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铁军  刘熠 《物理教师》2009,30(2):12-13,15
1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众所周知,解物理题尤其是求解探索性的物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它是解题者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活动.在解题过程中,解题者所采取的种种行为,都不是无意识的盲目的尝试,而是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的.解题者首先需要对问题的信息有充分的感知,需要将问题的信息与大脑里贮存的信息相互作用,进行科学的决策,然后对决策加以实施,通过严格的推演,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所有这些步骤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解题并不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程序一成不变地实施的机械过程,  相似文献   

2.
刘熠  王立勇  邱莹 《教学月刊》2008,(12):25-27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众所周知,解物理题,尤其是求解探索性的物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它是解题者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活动.在此过程中,解题者所采取的种种行为,都不是无意识的盲目的尝试,而是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的.解题者需要对问题的信息有充分的感知,需要将问题的信息与大脑里贮存的信息相互作用,进行科学的决策,然后对决策加以实施,通过严格的推演,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所有这些步骤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3.
一、思维调节的意义思维调节是促进解题思维顺利进行,影响解题成败的重要因素。调节就是指“对于所从事的解题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和自我调节。”调节是解题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是一种最高层次的认知。数学解题,尤其是求解探索性的数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它是解题者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活动。解题者事先确定的解题思路往往是粗线条的、 概括性的,有的则是尝试性的,由于问题的复杂性,或解题者思维的缺陷等主、客观原因,解题的过程有时会中断,或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解题者应当随时接收有关信息,及时地加…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众所周知,解物理题,尤其是求解探索性的物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它是解题者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活动.在此过程中,解题者所采取的种种行为,都不是无意识的盲目的尝试,而是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的.解题者需要对问题的信息有充分的感知,需要将问题的信息与大脑里贮存的信息相互作用,进行科学的决策,然后对决策加以实施,通过严格的推演,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细致深入的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前提.审题就是弄清问题.审题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解题的成败.解题过程实质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解题时需要的信息是由题目提供的,但题目本身不会主动、有序地向大脑输入信息,它需要解题者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可见,审题就是解题者对题目信息的发现、辨认、转译的过程,它是解题者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并有思维的积极参与.这一系列活动的主要任务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贮存和使用规律的科学.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物理解题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而解题所需要的信息必须靠解题者通过审题来获得.只有通过审题获得尽可能多的正确信息,解题才有可能成功.相反,如果审题时所获信息残缺不全,将导致解题过程障碍重重,或造成失误.珠笔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代认识心理学的观点,解题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的输入一加工一输出”的过程.解题所需要的信息首先是由题目提供的,但这些信息不会自动地输入大脑,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审题,就是解题者对题目信息的发现、辩认、转译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解数学题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过程,而解题所需的信息必须靠解题者通过审题来获得.审题就是对题目信息的发现、辨认、转移的过程,只有通过审题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解题才能成功.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教会学生掌握审题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解初中数学题时如何收集信息.  相似文献   

9.
分析已知信息,找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众多信息中,有一种信息相对于解题者来说,总是起着统帅全局的核心作用,这种信息称之为“全息信息”.问题解决中的全息信息,具有问题局部解决与整体导向的双重意义,找出问题的全息信息,就是找到了思维之源和解题立足之本.在处理解析几何问题时,若能紧扣“相交、点在线上、  相似文献   

10.
任何解题过程都是实现信息与问题的转化过程.那么如何将信息进行转化就成为解题成功与否的重要一步.下面就来介绍处理信息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审题是指对所给题目的文字、数据、图表、模型、实验现象等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这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细致深入的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前提。审题仔细不仅是一种态度,还是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强弱的具体表现,它与学生个人的科学情感,认知结构,审题方法,知识结构有关。解题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而解题所需要的信息必须依靠解题者通过审题来获得。审题实际上是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科素质和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化学审题能力和技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一、审题能力与个人因素 解题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过程,而解题所需要的信息必须通过解题者通过审题来获得,审题就是对题目信息的发现、辨析、转移的过程,只有通过审题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解题才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物理解题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它是解题者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活动。在解题时学生有时看了很久题目,却不知题目说了些什么,物理的情境是怎样;有时也初步了解了大致的物理情境过程,却不知道该用什么物理规律公式和知识来分析,学生常常不是瞎碰,就是乱套公式,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不知从何处“下手”。  相似文献   

14.
分析已知信息,找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是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所在.在众多信息中,有一种信息相对于解题者来说总是起着统帅全局的核心作用,这种信息人们称之为全息信息.一般而言,整体事物中的某部分或母系统中的某子系统,由于包含着整体或母系统的全部或基本信息,乃被全息理论称之为“全息元”.全息元既是整体控制下的结构功能单位,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又是相对独立的自主发育单位,可演化发展为新的系统(整体),并且在自身发育过程中重演种属整体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般的物理习题都是拟题者根据自己头脑中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结合某些问题情境和物理条件而拟定出来的.解题过程就是还原拟题者物理模型的过程,也就是把实际问题模型化,把具体问题抽象成熟悉的典型物理问题的过程.这种模型化的方法是物理解题中的一种普遍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审题的意义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解题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解题所需要的信息首先是由题目提供的,但作为整体的题目本身并不会主动、有序地向我们的大脑输入有关信息,它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审题就是解题者对题目信息的发现、辨认、转译的过程,它是主体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知觉活动,并有思维的积极参与: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骤,它是解题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细致深入地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罗贤辉 《物理教师》2009,30(9):60-62
判断一道题难与易的依据,是看在解答该题的过程中,解题者的思路是否可能随时被中断或堵塞,或者说,看解题者能否迅速提取出题目中的有用信息,并与大脑中的相关记忆作对比,及时通过两者的联系来领会出题者的意图.这个过程所花费时间的长短,则是解题者判断该题难易度的主观依据.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所花费的时间不同,所以同一道题对不同的人来说,难易程度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多思·善思·反思湖北武汉新洲一中(431400)张弘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科学的思维方法关键是怎样选择最佳思维法.我们则认为:在解题前多思、解题中善思、解题后反思,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最佳思维,解题前多思,就是事先设想...  相似文献   

19.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解物理习题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而解题所需的信息必须靠解题者通过审题来获得,只有通过审题尽可能多的获得信息.解题才可能成功,反之.若审题时所获信息残缺不全,将致解题障碍重重或造成失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须教会学生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为解题铺一条畅通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述的观察,是特指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对有关的语词、式子和图形等符号信息的观察。它是对物理问题的精密细致的考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解题信息,并有思维积极参与的感知过程。考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可以发现,学生在解题中思维受阻或发生错误,其原因有相当部分是他们对题目本身提供的和在解题过程中所反馈的信息感知不足,或发生错觉。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解题能力往往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观察力弱的学生,解题能力一般也较弱。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