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觉与顿悟:古典美学中的感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兴在我们的审美活动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是艺术生成的源动力,也是欣赏活动中兴致和韵味得以激发的源动力,是一种艺术直觉,也是一种情感顿悟。中国美学中的感兴主要就是沿着这两条主线向前发展着,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在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研究中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得校园网的应用非常普遍,可以使先进的教学模式轻松地得以实现。校园网的建设是学校的"纲",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变革,更是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因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可使得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使得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同时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也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庙后镇中学的实践探讨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构建实践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禹宏征 《广西教育》2014,(33):80-81
"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事物的两个侧面属性。数形结合就是将数学中抽象的数学语言、思想和关系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以及位置的关系展现出来,使得原本复杂繁琐的关系得以具体化、形象化地展现,从而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价值链条件下,"要素驱动型"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创新驱动型"制造业的内在驱动力是企业家创新与员工创新的耦合力。取得巨大成功的泉州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缓慢,其根本原因是,因家族式管理的路径依赖,企业家创新滞后与员工创新缺失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本短板",导致其升级的内在驱动力严重不足,使得诸多有利条件的效用受限。泉州这一典型性问题,对于整个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艳萍 《广西教育》2010,(18):73-74
任务型的"小组合作兼展示式"英语课外作业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之上的创新之举,其创新意义在于:互帮互学使得合作精神得以加强,相处技巧得以提高;自由而自愿的小组组合可极大地减少学生的交际焦虑;"小组合作兼展示式"取代了自给封闭式,利于开发智慧,共享新意亮点;使教师从每次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于教改和学法指导上;教师近距离的指导、及时的点评更能增进师生间交流和情感;由单纯的作业本变为成就记录本。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载体分散、资源整合平台层次低、官产学融合性不高"等问题,而"大学和大学科技园"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机制是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培养的一条新途径:各方共营创新基础教育体系形成创新创业素养的生成源,打造精品创新实践活动形成创新创业的能力结构体,共推大学生创业园的发展形成创新创业的有效平台。构建"结构紧凑、各要素功能得以有效实现、创新创业内涵得以体现、创新创业智力人才得以生成"的培养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8.
直觉在艺术创作或鉴赏过程中,对于艺术形象和鉴赏对象具有一种先于推理或独立于概念思维的能力或力量。由于柏拉图、笛卡尔等的理性主义哲学对理性的强调,使得直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贬抑为非理性而淡出学界的视野。与柏拉图、笛卡尔等截然相反的是,鲍姆嘉通、康德及克罗齐、柏格森、胡塞尔、朱光潜、刘海粟、木心等却都已洞察了直觉的力量,并使得审美直觉不再遮蔽。审美直觉联结着审美对象和审美意象,是将"物"化为"美"的中介。审美直觉起源于人的感性和人的情感,在艺术创作中是艺术家认识事物和反映世界的最直接的方式。同时,审美直觉又与理性、知识等密不可分,且其首先关涉的还是艺术形象。在浩如烟海的人类艺术宝库中,杰出的作品一定具有成功的艺术形象,成功的艺术形象则一定具有鲜明的个性。  相似文献   

9.
机械时代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利用机器进行创作。本文阐释了电影作为机械时代的艺术作品与传统艺术创作的区别及特点,尤其是数字技术出现后,计算机作为电影艺术创作中一个新的工具和媒介,对传统时期电影"真实美学"理论的彻底颠覆,以及带来的艺术创作主体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受西方批评话语的强势包围,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模式乃形势所迫。"感兴"是具有中国民族传统和文化底蕴的文学批评模式。尽管它在参与建设中国现代文论的过程中遭遇困境,但不应当被遗忘,而应当在中西交融中获得新元素和新力量。感兴批评法从审美体验入手,与修辞论美学结合,展现民族传统批评法的新貌和解释效力,从而融入现代文论的话语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每个时代变化所酿成的时代性格,都会在中国画身上得以集中体现。陈子奋先生的白描艺术成就了一个时代艺术创作的高峰,这既是其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厚积薄发后不期然而然的应然,时代性格催化也是其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是"三分人事、七分天"的最好诠释。不同时代性格对艺术创作必然产生不同影响,陈子奋先生艺术成就背后所体现的时代性格及其深厚的国学根基,值得当代画界同仁深思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众多诗人和理论家提出了有关诗歌创作发生的"感物"说。"感物"的"物"是指自然物候,"感"是诗人受到自然物候的刺激而引起的创作心理活动和审美情感反应。只有当自然物候与诗人的主观精神相感应、感兴、感发的时候,诗歌才能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审美感兴和审美感兴能力的基本含义,文章认为"审美感兴"在描述审美心理时更加准确全面,能深化我们对美育的理解.文章进一步认为,审美感兴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中心和关键,在实现个体人格的完美与创造潜能的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培养审美感兴能力的途径也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教育。教育,使得民主法治的根本目的得以实现,促进了公平和正义社会的建立.使诚信成为整个社会崇尚的道德准则,是构建"活力"、"有序"社会的重要基础.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5.
地质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索了新形势下地质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学团队建设和四项管理机制等措施全面构建了该专业的培养体系,并据此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构建了"一三五"实践教学体系,并且通过一系列的平台建设使得该培养体系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形神是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其发展流变中,显示出对于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形神观念以及衍生的"形似"和"神似"的辩证运动,在中国的艺术传统中发挥着深远的作用,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美学的特质。从中国艺术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内涵而言,形神范畴体现了中国的视觉艺术理论的特殊品格。同时,我们亦可从现象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兴”和“感兴”是中华古典美学最重要的元范畴,“兴”渗透于中国古代艺术的各种媒介、符号、修辞、文本、形态,表征于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形态之中。感兴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一个源远流长的美学传统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兴”有起情和譬喻二义,感兴美学包括感物兴情和感兴表征这两个方面。但学界对感兴符号表征研究相对薄弱。文章着力研究感兴美学的符号表征诸问题,以期深化感兴美学研究,推进感兴美学进入中国当代美学和艺术学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8.
蒋文亮  卜雪梅 《文教资料》2010,(24):182-185
对于正处于"后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转型之间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而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对大众化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坛的作家,穷苦心酸的童年经验使其艺术创作表现出"生的苦闷"的郁式哲学,尤其是作品中"零余者"形象的塑造更表现出作家的自身气质。本文试以《茑萝行》为蓝本,展示其童年的穷苦创伤经验对郁达夫艺术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这次欧洲艺术之行的生活体验对于我们艺术系的教师在未来艺术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开阔了我们的眼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激发其创新的动力,真正感受到体验生活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