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封面设计的形式美与电脑辅助设计王建国封面设计的形式美,是主观创意通过表现技法、工具、材料展现出来的具有独立审美特性的艺术。所谓主观创意,是设计者根据图书内容进行的抽象思维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形象审美思维;表现技法即不同的画别、画法和其他美术表现方法;工...  相似文献   

2.
杨臻峥  郑晓南 《编辑学报》2021,33(6):639-643
优秀的彩色排版和封面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效果,助力期刊品牌形象强化。科技期刊编辑应不断提高美学素养、积累审美经验,实现期刊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统一。本文调研了国内药学类科技期刊彩色排版与封面设计的应用现状,探讨全彩排版与封面设计对科技期刊的重要性,并对相关优化方案予以建议。  相似文献   

3.
最近十多年,台湾的出版界越来越重视封面设计,除了不少知名设计师外,业界也出了不少专书谈封面设计、排版与装订。笔者前不久读了日本知名设计师菊地信义的文章后,才深感封面设计的博大精深。好比说,菊地信义在设计文学书的封面时,不但会从书籍的内容来捕捉封面设计的意象,还会从产品营销周期的角度切入思考,找出此作者属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封面设计的美学审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高校学报存在“重内容,轻形式;重学术,轻艺术;重模式,轻特色”的弊端,封面设计普遍存在审美偏差。封面设计应遵循规范、美观、简洁、协调的审美原则。封面设计的审美表现在图案、色彩、刊标、字体、摄影等方面,新颖、独创的艺术构思,能准确地传递信息,展现学术期刊的艺术个性,传达学术期刊内在的文化意韵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最近十多年,台湾的出版界越来越重视封面设计,除了不少知名设计师外,业界也出了不少专书谈封面设计、排版与装订. 笔者前不久读了日本知名设计师菊地信义的文章后,才深感封面设计的博大精深. 好比说,菊地信义在设计文学书的封面时,不但会从书籍的内容来捕捉封面设计的意象,还会从产品营销周期的角度切入思考,找出此作者属于产品营销周期的哪一期(商品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换购期),找出最适合向市场推荐作者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孙颖士(大连渔港监督处):书刊封面应以其形式美,揭示书的个性与内涵,若是设计成虚假招牌,或宣扬色情、暴力,那就不仅失去封面设计的艺术韵味和审美价值,而成了利用封面设计诱惑、教唆读者的精神垃圾。目前在封面设计上的问题,主要是以各种裸露女人为主,以宣泄  相似文献   

7.
图书封面设计不仅受到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制约,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特性.本文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分析了“兴”与“和”两种艺术手法在封面设计中的运用,力图探索艺术性在图书封面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雨 《视听》2018,(11):72-74
按照审美意向的类型,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有自然景物类意象、人造事物类意象、颜色类意象及声音类意象等。多种审美意象类型丰富了陈凯歌电影中的意象表达形式。其最为典型的审美意象包括鱼、花朵、镜子等物,典型审美意象的设置揭示了电影深刻的思想内涵。陈凯歌导演利用非情节化叙事及情节化叙事形态将意象及电影进行表达,突出了电影独特的特点与情感。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同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形象雏形),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象说是一个体系,其中包括“赋比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出现“意象”这个概念,“象”和“意”’被结合成一个词语,“意象”中的“象”,特指审美形象,“意象”中的“意”,特指审美情感.特定的审美形象能激发观众特定的审美情感,而特定的审美情感决定创作中所采用的特定审美形象。  相似文献   

