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动态集锦     
赫塔·穆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HertaMüller)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评审委员会盛赞其作品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  相似文献   

2.
与二十世纪同步成长的诺贝尔文学奖,经过近二十年的大力译介,已逐渐为国内读者所熟悉。以出版“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享誉国内外的漓江出版社,又精心组织了一部《诺贝尔文学奖辞典》,以近百万字的篇幅,以翔实而齐备的第一手资料,为国内读书界提供了所有获奖作家的获奖情况,并对其文学创作作出了颇具说服力的评述。作为世界文坛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大奖,诺  相似文献   

3.
岁月悠悠,长河浩森,历史总要给人们刻下走过的印痕,积累继续前进的基石,当然也会留下种种疑团和迷雾。所有这些对于后来者,应该都是一脉相连的血肉,不忍割舍的遗产和获取智慧的源泉。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就是这样。百年的风云变幻、历史沧桑给我们留下多少宝贵的可资利用和开发的财富! 从1901年开始颁发,迄今已持续百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不管它有怎样先天的难处和局限,或是自身的偏颇和片面,从而招致人们的非议和不满,就其整体来说,成为世界范围内历史最久、影响最广、阵营最大的国际文学奖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要进一步说它汇聚了二十世纪相当大一部分文学精华,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一道重要景观和不容忽视的国际文学现象,大概也不为过。有鉴于此,改革开放初期就带头锐意推出“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的漓江出版社,在20世纪刚刚过去的时候又在“丛书”已出近80种的基础上,精心推出了这套“诺贝尔文学奖精品典藏文库”。“典藏本”选入了获奖作家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45册,从世纪之初的法国诗人普吕多姆到90年代末的德国小说家君特·格拉斯,各种流派、各种体裁的  相似文献   

4.
黄龙 《新闻前哨》2014,(8):49-50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获得国际认可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文学作品在国际市场进行有效传播的典范.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向世界宣布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中国登顶“诺奖”奖台的第一人,标志着中国作家实现了诺贝尔文学奖“零的突破”.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高度评价莫言的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相似文献   

5.
读书     
上上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位斯在1999年出了一本“世纪之书”,从1990到1999,每年一个故事,主人公不尽相同,但都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当年的个人经历。内容涉及过去一百年来德国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书名叫《我的世纪》,这个“我字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20年代前后,年轻的中国留学生郭沫若,如醉如痴地爱上了德国大作家歌德其人其文,并在他和其他中外作家的影响下创作了一批最有名的中国现代新诗歌及其他作品。歌德对郭沫若的影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这个文学现象不仅关涉到郭沫若研究,也关  相似文献   

7.
据《京华时报》报道:著名作家王蒙近H出任盛大文学的文学顾问,并欣然为盛大文学作了题词,寄语网络文学“文以清心,网更动人”。据称,继王蒙之后,盛大文学还将聘请多位中外重要作家担任盛大文学文学顾问,其中还有多位文学顾问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8.
并不是所有作家都抱着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目的而创作,但诺贝尔文学奖的存在,使得人们在审视这一世纪的文学时自然而然地加了一个坐标:横轴是作家的 生命,竖轴是理想主义。 我们在试图对百年世界文学进行一次梳理时发现,“理想主义”却是一个无法理想的名词。 这些文学大师都是圣者。他们不仅到达了理想主义的终点,还或多或少影响着中国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9.
“泰斗”即泰山、北斗的简称。据《新唐书·韩愈传》记载:唐朝的文学家韩愈,善于写古文、他的文章广为流传,当时学者对他是“仰之如泰山、北斗”。“文学泰斗”,今指有名望、有影响、被人们所景仰的文学大家。比如印度现代伟大作家泰戈尔,191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发展产生了具大影响,被誉为印度的“文学泰斗”。  相似文献   

10.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是群众中的异类,也是作家中的异类。他离群索居,不仅对社会、政治和文学圈子,对自己亦保持相当的距离。在自传《青春》中,他以充满自我嘲讽的语气,以第三人称和现在时态回忆往事,并自创了一个词“autrebiography”来形容这种文体,以区别于“auttobiography”(自传)——“autre”是一个法文词,有“另外”或“他者”之意。  相似文献   

