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儿童审美心理建构的过程在皮亚杰的理论视野里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阐释与会通.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来看,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经历了前审美和审美心理萌芽两个阶段.在遵循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前提下进行的审美教育是建构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结构最有效、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家长和教师应让幼儿体验客观美,培养其主观美,以促进学前儿童审美心理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何为审美建构 审美建构,又为审美心理建构,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心理结构的“建构”说。他认为,人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建立和构造构成了“人的心理建构”。由此,人人都有既成的心理格局,并以此为中介完成对外界的认识与评价。所谓审美心理建构.是指“人在审美、创造美时能动反映事物审美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内部知、情、意系统和多种心理形式组合、运动的结构系统”,包括心理形式和心理内容两方面内容。前者如审美感知力、审美情感,后者如审美观念、审美人格等。  相似文献   

3.
一、何为审美建构审美建构,又为审美心理建构,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心理结构的"建构"说。他认为,人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建立和构造构成了"人的心理建构"。由此,人人都有既成的心理格局,并以此为中介完成对外界的认识与评价。所谓审美心理建构,是指"人在审美、创造美时能动反映事物  相似文献   

4.
儿童美育充分尊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培养儿童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通过审美发展促进儿童丰富、完整个性的形成。其心理效应体现在健全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保护儿童的创造性;有利于塑造儿童良好的个性;促进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学前儿童绘画是儿童情感表达和个性表现的最本真的生命活动,在发展儿童的人格、智力、思维和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特点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三个角度对幼儿园绘画教学中教师示范的目的、类型和示范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教师示范的指导策略。教师应该明确示范目的、运用多种示范、创设宽松的示范环境等对儿童绘画进行指导,更好地发挥示范的作用,以促进儿童想象力、审美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艺术领域,学前儿童接触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但音乐的瞬时性与抽象性特点决定了幼儿对音乐作品的解读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作品的内涵。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与操作行为,研究者从音乐审美经验建构的角度对学前儿童的音乐审美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审美素质的养成的前提条件是审美心理建构,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形式和内容的建构。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审美因素,发现其中的美。审美素质的养成应该通过审美人生教育的实践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美育与语课有着质的统一性。在阅读教学中,把美学的内容融入其中是顺理成章之事。通过阅读审美教育,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素养,建构完善的语审美心理结构,并使学生在热爱祖国语言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的同时,能够发现美、表达美、鉴赏美、创造美。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呢?笔认为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审美素质的养成的前提条件是审美心理建构,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形式和内容的建构。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审美因素,发现其中的美。审美素质的养成应该通过审美人生教育的实践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学前教育中,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教育是塑造学前儿童、美化学前儿童自身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审美素质的养成的前提条件是审美心理建构,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形式和内容的建构。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审美因素,发现其中的美。审美素质的养成应该通过审美人生教育的实践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显著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风格和办学形式。通过深度的特色建构,所形成的价值观体系及学校全体成员共同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和行为模式,就是学校文化。审美文化是在审美教育特色深度建构的基础上形成的,旨在立教育之美、塑人格之美,是一种基于儿童之美、教育之美、文化之美的学校文化。为儿童人格的臻美奠基是审美文化的核心价值,课程、活动、环境是审美文化建构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即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幼儿园新课程改革对儿童学前阶段学习明确的要求。文章综合运用儿童音乐教育、美育、发展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前儿童音乐审美教育展开研究,初步形成了开放式教学的理念。着重考察三个问题:学前儿童审美音乐的类型、学前儿童的音乐审美心理准备和学前儿童音乐审美教育获得机制。  相似文献   

15.
警告     
审美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家认为审美教育要从审美形态教育和美感教育两方面进行。审美形态教育是培养人对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结构和艺术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的鉴赏、识别能力。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建立健全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的审美感受、情感、想象与理解等的心理能力,并使之相互协调,最终使人具有敏锐的审美知觉及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8,(32):181-182
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对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应当要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和提高幼儿的音乐审美为核心,并且幼儿时期是学习音乐的黄金时期,更应该在这时最大程度地发掘幼儿的音乐潜能。因此,学校应当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本文就从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着手,对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幼儿形成高尚的品德与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是美化人类自身、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与谋划现实一与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具有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审美情感三种心理因素。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教育,必须把符合儿童生活经验、情感需要,能够培养幼儿美的感受能力的客体都纳入教育内容,并为儿童审美活动创造宽松、优美的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机会,以及培养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的价值建构功能,因审美教育的独特性而凸现。将教育的社会化和美学的意识形态性结合起来,自然拥有了价值建构的效应;审美价值渗透生活中的一切价值判断,提供非异化认知模式;促使人用平衡协调的心理结构对美做出正确的反应,使价值建构潜移默化到人的心理图式中;施予人正确高尚的审美价值观,提升人的灵魂和境界,从而优化人的人格体系。  相似文献   

19.
美是事物自身具有的客观属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产物,审美是人的内在需要,审美体验不仅是对事物美也是对行为美的愉快感受,亦是审美主体对自我需要满足时的意义领悟.儿童具备审美体验的生理机能与心理基础,新奇点燃了儿童审美体验的火炬,趣味推进儿童审美体验的绽放.儿童审美体验在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的心理机能中展开并在准备、高潮和升华三个阶段中完成.儿童审美体验不同于艺术审美也不同于成人审美,它是儿童生命活动的呈现,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方法、形式。从审美角度来整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知识传授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发展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美的语文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