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世纪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创新阅读的要求,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阅读的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已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里再三强调“自己的”: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体验、自己的评价等。显然,是在强调个性化阅读和创新阅读。在这种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不应再仅仅满足于传授已有的定论,而应追求阅读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教师要通过正确引导来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根据个人体验、进行刨造性的阅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中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做起来最难、也最易丢分的就是阅读这一大“板块”,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了老师和学生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诸多能力中,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较之听、说、写的能力更带有基础性、普遍性的特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方面的表述与过去教学大纲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在:一是“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述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二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印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我认为这…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明确7- 9年级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要求明确了阅读的理解层面和欣赏层面。强调了学…  相似文献   

5.
“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在这方面的阅读与考察要求。  相似文献   

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给初中学生定的阅读目标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7.
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中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黄新 《中学文科》2006,(10):4-14
文学作品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欣赏文学作品的具体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对阅读文学作品的评价要求:“根据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抒情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考点分解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3、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4、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典型引路  相似文献   

10.
一 文言文阅读 要点分析 学习文言文,通常要达到以下几个要求:按要求背诵、默写相关的课文或精彩段落,积累一定数量的名言佳句;积累一定数量的常用实词和少数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推断解释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理解基本内容,了解古代生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能有自己的心得和情感体验;对不懂的问题能质疑;对有争议、有价值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能够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课标”有这样的表达: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这种要求下,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  相似文献   

13.
〔课标链接〕新课标对记叙文的阅读要求是:①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②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③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④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考查要点】 课标和教材中有关初中阶段古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①欣赏古诗词,有自己的情感体验;②领略古诗词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③对古诗词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④对古诗词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⑤能品味古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课程目标,要求7~9年级"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鉴赏文学作品,指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凭借作品的语言和艺术形式,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中所描绘  相似文献   

16.
张继升 《山东教育》2005,(21):97-98
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新大纲的规定是“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对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从以下4个方面梳理散文的阅读方法,应对中考散文阅读题。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课程新标准对阅读文学作品作了如下要求: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据不完全统计,“体验”一词,见诸《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有18次,代表性的提法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思想感情的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然而,从阅读教学双边活动的实际操作层面而言,对“体验”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议而不行”的谈兵形式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复习指要 一、目的要求 1、能感受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体验作品中的感情,品味作品中的形象和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对作品的思想观点、感情倾向,能联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提高自己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