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王健 《考试研究》2012,(6):39-4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任务及措施。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加强自身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分析了国际考试机构的成功经验,并从"加强命题及其研究工作、提升教育考试机构核心能力,加强教育考试评价服务、完善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功能,加强考试招生研究、提升省级教育考试机构软实力,以及提升专业化水准,更好地服务考生、服务社会"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省级教育考试机构自身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正在深入推进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教育考试机构要按照要求完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文化软实力是影响考试机构和考试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成为教育考试机构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剖析了教育考试机构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愿景,厘清了考试机构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总结提炼了加强文化建设的平台,为考试机构文化建设梳理出行动路径的建议,以期为教育考试机构文化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都提出要建设专业化教育考试机构。为全面推进我国专业化教育考试机构建设,在明确专业化教育考试机构内涵的基础上,本研究试图厘清专业化教育考试机构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出专业化教育考试机构建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教育考试属于较为特殊的考试类型,只有具备系统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实施才能更好地、有序地发展。因此实施教育考试招生系统自体调节制度才能使得系统稳定有效地发展。本文在对目前我国各省份教育考试机构的自体调节机构进行了一些分析,了解其作用和意义,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5.
《辽宁招生考试》2007,(3):F0004-F0004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是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创办的招生考试专业网站。以“服务考生、服务社会”为宗旨,全方位地发布招生考试的政策规定和工作动态,为教育考试机构、学校和广大考生搭建广阔的信息平台,已经成为考生和社会了解辽宁省招生考试动态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汉语国际推广形势的发展和孔子学院教学模式的日臻成熟与完善,来华接受本科学历教育和专业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国内不少高等院校对留学生招生选拔考试的社会需求日益迫切。本文在对来华留学生本科学历教育的发展规模和专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和梳理了美国留学生教育考试体系的基本框架与功能,探讨了我国留学生教育招生考试的缺失和错位问题,并对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留学生本科招生考试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和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7.
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满足人民要求教育公平的重要突破口。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对科学选拔人才,推进高中阶段素质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目前我国高职招生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总结了目前全国高职招生考试改革的基本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完善多元化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邱懿  薛澜 《中国考试》2021,(5):33-39,55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进入改革发展新时期。2013年高职分类考试政策推行后虽然成效显著,但仍存在考试制度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点、招生制度未能凸显职业教育功能地位等问题,表现为相关利益方缺失、改革要求与现行政策尚有差距、考试环节缺乏有效技能测试。通过梳理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各地实践,从多元治理视角提出政策建议,即在加强优质资源供给的基础上,建立考试招生环节的集权与适度分权的多主体治理框架,构建与职业教育类型相适应的考试招生制度,组建技能评价专业机构,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外高校招生考试机构设置的介绍与比较,从中得到借鉴与启示,旨在为我国的高校招生考试机构设置与建设的改革提出若干建议,使学校招生考试机构更好地为高校招生考试服务。  相似文献   

10.
科研是教育考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考试机构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文章尝试总结教育考试科研工作的意义,梳理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教育考试科研工作的对策与建议:增强工作人员科研意识,聚焦教育考试关键问题,完善考试科研激励机制,发挥考试“大数据”作用,以实现考试科研“创新考试理论、揭示考试规律、服务管理决策、指导考试实践”的功能,进而提高教育考试机构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考试公正的内涵与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考试公正是教育考试的生命线,也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本文在讨论公正的一般内涵和实质基础上,着重研究教育考试公正的理论内涵和社会实质。文章认为,教育考试公正就是组考者通过考试使可能的应试者得其所应得,或者说使可能的应试者各得其所,其社会实质在于:它是教育公正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是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基础方式,是个人潜能合理开发的保证机制。文章提出,不能仅仅从教育考试本身来认识教育考试公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要从整个社会的宏观视野、站在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教育考试公正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后,教育服务业也属于中国在GATS中承诺开放的领域。中国教育考试服务业在消费者和供给者方面既有比较优势,又有比较劣势。中国应从政府、教育考试机构两个层面,在政策、法规、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入手迎接挑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与任务,教育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促进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将促进社会和谐置于教育考试中的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4.
对教育考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考试档案管理作为教育考试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教育考试事业的基础保证。教育考试档案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发展动态和教育考试管理信息,在教育考试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高效地实现教育考试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逐步实现教育考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发、利用教育考试档案信息资源,把教育考试档案的信息资源优势转化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考生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促进教育考试事业的发展,是当前加强教育考试档案管理信息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考试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经济是由考试而派生的各种经济现象的概称。考试经济可以划分为核心考试经济、主干考试经济与边缘考试经济。近年来基干经济、教育、考试等因素推动我国考试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当然我国考试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某些扭曲,存在诸多问题。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些问题的产生源于考试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为改变此状况,考试经济要在组织和制度选择方面加以变革,包括转变政府考试组织职能、强调公共服务意识,建立产权明晰、技术手段先进的专业化考试中介机构,提高考试组织绩效,健全考试法律法规,规范考试市场等。  相似文献   

16.
围绕自学考试是考试制度还是教育制度这一问题,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有人以为:自学考试既是一种教育制度又是一种考试制度。在研究自学考试发展规律与运作机制时,不能将两个制度置于同一层次上考虑,否则将失去自学考试的应有特色;自学考试是一种教育制度,教育属性是其质的规定性,具有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性质,其最大特色是开放办学,以考促教。  相似文献   

17.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新趋向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分析了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 ,世界经合组织 ( OECD)成员国关于教育服务贸易的最新协商 ,教育服务贸易涉及的主要政策 ,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非学历证书考试是中外考试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非学历证书考试,体现了专业职能:保障了个人权利,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丰富了教育形态,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为发挥宏观调控、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建立了良性竞争机制等,均与和谐社会之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考"与教育考试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审议中的《国家教育考试法》这一立法背景,对两方面问题进行分析:一要全面理解"依法治考"的内涵,"依法治考"不仅是治考生,也要治考官。惟有如此,才能推进教育考试行政的法治化进程;二要说明立法只是"依法治考"的第一步,还应该重视执法,实现法律实效。考试作弊成因繁复,道德成本的约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除了法治化之外,还应将外在的法律规范内化为人们行为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教育技术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可用于推动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上的改革。但二十多年来,由于认识受限,定位不当,我国这一领域的工作偏重于硬件设施建设与服务、教育媒体制作、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且这些活动大部分在战术层面上开展,教育技术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我们应关注在战略层面上实施教育技术,追求“效果、效率和效益”,即教育绩效,这是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所要求的。战略优先,战术配合,战略战术互动,促进教育整体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应成为信息化进程中我国教育技术高起点新发展的指导思想,成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研究的基本思路。用教育技术引领教育改革,在宏观层面上应重视需要的评估和系统规划,确保“做对的事情”;在中观层面上要推广教学系统设计,在微观层面上要加强对研究成果的运用,确保“把事情做对”。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界电教人员或计算机科学人员的工作仅是教育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技术也是各级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共同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