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生》2011,(Z1):52
jingjing□□□□ly@126.com:我妈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从来不喜欢把事情想得很复杂。很多时候,我爸都说她太简单了,会上当。我没见她跟别人争吵过,只知道她一直很快乐。我爸说得对不对?你爸的话不是对不对,而是不适合用在你妈身上。你说你妈"一直很快乐",难道这还不够吗?你爸还要什么?非得要你妈去跟人勾心斗角,  相似文献   

2.
父母没有义务供你奢侈舒心姐姐,我很矛盾,我很恨我的父母,他们为什么那么没本事呢,别人的父母有很好的工作,能挣钱,能给他们买iPod,买最时髦的衣服,而我的父母,每个月只挣那么少的钱,连买菜都得斤斤计较。我知道我这样恨他们不对,但就是不由自主。——小召舒心姐姐回复:收到你的信,我想起网上的一组图片,那组图片的题目是——看到他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智慧     
安妮 《家长》2004,(Z2)
1.拨快十分钟在美国新奥尔良,有个小孩无论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又喜欢迟睡迟起。因此,他几乎每天上学都迟到。这叫他的父母头痛不已。用心良苦的爸爸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既不是惩罚孩子,也不是采用死板的教育方式,而是把孩子床头的闹钟拨快十分钟。自从拨快十分钟以后,小孩再也没有迟到过。小孩后来成了全球首富,他就是比尔·盖茨。2.爱的回响母亲责备了她,小女孩怀恨在心。她不敢当着母亲的面说“我恨你”,便跑出房屋,走到山边,对着山谷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回声:“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小女孩有点吃惊,跑回屋里告诉母…  相似文献   

4.
正当一个人很明显做错了事,而且这件事让你受到伤害,你却觉得是自己的错,并且为他们错误的行为道歉时,代表你已经被操控了。晓梦今年32岁,是个单亲母亲,孩子7岁。她在孩子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和丈夫离婚,带着孩子和父母住在一起。她的父母为他们母子做了很多,晓梦总是对他们怀着愧疚。但是,当晓梦走进心理咨询中心时,情绪几乎是崩溃的。她说,她爱母亲又恨母亲,依赖母亲又怕母亲,想离开母亲又舍不得离开……她觉得自己疯了,无法理解自己的痛苦,并被深深的愧疚和罪恶感双重折磨。  相似文献   

5.
《老年教育》2011,(11):54-54
恨是心病的源头 有一位冠心病患者,一天要休克9次,坐着都不住地打哆嗦。 刘老对他说:“你这病容易好。不过,你得相信我的话。我就问你一句,你恨谁呀?”  相似文献   

6.
黄金 《同学》2003,(10)
我曾经拿一个问题问很多女孩:“你要是恨一个人,你会不会告诉他?”我问的时候叫她们仔细想想,她们就仔细想了,然后很认真回答:“会啊,还要报复他呢!”是吗?要恨他,还要报复他?我笑了,也拿这个问题问喜静,也叫她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上,一个小女孩玩手机被我发现了.当我没收她的手机时,她反应并不强烈.但是,告知女孩让其父母到学校要回手机时,她的反应却特别强烈:"我玩手机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你要是告诉我父母,我就不上了." 小女孩的反应把我吓了一跳,我看着小女孩,冷静地问:"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一提到你父母, 你的反应就这么强烈呢?"  相似文献   

8.
黄馨禾 《家长》2014,(8):11-14
女儿刚过完8岁生日。在她1岁多的时候,我开始从事亲子教育工作。在这将近7年的时间里,我陪伴着许许多多的家长和孩子走过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年,也抚育着自己的女儿走过彼此相伴相依的难忘时光。她在慢慢长大,而我也渐渐成长。回首这一切,才发现在孩子生命中的前七年,教育自己比教育孩子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对于才从为人子女变成为人父母的我们来说,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彷徨不安,并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做。而最重要的是,你会开始深入自己的生命历程去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进而重塑自己。  相似文献   

9.
他们都说我不是个好孩子。 我身边没什么朋友,也不怎么跟父母交流,每天就是独自一人寂寞地吃住穿行。然后我迷上了追星,我对那个短头发的明星简直崇拜得五体投地。我是在她参加一场选秀活动时迷上她的。她与众不同的气质让很多人狂热地爱上了她。迷恋是要付出很多东西的。为了给她投票,我死缠烂打地找家里要了一部手机,然后疯狂地发短信给她投票。家里限定我一个月的话费我两下就用光了,不到三天就停了机。父母骂我没出息,我却固执地认为,我没错。  相似文献   

10.
实况转播今天我很生气,简直要恨死她了,甚至想杀掉她。一整天我都在心里诅咒她,希望她突然从地球上蒸发掉,这样我的心里才会舒服,我才会真正高兴起来。她是谁呢?她就是我的同桌李敏,本来我们的关系也不错,她人也很好呀,可谁让她每次考试成绩都要比我好呢?这次考试我发誓一定要超过她,于是我挑灯夜战,加班加点,拼命复习,就差头悬梁锥刺股啦!结果今天成绩出来我还是输给她了,你说我不惨吗?我好伤心,好难过,好气愤,我心中的怨气都能把整个地球推翻。总之,我恨她!恨她!恨她!  相似文献   

11.
刘勤 《河南教育》2004,(4):42-42
杨洋同学,你现在的感受我能理解,年少时的我也有这样的想法。20岁以前,我时常埋怨自己为什么要出生在农家,父母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30岁以后,尤其是自己也为人父母之后,我越来越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给了我生命,感激父母一生操劳,节衣缩食供我读书,让我走出贫困的山区来到城市。阎维文的一首歌《母亲》,不知你听过没有。每次,只要听到这首歌的音乐响起,我就禁不住热泪盈眶:“……你身在那他乡中,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相似文献   

