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缜密的思维过程,整个数学学习的核心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要得到全面的发展,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是关键.初中数学的学习,开始注重方法与思想的训练,数学思想在不断地深入学生的数学学习中.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式与小学数学有比较大的差别,入门教学必须搞好,特别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要重视,不能一带而过.本文就数学入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牛国喜 《甘肃教育》2006,(12B):48-48
放开手脚,激活机制 从新课开始。老师就应放开手脚,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自主地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提取方法.在学习的最前沿走自己的路。同时.老师还应鼓励学生超前于正常学习进度,系统地学完一个章节后再做练习.因为这样系统、完整掌握的知识易形成板块。  相似文献   

4.
电脑游戏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都是要动用学生心智的活动.但学生对于二者的喜好却截然相反.电脑游戏常常因为其神奇的“魔力”使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而通常的数学教学则常常使学生感到厌倦.  相似文献   

5.
黄碧珍 《学周刊C版》2014,(5):126-127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来源于兴趣.所以教师要改进传统数学课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过分注重授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灌输式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基于此,我参加了襄樊市教研室于新课改之前就开始实施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考不仅是一场知识与能力的较量,也是场心理较量。在传统单一的评价体系下.这已对一部分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原本充满学习热情的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导致讨厌学习数学的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8.
课前导人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好的导人能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能引起学生关注,进入学习环境;能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明确将要做什么,进而主动地学习.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导人新课?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努力把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对数学的亲近感.从而体验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课导入是指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境界的行为方式.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做好铺垫.一个好的教学导入设计,能使课堂教学先声夺入,引人入胜.如果教师上课伊始就能提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有趣的或带有挑战性的问题,用生动精确的语言,描绘出问题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人们的认识活动往往与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诱发情感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学生对教师的爱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之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乐于学习数学.创造性地学习数学:必须让数学学习充满着情感活动.在饱满的激情中学好数学.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在头脑中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主行为.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注意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和主动性.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导向,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实践表明,会思维的学生才会学习.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活泼的、主动的过程,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会思维,掌握创新性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利平 《陕西教育》2010,(7):120-12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游戏教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日渐成熟.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好地利用游戏教学.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愉快地探索和发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在每堂课中都应十分注重的事情.虽然职业高中的学生年龄比初中学生要大,但是,由于他们原来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有的甚至对数学学习已经丧失了兴趣,因此,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特别重要.著名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相似文献   

16.
李爱英 《学周刊C版》2011,(10):170-170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努力实践数学思维能力这个核心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逻辑—数学智能,忽视学生的运动、音乐、人际关系、自我认识智能等的培养,使得学生较少获得数学学习上的成功体验.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数学普遍不感兴趣,他们困在烦人的习题堆里。无可奈何地学习.正当我们努力寻求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时候,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学生、教师、家长是参与孩子学习的三大主体,教师要及时地联系家长.鼓励家长多多地赞美学生.要注意三大主体的和谐.千万不要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数学学习要进行合作,教师要抓住机会.在合作中发现他们每一个人的长处。耐心地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做孩子们最知心的朋友,帮助他们打好小学数学的基础。一、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学习的奠基石,质疑是兴趣的直接表现.只有不断地质疑,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质疑?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做.  相似文献   

20.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解题的难度、广度、深度在不断加大.五化八门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几次考试的不理想.兴趣就慢慢消失.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慢慢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很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