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圣经》中文全译本的完成是近代基督教事业一大成功的标志。“二马译本”即指马士曼译本和马礼逊译本。作为最早的《圣经》中文全译本,“二马译本”不仅对促进基督教在华人中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给后世新教徒从事《圣经》中译提供了蓝本。  相似文献   

2.
“天国”在基督教中是上帝和天使们住的地方,也是崇尚信仰即可得救的人向往的地方。洪秀全从《圣经》和《劝世良言》中学到“天国”理论:并想建立人间“小天堂”。但由于自身的儒家知识积淀和对《圣经》中原义的猜测,造成了对“天国”理解的偏差,是对基督教原;义的“误读”。  相似文献   

3.
宗教神话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化凝定,潜埋着人类最深层的化一心理结构,这种深层的结构原则构筑了化赖以传承的桥梁。“十”字既是基督教神学信仰的象征,又是《圣经》化的深层结构语码:“十”字具有超时空、跨化的语用特征,体现着基督教《圣经》最基本的化精神和价值取向,蕴涵着人类在时空两个维度上欲求超越自我的双重努力;“十”字结构包含着对立统一的思维构成原则,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精神见之于现象的自然历史说、社会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论;“十”字结构具有生成基督教神学体系的化功能。正是这一化功能铸塑了后世西方学的基因密码。基督教对于后世西方学的影响虽直接表现在学对其主题、题材、人物、情节等的借用上,但《圣经》化中固化下来的人类意识的架构——“十”字结构,才是西方学导源于基督教的妙谛所在。  相似文献   

4.
作为基督教经典的《圣经》内容博大精深,其对西方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被基督化的国家之一,基督教及其经典《圣经》对英国的文学艺术的影响更是广泛而深远。以英国文学史中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为例,分析《圣经》及基督教思想在英国文学中的多元渗透,并说明掌握《圣经》及基督教知识对更好地理解英国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经典,《圣经》不仅对西方文化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基督教正典圣经形成后的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圣经的翻译(汉译)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文圣经出现过很多版本,其中,和合本圣经在所有的圣经翻本中占据了重要并且独特的地位,也是当今中国教堂信徒所使用最广泛的版本,在现代有专家用了很多心血重新把圣经汉译,其中,圣经新译本就是一次很好的工作,本文通过对诗篇进行分析比较,通过"信、达、雅"的翻译原则等做分析。  相似文献   

6.
胡洁 《考试周刊》2008,(47):213-214
《圣经》是一部基督教典籍,影响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圣经》原文主要由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写成,现在《圣经》已被翻译成两千多种语言,遍布世界各地。《圣经》早在唐朝就传入中国但只是局部翻译成汉语,明清时各种译本层出不穷,而1919年官话和合本的出版标志着《圣经》中译达到一个高潮。目前中国通用的是和合本和现代中文译本,两者翻译风格迥异,具有极大的比较价值。本文略介绍这两个译本及其翻译原则,着重对两个文本进行对比,认为和合本是《圣经》中译的一个经典,但由于年代久远,需要修订或者重译,而现代中文译本可读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无论是把《圣经》看作为信史、还是看作神话,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圣经》的文学价值。作为西方文学的源泉之一,从中世纪到近现代文学的发展都与《圣经》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在中世纪。而《神曲》是中世纪最伟大的作品,被研究者称为“中世纪的史诗”和“百科全书”,它之所以卓尔不群和博大精深,得益于多种缘由,  相似文献   

8.
孔令 《考试周刊》2015,(1):28-29
西方大多数国家信奉的是基督教,《圣经》是基督教最经典的典籍,同时是基督教的灵魂所在。英语作为西方国家的主要语言,其文化背景与《圣经》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甚至可以说,《圣经》是英语的文化起源之一。因此,《圣经》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表现在几个方面,其原因也包括几个方面。文章从《圣经》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及《圣经》对英语语言文化产生影响的原因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圣经》:西方文学的创作母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基督教的二元世界观、文化价值观以及《圣经》本身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出发来探讨作为基督教圣书的《圣经》对西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圣经》成为西方文学创作母题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思想基础,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对西方女性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圣经》中女性的起源及从属地位入手来剖析《圣经》对西方女性地位的消极影响,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圣经》对于西方女性的束缚以及西方女性权利的捍卫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英格兰宗教改革对其政体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早期的英国政体经历了由君主专制到过渡性君主制再到立宪君主制这样一个嬗变的过程。在宗教改革初期,由于《至尊法》的通过而使王权得到强化,导致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随着宗教改革的进行,“国王在议会中”的“三位一体”的形成,使得英国政体成为君主专制和立宪君主制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君主制;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由于国王与议会的斗争及宗教改革的影响,在英国最终确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  相似文献   

12.
The article is a plea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the Peoples of Europe (UPE). As Europe comes together following the end of the post‐Second World War division, it is confronting a number of serious common problems of a kind amenable to solution by the concerted action of academics. The UPE, as a network of existing centres of academic excellence, could be harnessed to solve pan‐European problems of this sort on a pan‐European basis. As a part of its action, it would promote student mobility, but above all, it would facilitate the international movement of professors and advanced researchers. Steps should be taken to enhance the prestige of the participating institutions and to provide for the remuneration of participating academics.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手风琴领域作曲家、演奏家创作、演奏民族音乐,为手风琴的民族化取得了成功经验。本文通过对4首具有高难度艺术价值的中国传统、古典、现代手风琴精品内涵与技巧的剖析,证明了在移植创作中模仿民族乐器技巧及演奏的艺术魅力;在手风琴领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营造高品位音乐氛围,将对中国、世界手风琴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 ,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在政治、经济、思想、国际意义等方面都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这四个方面谈及辛亥革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编辑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敏感是编辑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应予以充分重视。编辑敏感具体体现在审稿的过程之中,与审稿标准相统一;编辑敏感并非天成,需要不断学习,加强训练,以适应出版业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用人者责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对比较法上与用人者责任相类似的概念——雇主责任(替代责任)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之后,文章得出用人者责任突破了雇主责任(替代责任)的传统概念的限制,在两大法系实际上已发展为一个一般性制度,用以调整用人者对被用人所致害第三人的损害赔偿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特别保护原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之所以要确立特别保护原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处于弱者地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予以特别保护,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中心宗旨的确立;权利义务的设置;归责原则的适用;惩罚性赔偿条款的创设;多种解决争议的方式的设计等。贯彻特别保护原则,必须注重系统保护,掌握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18.
试论内蒙古自治区长篇小说的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长篇小说的不足,主要在于语言上还有所欠缺,一是人物语言的意义,仅仅在于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意义。导致人物语言刻画性格的功能消失;二是叙述语言在追求和形成自己语言风格上,还缺乏足够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研究和探讨了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在课程体系、开放式教学形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呼唤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时代提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伦理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在认真研究和深入挖掘蒙古族传统文化中关于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伦理道德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这一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关的观念及其特点,明确地提出伦理道德不仅包括人际伦理道德,而且也包括生态伦理道德。把生态平衡作为伦理范畴加以强调,予以阐明,不仅使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而且在保护生态方面开拓了新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