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早晨刚踏进幼儿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我园昨夜运回来的大型组合式玩具“王中王”。老师和小朋友们怀着好奇的心情围着玩具观看,部分胆大的孩子还爬到玩具上玩了起来。我也欣喜地围着玩具这儿看看,哪儿摸  相似文献   

2.
“老师,他拿走了我的玩具。”孩子向我哭诉。我想告诉她,你们应该友好,互相谦让,可这时,我不由想起自己儿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不满和敌对的情绪。这些情感在当年都是不允许表达出来的。必须做出谦让别人的样子,愿意让别人玩自己的玩具。因为大人总说:“好孩子要懂得谦让。”现在,我作为大人,却差点儿用同样的方式教训孩子,这不能不让我再次提醒自己,要站在孩子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3.
解读童心     
我的人生舞台不大,做个快乐的“孩子王”便是我一生的追求。孩子们那天真的话语、稚拙的行为和纯净透明的心灵常常让我快乐得心头激荡。当一名快乐的幼儿教师是我幸运的选择,因为我拥有世界上最纯真的童心世界。因为爱,我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了解他们的情绪波动;因为爱,我喜欢解读孩子心灵深处的小秘密,从而理解和帮助他们;因为爱,我经常将孩子的言行举止记录下来,称为“幼儿心理轶事”。新的一天开始了,旭旭蹦蹦跳跳地进了教室。我看到他今天新剃了个“寿桃头”,挺帅气的(本地孩子是很少理这个发型的)。我注意到他在自己的“心情园…  相似文献   

4.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现在已被广大家长所接受,突出表现在家长给孩子买玩具时的慷慨大度上。据调查,95名儿重中家长每月给孩子购买一件以上玩具的,就有49人,占调查人数的51.6%;从观念上来说,有62%的家长都认为购买玩具应买孩子喜欢的玩具,只有这样才能使玩具更好地发挥作用。那么,除了玩具,还有没有孩子喜欢玩的别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调查表明:3至6岁的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喜欢游戏材料,如泥、水、沙、石子、树叶、小棍、小瓶子等,在各年龄阶段儿童最喜欢的玩具类型顺序中,游戏材料均能排在前三类,这就给我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更有益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孩子如果经常处于乐观的情绪中,就容易培养他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但孩子的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很弱,情绪自我调节能力也很弱,因此,家长应该教给孩子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  家长要教给孩子如何把感情表达出来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你对弄坏你玩具的小朋友说,你把我的玩具弄坏了,我没办法玩了,我很不高兴。”这就是在教孩子怎样去表达。孩子年龄小,未必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另外,也要让损坏别…  相似文献   

6.
在常问快满三周岁时 ,我准备送他上幼儿园。虽然我就是一名幼儿教师 ,但为了避免“妈妈老师”带给儿子负面影响 ,我决定把他送到另一所保教质量较好的幼儿园。家人同事都说我自找麻烦 ,但我主意已定 ,并悄悄地做着准备。一、鼓励孩子进行自主性交往3岁前的孩子与人交往 ,一般都是在家长的关注下进行的 ,当孩子由家庭走向社会(幼儿园)之后 ,则一切都得靠自己。孩子突然失去了父母的依靠 ,一时难以适应 ,因而不少孩子都哭喊着“找妈妈”或“不上幼儿园”。为了让常问学习自主性交往 ,我经常让他自己接待小伙伴 ,他与伙伴玩耍时 ,我不限制 ,…  相似文献   

7.
一次,孩子玩好了玩具一点没有要整理玩具的意思,我原想说“你不要乱丢玩具,把它整理好”,但话到嘴边突然灵机一动改了口:“我们一起来把玩具整理好。”孩子听了感到很奇怪,看看我。这时,我平静地说:“玩具理整齐了多好看啊,下次玩就不用东找西找了,大家都会夸宝宝爱整洁。”这时孩子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我说:“我们一起来。”我微笑着点点头。于是两人一起理,很快就把玩具理好了。我抓住时机,又和孩子一起分析玩具玩好后是整理好还是不整理好,让他懂得整理玩具的好处。后来,每逢玩玩具结束,我总是主动说:“我们一起把玩具整理好。”孩子也跟着我说,几次下来,孩子养成了收拾玩具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让与别的小朋友玩;孩子正吃着东西,你跟他要,他会马上藏起来说没有了。随着社会地不断进步与发展,这些行为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降低自我中心意识,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一、激发分享意识1.榜样的力量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因此,应及时为幼儿树立分享方面的榜…  相似文献   

9.
培养一个抗“病毒”的孩子□潘玉虎(幼儿家长)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上的事我首先就做不来,因为我没人家“小头爸爸”那些“狗精神”。以前讲大人是孩子的影子,这话不假,可我越来越感到大人这影子已吸引不住孩子了。首先我斗不过电视,孩子的许多“新思维”想不到都是跟电视学的,古人“孟母三迁”就可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圣人,今天咱能迁哪儿去?成天价到处都是“西洋影、暴力片、兵器玩具、花钱的圈”。习惯上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真无邪,可实际上这样的孩子一走出家长的“部控圈”,立刻就会染上“病毒”。轻者,经过一阵…  相似文献   

