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可见,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语文课程标准》又规定:“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看来,语文学科教学中必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焦点.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角度审视语文,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以载道"、"文以载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情义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突出位置,语文教学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离不开语文教学。我们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应精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以教师健康的心理影响学生,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浅议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了教学理念,也激励着语文教师尝试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转变阅读教学方式?颇值得语文教师思考。笔者就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提出几点肤浅建议: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它既要完成语文教学自身的任务(知识、技能、智力等),又要完成它作为工具性学科的任务,即育人性。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各门学科中最复杂、可塑性最强的一门学科。身为一名从教20年的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我深切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对智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起到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何奎 《课外阅读》2011,(8):260-26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的交际丁具,是人类文化的重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非常注重开发孩子的情商,让学生以情认知,在认知中生情。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而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几大语文课程目标中,最能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的莫过于“口语交际”了。但通过多年的教学观察及调查,笔者发现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的现状令人堪忧。现对目前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淡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点。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呢?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语文教育同人文精神联系起来,实现对“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我国青少年因学业压力过大而离家出走或自杀身亡,甚至出现一系列的恶性事件,常见于报端,如:今年9月14日,抚州临川二中发生命案,高三学生雷某不满班主任管理将其杀害.惨痛的事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2.
仇琼云 《成才之路》2009,(19):26-2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纵观《课标》,字里行间有意突出“人文”一词,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个信号: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追寻失落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同时,“新课标”明确提出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语文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条确立了语文教学“关于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要求”。就语文教学的内容及其教学过程的实施来说,它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已经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放在了重要位置。在基础教育各学科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提到:“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的渗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积极的人文渗透是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只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选用教法,创设情境,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人文渗透。  相似文献   

17.
李振荣 《小学生》2011,(1):51-5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杨晓芬 《学周刊C版》2014,(8):132-13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就是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努力体现语文的育人功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关注生命教育 实施整体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基本特点”给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最根本的变化是什么,对此作些探析,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会有很大帮助。为此,笔者谈点个人体会,仅供参考,并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明确指出了语文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及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本质特征。然而。在中国目前语文教学实践中,却明显存在两种误区,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