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广播2009:小趋势VS贵广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轶玫 《视听界》2009,(2):116-116
2008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海啸留给2009年的世界经济只有一个影响,即萧条的经济氛围在世界范围蔓延。在这样一个背景下,2009年中国广播发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要走“小而美”、“小而全”、“小而协调”、“小而可持续”的道路。拓展新兴人群,借势新媒体,走“小巧”之路,占领小份额市场。  相似文献   

2.
要走“小而美“、“小而全“、“小而协调“、“小而可持续“的道路,拓展新兴人群,借势新媒体,走“小巧“之路,占领小份额市场。  相似文献   

3.
年纪小的时候,最怕结束、分别此类字眼。家里来了喜欢的客人,要告辞而支的时候,父母总是一再挽留,我就当真期望他们不要走,留下来继续兴高采烈地说着我听不大懂的事情。可客人终是要走的,“还要上班”、“再晚就没车了”、“约了人”……于是我就跟再父母的身后,看他们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家》:为什么会选择收购而不是设立分行的路径“走出去”?并且收购的是比自己小这么多的美国银行?  相似文献   

5.
平楚良 《传媒》2015,(11):40-41
《余杭晨报》是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一家区域性报纸(前身为《城乡导报》,创办于2004年11月,2014年12月更名为《余杭晨报》),其服务区域主要面向杭州市余杭区,是一家区县级小报.然而,就这么一家小报,却以“小的魅力”“小的活力”,以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走创新融合之路,实现了“小而美”.  相似文献   

6.
今年初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既倡导出版界造“大船”,又肯定了大小并存的必要,并指出小社要走“小而优”“小而特”的发展道路。我们是一个出书面窄的小社,没有造“大船”的条件,只有走好后一条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优”就是要优质高效。我们出书要努力争取做到五优:优秀的作者、优秀的内容、优良的编校质量、优良的印装质量、优质的服务。以人员结构与部门设置合理、分工合理、工作流程合理、规章制度合理等五个合理去争取最高的工作效率。“特”就是出书要有特色。对我社就是要在学术著作和教材的出版k…  相似文献   

7.
本次内阁改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成员岸田文雄的“留”与小野寺五典的“走”,实际上释放了平衡对华、对美关系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采访一行,学习一行,钻研一行,记者在采访前需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学会跳出事件本身看问题;深入新闻现场捕捉“活鱼”,运用碎片时间记录新鲜素材和闪现灵感。讲述“小而美”的故事,倡导“短实新”的文风,用微观视角折射时代大局,使“新春走基层”报道既有“书卷味”,又充满“烟火气”。  相似文献   

9.
不胫而走·不径而走错例:当天下午,调查组找到刘某谈话的消息便不径而走。人们议论纷纷,不知厂里出了什么大事。辨析“:不径而走”中的“径”是“胫”字的误用。由于“胫”与“径”读音相近,如果不求甚解,误以为“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路却能走,其中的“胫”便极易被错写作路径的  相似文献   

10.
刘杨 《出版科学》2016,24(2):25-27
中国社会科学“走出去”是中国实施文化输出、主动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然要求,而中国社会科学能否真正有效“走出去”,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至关重要。从办刊规律及实践流程上说,一本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能否在学界产生影响,能否“走出去”,首先取决于其是否有正确、合理的定位。具体来说,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定位战略包括两方面:扎根本土的国际性定位战略和区域代表性定位战略。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新闻单位迅速行动,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得到基层群众赞许。“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走基层是基础,转作风是根本,而改文风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编辑要在“走、转、改”中有所作为,一要做好策划与组稿,主导“走、转、改”;二要精选精编,立足岗位“走、转、改”;三要勤出“编门”走基层,示范“走、转、改”。  相似文献   