10.
采蘑菇     
一天下午,离园活动时,孩子们在玩玩具,有几个特别兴奋,将玩具弄得一地都是,其他孩子也都是自己玩自己的,谁也没有注意到地上的玩具,更没有小朋友来捡。这时我提醒幼儿将地上的玩具捡起来,可是说了很多次,只有个别幼儿将身边的玩具捡起一两只。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1.
入园第一天     
入园第一天的孩子,心情往往很紧张,甚至有些害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安定他们的情绪,使他们喜欢上幼儿园,在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得十年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在活动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自信能使新入园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参加我组织的各项活动。然而,事与愿违,随着孩子们陆续到来,活动室成了哭的海洋。脸上挂满泪珠的孩子,紧紧拉着父母的手,不看玩具一眼。有一位小男孩,竟然哭着逃跑了。这件事给我一个深刻的教训。后来,我虚心向老教师讨教,不断在工作中探索。现在,每逢新生入园,我就在“新”、“访”、“交”、“带”四个  相似文献   

12.
就是不认错!     
寇丽娟 《父母必读》2011,(12):118-118
小宝宝在乱丢积木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求他自己收玩具,但奶奶却会跟在孩子后面善后,嘴里还嘟囔着:“不就是收玩具嘛,和孩子大呼小叫,我收了吧,不然我还没事做呢!”于是,“如果我自己收玩具.奶奶就没事做了。”成了宝宝的借口。  相似文献   

13.
这学期,我们幼儿园开展自主角色游戏,所有材料都放在固定的地方,小朋友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材料,进行角色游戏。自主角色游戏开始了,小朋友都跑着去选自己想要的材料。突然,听到罗宇航气愤地喊道:“老师,他不给我。”我并没有走过去,在远处默默地关注着。杨沐曦手里拿着玩具的一半,罗宇航一边指着玩具一边理直气壮地说:“老师说了要分享!”杨沐曦看看自己手里的玩具,又看看我,手并没有松开,他看着自己的玩具回答道:“可是我也没有玩好啊!”  相似文献   

14.
父母应该为孩子的玩具化费心计,这包括为孩子选购合适的玩具,自制玩具以及破旧玩具的再利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一般家长选购玩具,往往只注意单个玩具的功能。我为孩子选购玩具时,就同时考虑玩具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类”的齐全。譬如积木,我家里就有百花积木、城堡积木、鎯头积木、塑料万能构造积木、塑料圆柱管积木等七八种;球类,也有篮球、皮球、乒乓球、木球、气球、海绵球等等。我认为教孩子尽早意识到事物的类别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对学龄前儿童很难解释“类”的概念,但若能使孩子感知他拥有的玩具的类别,他就能比较容易感知其他事物(主要是实物)的类别了。  相似文献   

15.
同剑侠 《师道》2006,(6):8-8
一天晚上,女儿支支吾吾地对我说:“今天在幼儿园玩玩具的时候,我旁边的一个小朋友去上厕所,回来后,他的玩具不见了,硬说是我拿了他的玩具。”“那你到底有没有拿他的玩具?”“我没有。”“向他解释了吗?”“说了,他不相信。”“那你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说服他。”“我不敢跟老师说。”“为什么?”“我怕老师也不相信我。”丹麦作家安徒生在他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安排一个小孩子站出来讲真话,而我们的孩子,竟然因为对周围人的不信任而不敢讲真话!到底是谁,降低了我们的信任指数?孩子看到一个新奇的玩具,眼睛中透出无限的渴望。父母急着走…  相似文献   

16.
“老师,他拿走了我的玩具。”孩子向我哭诉。我想告诉她,你们应该友好,互相谦让。可这时,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儿时也有过的经历:必须做出谦让别人的样子,乐意让别人玩自己的东西。因为大人们总是说:“好孩子要懂得谦让。”为了当“好孩子”,不满和敌对的情绪在当年都是不允许表现出来的。现在我虽为大人,却差点用同样的方式训导孩子,这不能不让我再次提醒自己:要站在孩子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7.
小资料:受访专家:余允珠,云南省青少年维权工作室主任,著名少年儿童教育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记者: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孩子经常形单影只,不少孩子没有自己的伙伴,走出家门也是“知己”难觅。心理学家认为,没有伙伴的孩子容易产生孤独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专家:目前,缺乏伙伴的小朋友相当多,我将这种现象称为“伙伴危机”。他们从幼儿园回家后,就找不到玩伴了。无奈只能在家里大过“电视瘾”,或在自己的玩具世界里“调兵遣将”,生活单调极了。因此有的孩子说:“我不…  相似文献   

18.
真爱无悔     
选择幼教是我儿时的夙愿。自小就喜欢孩子的我,总喜欢学着老师的模样给我身后的那群娃娃兵讲故事、做游戏,是一个“孩子王”。1990年9月,中考落榜的我在情绪低落时,喜闻县师范学校招收一批幼儿教师,为刚刚起步的农村幼教培养力量。我欣喜地成为了一名民办幼儿教师。从教6年后,我深感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于1996年9月告别了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们走进了滨州教育学院幼教班,进行了两年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玩具让与别人玩。幼儿的这些行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目前.幼儿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是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它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习惯。作为幼儿教师.应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和教育情景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除其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心情树     
“心情树”是我在课改实践中的一个小小创意。每位小朋友自己制作一个牌子,贴上自己的彩色照片,当有心事、有烦恼的时候,只要将牌子挂到树枝上,就会有人来为你排忧解难;当遇到喜事、需要庆贺时,只要把牌子挂到树枝上,就会有人来与你分享幸福与快乐,所以,这棵树叫“心情树”。自从有了“心情树”,孩子们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将自己的牌子挂到树枝上,等待有人从树上将它请下来。每天都有不少孩子“上树”,也不断有孩子“下树”。诸如:妈妈错怪我了、爸爸爱打牌跟妈妈闹不和、大同学欺负小同学、上课违纪影响他人、我不想扫地、说脏话等事件,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