10.
科技类图书封面设计要对读者形成足够的吸引力,与其在设计过程中包含相应的意蕴要素有着必然的联系.一般来讲,科技类图书封面设计中包含的意蕴要素包括审美意蕴、特征意蕴和知识意蕴等.很多科技类图书封面设计在相应的意蕴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缺乏专业的美学设计、版式僵化刻板,以及与相关科技内容脱节等.因此,有必要根据科技类图书封面设计要求之三种意蕴,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创新措施,以达到进一步提升科技图书的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荣西 《出版广角》2021,(10):56-58
现代社会,读者的阅读水准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图书封面设计和图书内容必须达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以适应纸媒和互联网的双重要求.封面设计者在展现医学类图书严谨和特殊性创意时,既要深化医学图书的意境美感,也要拓展意象空间.封面设计者应主动赋予封面主题现代化表达,达到瞬间抓住读者视线,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促使读者切实感受到知识获得感.  相似文献   

12.
以审美意象的营构拓展电视新闻播音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意象是联接播音员和受众的一道桥梁,把握好播音文本中的审美意象不仅能拓宽语音中所负载的信息含量,更能带给受众以愉悦的审美体验.在"内心视象"中把握好审美意象和善于从文本中建构审美意象是播音员营构意象的基本途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审美意象的尺度以确保其不失真.  相似文献   

13.
张玮娜 《出版广角》2015,(12):76-77
封面决定了读者对期刊的第一印象,封面设计优秀与否直接影响读者对该期刊的取舍.期刊的封面设计不仅集中体现了其内容定位和风格特点,还体现着该期刊的质量和品位.在期刊出版种类、数量不断增加和国家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期刊封面的差异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期刊封面差异化设计的表现,然后从读者的意象认知和封面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期刊的封面设计进行了立体化研究,旨在促进期刊封面的个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封面设计的借鉴与创造白长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科学文化和其他领域里,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图书封面设计工作也是如此。在广大图书封面设计工作者中,不管是经过专业训练还是自学成才,都有一个学习与借鉴的过程,而且这种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于宏 《现代出版》2013,(4):59-61
封面图像作为辅助期刊文本的视觉语言,在《装饰》封面演变中具有关键作用。《装饰》5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视觉图像表现形式的民间艺术造型阶段、装饰造型阶段、抽象造型阶段,封面设计图像演变特征鲜明。《装饰》在与社会互动的不断变化中保持了其特有的封面设计风格和视觉感受,引领设计类期刊图像审美形态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期刊不但要求有较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学术性,而且也应当追求尽可能高的装帧形式的艺术审美水平。所以,无论它的版面编排,还是封面设计,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期刊的封面设计,既要服从一般书刊封面设计的共同艺术规律,也要有其个性特点。特点一:刊名稳定期刊或丛刊都有着固定不变的刊名,它可以几年、几十年以  相似文献   

17.
广告的审美意象是一个时代审美现状的反映,也是引领时代审美变迁的手段。近代社会的审美意象因其社会转型而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透过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主要媒体之一——《大公报》外商系列广告(1915-1925年)所表现出的审美意象情况,分析审美意象中"象"的内容、建构方法及"意"的表现方式等,来管窥这一时期社会审美的新趋向,对广告审美研究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期刊封面作为期刊风格及主题的外在呈现载体,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读者对期刊的主题定位及评价,好的封面设计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美术造型不仅具有抽象而内涵丰富的审美价值,还具有放松身心的休闲功能。因此,将美术造型运用到期刊封面设计中不仅可以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需求,还能从视觉上建立起大众对期刊品牌的认同,有利于期刊吸引并扩大读者群体。  相似文献   

19.
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书籍设计师学习借鉴的源泉.传统文化分为显型传统文化和隐型传统文化,显型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书籍封面设计的表面形态,隐型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书籍封面设计的内在精神.本文从这两个方面探索传统文化对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帮助设计师结合现代社会需求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0.
逃离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逃离流行王玉辉人类的审美观强烈地希望脱离原有状态和所熟知的艺术样式,在鲜活亲切崭新的、和时代同步的艺术样式前达到历史的真实性与心理的真实感,从而进人作品的审美境界。图书封面设计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同样经历着阵痛中的创新和悲壮中的衰落。中国的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