13.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近来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开辟专栏,刊发记者走基层采写的报道,这较之于往日的版面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仔细品味这些变化,读者对“记者走基层”的内涵会有更多的感受.此次记者走基层活动是从8月9日中宣部等5部门联合召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动员会全面开始的.会后,“走基层”成为各地传媒的重要工作,从中央媒体到各地方媒体都作出动员部暑,以此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契机,解决采编队伍,尤其是年轻编辑记者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而报纸版面上新设的栏目及相关鲜活报道,就是具体的行动与成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图书的版权贸易活动日趋活跃。而在“走出去”版权输出排行榜上,对外汉语教学出版社明显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5.
“看见绿灯赶快走,遇着红灯绕着走,没有灯摸着走。”初听到这几句话颇感新鲜,尤其欣赏那种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走”的精神。联系到改革、开放所遇到的重重阻力、困难,提倡一番亦不无道理。事实上报纸确是赞扬过一阵子的。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人们感到这几句话从局部地区走向全国,似乎成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经验以后,就有问题了。首先是“遇着红灯绕着走”那句。“红灯”是禁止前进的信号,不见得都是错的。对确实是“合法不合理”的某些规章制度,你可以绕着走,而对许多正确的政策法令,则必须令行禁止,怎能“绕着走”?更有人进一步论证,即使是“恶法”、(不完善、急需修改的法)也必须遵守,只能通过正常的立法程序来修改废除,否  相似文献   

16.
报道员小徐走进饭堂,小王走上前说:“唉哟,你亲自来啦!”引起了哄堂大笑。吃饭不亲自去,难道别人能代替吗?其实,小王的诙谐是在提醒小徐,因为小王从报纸上看到小徐报道中“亲自”的用法不当:“某首长亲自走到演习场指导工怍。”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春节前,“新春走基层”这张同题答卷又一次摆在了全国各地市媒体面前。如何让常规动作“走”出新意?如何更好地挖掘春节这一新闻素材的“天然富矿”?如何通过“小变化”折射“大时代”?复盘辽宁营口新闻传媒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近年来相关融媒产品,从选题策划到采访写作,再到呈现形式都不乏亮点。  相似文献   

18.
由记者而作家,由名记者而名作家,在世界在中国都是一条路。许多人正是这样走着,许多人是这样走过来。然而一个是“作”,一个是“记”,相去较远。近些年这二者的距离,常令我反侧辗转。作家重在自个儿“作”,把生活嚼细,咽下去,消化掉,再吐出来,“作”成文学作品,“作”成形象、情节、故事、冲突。而记者不然,重在“记”,记下哪儿有那么一档子事,记下航天飞机掉下来,记下赵紫阳在记者招待会上满怀信心地展望中国改革。如此等等。我以为读作家的作品,理所当然地感受到一个作家自个儿。小说、报告文学如此,诗歌、杂文、散文尤甚。“我欲乘风归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自个儿”就摆在明面上。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作家的“我”也是明摆着的,焦大若登临泰山,未必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再如鲁迅杂文、巴金小说,即使没露出一个“我”字,读者也是始终可以感到一个活灵活现的作家自个儿。  相似文献   

19.
四、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存在的问题(一)对“走出去”的规律认识和把握不够,影响了“走出去”的效果.首先,对境外受众与我们在政治文化上的差异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走出去”过程中还没有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接受心理和接受习惯,因此常常把“走出去”等同于对外宣传,把“我想让你知道的”等同于“你想知道的”,导致部分出版物“自说自话”,缺乏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目前, “走出去”主要还是依靠国家推动、政府投资,很多企业积极性不是很高,内在动力不足.对“走出去”效果的科学评估也显欠缺,据了解,目前不管是管理部门还是企业或是研究机构,都还未建立起对新闻出版“走出去”效果进行专业评估的信息反馈系统,对境外受众接受程度缺少准确清晰的研判.  相似文献   

20.
出版“走出去”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文章基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现实境遇,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理论基石、先行者、加速器、底层逻辑四个层面提出中国出版“走出去”高质量发展尚需破解的难题、展望以及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