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娟 《文教资料》2010,(14):90-91
针对李安的《色·戒》,褒贬不一。本文作者尝试从相互抵牾的观点中跳出来,从王佳芝的情感角度解读《色·戒》,具体从王佳芝对邝裕民的精神之恋及对易先生的身体之恋入手,剖析王佳芝的爱恋行为。  相似文献   

2.
李安的影片<色·戒>是根据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中的王佳芝是一个悲剧人物.造成王佳芝悲剧命运的外在因素是以老吴、邝裕民、易先生等为代表的男权社会的压迫,是男权社会把王佳芝当成"物品"看待和使用的必然结果,内因是王佳芝有意无意迎合男权看法和认同自己的"物品化"身份以及女性特有的唯情感是尊、唯情感为大的弱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色·戒》在观众中反响热烈。前不久,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泽龙教授,主持了一次关于小说《色·戒》与电影《色·戒》的讨论。讨论主要涉及了对主人公王佳芝形象的理解,李安与张爱玲对“色”、“戒”的不同演绎,电影和小说各要侧重表达的人生态度与伦理道德观念,张爱玲隐藏的情感因素等。参加讨论的是王泽龙教授2007级的几名现代文学研究生。下面是讨论的集录,发表在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针对李安的<色·戒>,褒贬不一.本文作者尝试从相互抵牾的观点中跳出来,从王佳芝的情感角度解读<色·戒>,具体从王佳芝对邝裕民的精神之恋及对易先生的身体之恋入手,剖析王佳芝的爱恋行为.  相似文献   

5.
电影《色·戒》自上映伊始就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一度构成了华语世界的文化奇观。张爱玲在叙述中表现出了对于女主人公王佳芝的极度偏爱,并通过叙述视角与叙述时间,帮助展现王佳芝作为女性的生存困境。李安则通过对叙述模式的改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张爱玲原著中的女性视角,完成了对于电影中每个人物的人道主义关注。  相似文献   

6.
与张爱玲的众多代表作相比,《色·戒》发表之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导演李安2007年将《色·戒》搬上大荧幕之后,《色·戒》才引起热议,进而使其文本魅力逐渐显现,成为张爱玲最为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如果纵观张爱玲的创作,则可以发现其在张爱玲创作历程中的特别之处和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本文试图从《色·戒》在张爱玲创作中的新变与《色·戒》的传播与接受角度,反观其在张爱玲创作中的价值与地位。  相似文献   

7.
闫慧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2):116-117
影片《色·戒》以抗日救国的宏大叙事开场,以时代洪流为背景和底色,以身体政治学为焦点,由性到情的生发,叙述了不可能环境中之可能的一场旷世奇恋。表现了复杂、模糊、幽深、微妙的人性人情。李安导演的这部电影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也包含了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拟从分析王佳芝这个艺术形象入手来探讨革命中女性命运的另一面,并从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角度解读该电影中的女权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8.
从1977年《色·戒》小说的发表到2007年《色·戒》电影的上映,其引发的讨论一直与政治历史叙述有关。由对小说女主人公王佳芝的精神分析入手,探究张爱玲在小说中如何用"人性"书写瓦解政治历史叙述,继而探讨张爱玲的政治历史观。可以看出,"人性"书写是张爱玲对政治历史叙述的逃逸之路,是另一种政治性表现。  相似文献   

9.
有内地读者看到一则报道:"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教授向导演李安赠送纪念品。当日,荣获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的《色·戒》在香港举行慈善首映礼,为香港大学教研发展基金的‘港大人文基金’筹款。"问是怎么一回事。忽然醒悟,在某个地域司空见惯的事,不了解情况的人也许会看得一头雾水。一次电影筹款,可以带出许多背景的事物,可以拿来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0.
郁昀 《文教资料》2010,(35):7-9
王佳芝纯属偶然地被推上用美人计诱杀汉奸的舞台,她是演戏演到"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糊涂特工和真实女人。《色.戒》中根本没有爱情,爱的幻觉断送了王佳芝。通过对王佳芝命运悲剧的解读,所以体会张爱玲对女性的悲哀处境、人类的无奈及人生虚无苍凉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由张爱玲小说重新改编的电影会越来越多,这是张爱玲小说研究的新领域,也是诠释其小说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张爱玲小说《色·戒》与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对比二者的艺术技巧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及李安根据其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由于作者审美个性的不同以及小说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差异,导致小说与电影版《色·戒》在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以及艺术表现技巧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色·戒》是张爱玲最为受人们关注的小说之一,其中以王佳芝为代表的女性在面对爱情时的抉择与行为,可以作为探索张爱玲爱情观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4.
由王力宏当导演的新片《玩转大明星》在上海热拍,这部戏是王力宏的导演处女作。  相似文献   

15.
当《色·戒》红红火火地在北美、台湾、香港,终至大陆不停地创下高票房记录时,人们对于国际大导演李安的艺术造诣之钦佩也在不断地升级。尽管大陆版的《色·戒》被删剪去十多分钟,人们还是对其赞扬多于贬斥,因为删剪带来的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电影《色·戒》的艺术形象王佳芝为分析对象,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其命运可以得知:正是爱与恨的双向缺失和灵与肉的双重煎熬共同导致了生与死的残酷置换。王佳芝飞蛾扑灯式的灵肉冒险正是她爱的需要所致,因此她的悲剧命运具有必然性。爱天生就与侵略、死亡密切相关,王佳芝不幸用生命为此写下了一个悲伤的注脚。  相似文献   

17.
"色"和"戒"在父权意识中是属于男性的,而张爱玲的《色戒》横空出世,异化于古已有之的色与戒的文本。色难当头,焦灼的是女性,文本以女性视角出现,使王佳芝纠缠在革命与情感漩涡之间,飞蛾扑火走向灭亡,以此展现男权话语对于女性灵与肉的压抑。  相似文献   

18.
小说《色·戒》被李安改编成为电影引起了轰动效应。张爱玲的原作带有明显的女性叙事的特点,这是由作家的性别决定的,表现出女性对传统男权主义的解构。李安的电影,却不自觉地将小说诠释成为一个男权主义文本,并且带有浓厚的后殖民想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比较和解构方法,分析张爱玲后期小说《色·戒》中的王佳芝形象,揭示人物的肉身感性和庸常人性对主流文学的解构,剖视作者真实的性别观念和女性身体的主体性缺失对女性主义写作的背离,从而挖掘女间谍王佳芝形象的多重解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烨子  王巍 《音乐世界》2007,(23):136-139
李安导演的《色·戒》近日在内地上映,一股浓浓的老上海情调随之袭来。新人汤唯在电影中的造型令人惊艳,恍惚间仿佛时光倒错,回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时下复古的风潮正席卷世界影坛,许许多多的明星都热衷以复古的造型来展现自己的魅力。本期 Easy 特别为你解密这股劲吹的色·戒复古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