12.
想念     
《学苑教育》2021,(10):1-1
常常会无端地想念一些人。想起一些人时,总感觉自己的生命是切成一段段的,每一段都和一些人联在一起。没有这些人,生命似乎也就苍白贫乏,没有着落。但也不单是朋友,一些不是朋友而不得不与他们发生联系的人,甚至一些憎恨的人,也常常要想起他们,所以,生命便可以分解成这样:一些被你所爱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恨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无所谓爱或恨的人分去了。你的生命被这三种人分解去了。你在漫长的岁月里想念他们,因此你觉得自己的生命实在而丰足。  相似文献   

13.
很多父母主张对孩子要有错必究。他们认为,如果对孩子的错误听之任之,纵容下去会出大问题。“宁可让孩子现在恨我,也不能让他将来恨我。”他们如是说。诚然,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必要的,但如果对孩子过于苛刻、严厉,势必会产生消极影响。其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有损于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幼儿受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自我意  相似文献   

14.
她不喜欢这学校 认识絮(化名),是从她的班主任方老师和我的一次谈话开始的:絮小的时候,父母在无锡打工,迫于生计只能把她的妹妹带到无锡,而把絮留在了家乡.转眼絮18岁了,父母把她接到无锡,但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她不得不重新从初一读起,让她无法面对的是,比她小四岁的妹妹和她同在一个年级,而且成绩比她好.于是,她恨父母,是他们让她18岁才上初一;她恨妹妹,因为没有妹妹,她很早就可以来无锡;她不喜欢这个学校,因为她总认为周围的同学在议论着她的年龄,嘲笑她不如妹妹聪明.  相似文献   

15.
求助热线     
那天晚上,我在看一个参与性的电视娱乐节目。参与者是个男的,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送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主持人问,那你怎么给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去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的父母送去,他们想女儿了。听到这,主持人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父母?他说,因为父母很想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妹妹,所以,他要送他们一台电脑,让他们把邮件发给她,也让妹妹把思念寄回家。因为要回答12道题,而每一道题几乎都是机关重重,要达到顶点何其容易?  相似文献   

16.
我的左手很完美,皮肤细滑,五指纤纤。但我的右手缺了一根尾指,并且在断口的地方丑陋不堪。这是我二十年来最心痛回忆的见证。这与她有关。我恨她,我很恨她二十年前,我7岁。每天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带着两岁的弟弟在村巷中来来去去地走。父母刚刚到县城里的医院工作,三班倒,又没有房子,所以我们姐弟俩在老家由奶奶带。那时的奶奶守寡已经二十年了,还不到五十岁的人看起来像六十多。她几乎不对我笑。偶尔会对弟弟笑一下。她喜欢男孩,我们都知道。和很多重男轻女的农村妇女一样,她有什么好吃的是从来不会先考虑我的。有一回,父母托人送回来一条花…  相似文献   

17.
凋落的鲜花     
在临刑前,她捶胸顿足,号 陶大哭,哭得令人心碎。她才19岁,看上去是那么年轻妩媚,充满生机与活力,犹如一朵盛开的鲜花。然而,她马上就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临死前只说了“我恨父母,他们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这样一句话。 她是一个私生女,不知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父亲曾因流氓罪被人民法院判刑,她也稀里糊涂地出生了。母亲抛弃了她,父亲像扔一只小猫小狗似地将她  相似文献   

18.
错误     
我的父亲只读到中学,母亲大字不识一个,但他们却深深地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为了我能多学点知识,他们离乡背井到外地打工,几年都不回家。我很想念他们,总觉得他们不回家,就是不爱我,更不会把我视为掌上明珠。于是,我提笔写信给他们,其中有这样一段:“爸爸、妈妈,几年不见,真的好想你们。但你们总不回家,从不关心我,一点也不懂女儿的心。得不到父母的爱,我心中好痛!你们只认得钱,根本不管我,既然这样当初又何必生我呢?少年时代是最快乐的时光,而我……我恨你们,恨你们!”父母看了信后,打回电话,告诉我:“小慧,谁说我们不管你,不爱你?你可是我们…  相似文献   

19.
拨快十分钟有个小孩无论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又喜欢迟睡迟起。因此,他几乎每天上学都迟到,叫父母头痛不已。用心良苦的爸爸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既不是惩罚孩子,也不是采用死板的教育方法,而是把孩子床头的闹钟拨快十分钟。自从拨快十分钟以后,小孩再也没有迟到过。爱的回音母亲责备了他,小男孩怀恨在心。他不敢当着母亲的面说恨她,便跑出屋,走到山边,对着山谷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回声:“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小男孩有点儿吃惊,他跑回屋里,告诉母亲说,山谷里有一个卑鄙的小孩说恨他。母亲听后,马…  相似文献   

20.
"兰妮的‘甜蜜十六岁’晚会明明办得很成功,她却说她不满意,还说她后悔要大家穿晚礼服去。"你晚餐时抱怨。过了会儿,你又歪着头说,你有些怀疑会不会因为当天你太漂亮,好多人赞美你,使兰妮吃醋了。我也记得那天晚上你回家,一进门就说好多人夸你漂亮,尤其兰妮的父母和他们的朋友还偷偷用中文说:"看!这丫头又高又美。"你回头一笑,对他们说谢谢。他们先一怔,接着说:"原来你也会听一点中文。"你则得意地说:"不是一点,是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