朝官方档案  相似文献   

10.
南京甘家巷西梁始兴郡王萧憺神道石刻之东约60米的一对南朝石兽,自晚清张璜推定属墓主梁鄱阳郡王萧恢以来,学界少有异议。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萧恢墓虽在南京,但并无具体葬地的信息;而从石刻的位置关系及造型看,这对石兽与萧恢的身份与年代均不吻合。它们距萧憺石刻仅咫尺之遥,其地应在梁始兴王国陵园内,墓主无疑与萧憺家族相关。萧憺家族成员中,其世子始兴嗣王萧亮约卒于梁大同二年(536年)。这对石兽地处萧憺石刻东侧的下方,和萧憺、萧亮父子身份的尊卑关系相符。其造型、装饰风格与梁南康简王萧绩石兽极为接近,萧绩大通三年(529年)疾薨,与萧亮仅相隔7年。综此分析,这对石兽极可能是萧憺世子始兴嗣王萧亮墓前列置。  相似文献   

11.
《黉门菊灿——萧汉明教授七秩华诞纪念文集》一书,行文流畅、文笔丰润,生动而客观地描述了萧汉明教授多年来潜心学术、传道授业的感人经历,表达了萧氏门生对授业恩师的崇敬与感激之情,颂扬了当今时代尊师重道的人文精神。本书亦收录了当代诸多易学名家的学术论文,全面展现了易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南京甘家巷西梁始兴郡王萧憺神道石刻之东约60米的一对南朝石兽,自晚清张璜推定属墓主梁鄱阳郡王萧恢以来,学界少有异议。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萧恢墓虽在南京,但并无具体葬地的信息;而从石刻的位置关系及造型看,这对石兽与萧恢的身份与年代均不吻合。它们距萧憺石刻仅咫尺之遥,其地应在梁始兴王国陵园内,墓主无疑与萧憺家族相关。萧憺家族成员中,其世子始兴嗣王萧亮约卒于梁大同二年(536年)。这对石兽地处萧憺石刻东侧的下方,和萧憺、萧亮父子身份的尊卑关系相符。其造型、装饰风格与梁南康简王萧绩石兽极为接近,萧绩大通三年(529年)疾薨,与萧亮仅相隔7年。综此分析,这对石兽极可能是萧憺世子始兴嗣王萧亮墓前列置。  相似文献   

13.
秋子 《档案》2014,(8):28-30
正满堂心语起波涛,赞咏贤公引自豪。饮墨一生凭浪卷,执鞭半世任风敲。才高笔健情思敏,望重名清骨气骄。炳蔚书坛开断响,百年翘楚胜胡萧。这是笔者不久前在兰州举行的书坛巨擘魏振皆书法集萃《振皆书法》首发暨座谈研讨会上的一首即兴寄咏诗(末句中的"胡萧",是指与魏振皆同时代的江南书家胡小石、萧蜕)。  相似文献   

14.
王宇勍  石阔 《兰台世界》2008,(11):62-63
萧绰(953-1009年),是辽景宗的皇后,姓萧,名绰,小字燕燕.燕燕也是她的契丹名,又译叶叶、雅雅克[1].因辽景宗不问朝政,无论政事、刑赏、征收、用兵等诸多军国大事均听命于萧绰.史载,"燕燕皇后,以女主临朝,国事一决于其手.大诛罚,大征讨,蕃汉诸臣集众共议,皇后裁决,报之知帝而已"[2].  相似文献   

15.
刘晨 《档案学通讯》2013,(1):100-103
《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为西王有难禀东王等》,是研究太平军长沙之战和萧朝贵之死的重要档案史料。钟文典先生曾考证其并非出自太平天国人物之手。但该档案尚有进一步研究的需要。经考,这份档案史料的原件曾经的确存在,不久即被藏匿或销毁,我们看到的这份所谓"抄件"是亲见者回忆整理而成,内容真实可信;按其形成时间,很有可能是在咸丰三年或者之后不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中。  相似文献   

16.
一、庄绰生年考庄绰,字季裕,存诗不多,《全宋诗》卷一九二三仅录存其诗三首,但他的《鸡肋编》,在宋人笔记中,却是较为重要的一种,其价值"可与后来周密《齐东野语》相埒"。然因资料不足,庄绰的生卒年一直付之阙如。今人萧鲁阳《庄绰生平资料考辨》认为庄绰的卒年,当在绍兴十三年(1143)至十九年之间,至于其生年,则未予考定。今按,宋人程俱《北山小集》卷十有《送庄大夫绰赴鄂州守》诗日: 白首同经本命年,君临方面我归田。应无卫尉一钱直,空  相似文献   

17.
一等奖 1、消息十九年前不慎伤女孩右眼今送十万巨款表内心愧疚 作者 白玉博 黄建明 (编辑)王成凡 载2月2日《南京日报》萧委员愤然抨击“学术腐败” 作者 杨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上,君子之辩不胜枚举.比如战国时期发生于庄子和惠子之间的"濠梁之辩",又如南北朝时期范缜与萧子良、梁武帝萧衍的"有神无神辩",再如南宋时期朱熹与陆九渊于"鹅湖之会"上的"理学心学之辩".而本文要说的是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梁思成与朱自清关于"北平古建筑保护"的一场辩论.  相似文献   

19.
梁元帝萧绎以其所著《金楼子》"以为一家之言",但通过对《金楼子》的考察,萧绎的思想并未形成一种独有的新的理论体系,它最多只是停留在以儒、道为核心,杂取佛教、玄学和墨、农、法、兵、名等家思想的"杂家"。  相似文献   

20.
我老家住在城南萧,城南萧往南百里之外有个历史上人工堆筑的土岗叫木梁台.木梁台上有一处年久失修的破道观,破道观前面有一座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当地乡民公立的霜麦碑.百年之前百里之外的这座霜麦碑,竟然会跟我们城南萧的村民尤其是我的家族发生大纠葛,这实在是一件大大出人意料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