11.
日本同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其民族性格、其走过的历史轨迹,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别出一格的,这从日本文学中可见一脚。日本文学纤细、含蓄,其文艺观则以“真”、“哀”、“艳”、“寂”为基础,长于摹仿,变革迅速。毋庸置疑,诺贝尔文学奖是一国文学在世界传播的最好名片。日本两位诺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受到了多国出版社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葛拉斯,最近在柏林出版新书《螃蟹走路》,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一段悲惨的历史。该书描述那时德国人为逃避战火,踏上名为“古斯塔夫”的轮船,但不幸遭苏  相似文献   

13.
金秋十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中国文化界最欢欣鼓舞的事情。由于其影响力大、权威性高,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为世人所看重,在莫言获奖之前,中国作家为这一文学世界最高荣誉赋予了太多的梦想和期待。莫言的获奖,对中国人来说,是圆了一个梦想,我们终于实现了诺贝尔文学奖"零"的突破。莫言的获奖,更意味着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对中国文化的认可,这对于中国文学创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既是对莫言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来整体创作成就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发展进步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毕冉 《出版广角》2016,(7):41-43
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的主要翻译者——葛浩文功不可没.葛浩文作为翻译者的成功典范,为中国文学在翻译领域“走出去”提供了一个研究契机.毋庸置疑,对其成功经验的细察,将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再度思考与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5.
一德国最著名的德语文学评论家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在其自传《我的一生》中说:“文学乃是我的生存意识……没有对文学的热爱就没有对文学的批评。”在通读全书后,我们更为深层次、更整体地同意和体会这种断言,对文学的赤诚不仅陪伴了他最艰难的岁月,更是生命中的每时每刻。小时候在德国生活,希特勒统治时期被驱逐流亡波兰,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从事翻译工作,拉尼茨  相似文献   

16.
埃利蒂斯诗歌中的民族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新闻爱好者》2011,(12):155-156
希腊著名诗人埃利蒂斯几乎以一人之力撑起一个民族一个时期的文学大厦,创造了20世纪50年代希腊诗歌的繁荣。代表了希腊诗歌的后现代主义时代,是现代希腊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1979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他的名字开始进入世界伟大诗人的名录中。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获奖并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响,他的作品也没有被广泛传播.原因之一是诗人不愿放弃晦涩难懂的“创作常规”,即将诗歌从过去“表现自我的艺术”,升华为“超越自我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德国电视二台(ZDF)持续了13年的书评节目“文学四重奏”,于2001年12月14日上演了“最后的绝唱”。 “文学四重奏”这个节目,每两个月播出一次,每次播出的时间为75分钟。在节目中,由德国当今文艺批评界的“教皇”马塞尔·赖希-拉尼茨作为主持人兼评论员,评点几种出版物,其中又以新出版的文艺书为主。同时主持节目的还有3个正式演员和1个客串演员。大家的评论可以海阔天空、纵横捭阖,是个有品味、层次高的文化节目,深受广大电视观众  相似文献   

18.
由小国瑞典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不过是西方一个小小的奖项,中国人的“诺奖”梦只能显示文坛中人的“诺奖”焦虑症.即便莫言获奖也不能拯救文学,人们对莫言获奖与否的关注,恰恰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对文学的轻视.  相似文献   

19.
蔡丽华  吕晨 《大观周刊》2011,(18):28-28
《雪国》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评论家把它奉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抒情文学顶峰”,也有评论家批评它是“死亡的文学”,表现的是“颓废的美”,这说明川端康成创作的复杂,挂。而笔者认为《雪国》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悲哀的美”,作者把“悲哀”与“美”这两种似乎对点的体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用独特而细腻的笔触,最真实地传达出日本民族灵魂深处的东西,营造出极具东方魅力的独特的审美情境。  相似文献   

20.
国际诺贝尔文学奖已于10月5日揭晓。最近,台湾文建会邀请部分作家和文化界人士组成“诺贝尔文学奖访问考察团”赴瑞典作15天考察访问,仔细了解观察评审委员是从什么角度来甄选作品,希望日后台湾也能选送作品给评委会参考和报名竞选,以利向世界介绍台湾文学。代表团特地购买500多册台湾文学书籍,分赠瑞典东亚图分馆和斯德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