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读书和写作,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双翼,也是当代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古往今来,读书和写作是分不开的.读了书,有了冲动,才会去写.但从一定程度上讲,写比读更困难、更艰苦.写作毕竟是辛苦的脑力劳动,需要不断地阅读、积累和思考,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当然,写作有写作的乐趣.有时候,写作似乎比阅读更有成就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有走读书与写作相结合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从而走向卓越、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2.
古人给上学美其名曰读书,可见读的重要性;文章千古事,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思想,与人沟通,传承文明。本文略谈了读书的意义、方法和写作的策略以及真谛,有提出问题,有剖析,有对症下药,在读书尤其写作方面独辟蹊径,最后谈论了一下作文评改。本文旨在对同仁教学有所裨益,有不足之处,敬请矫枉。  相似文献   

3.
蔡福平 《学周刊C版》2014,(5):167-167
古人给上学美其名日读书,可见读的重要性;文章千古事,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思想。与人沟通.传承文明。本文略谈了读书的意义、方法和写作的策略以及真谛.有提出问题,有剖析.有对症下药,在读书尤其写作方面独辟蹊径.最后谈论了一下作文评改。本文旨在对同仁教学有所裨益.有不足之处.敬请矫枉。  相似文献   

4.
读书和写作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读书是写作的前提,只有阅读大量的文章资料,写作才有了题材,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出彩."以读促写"使同学们的读书和提炼能力增加,增加了词汇量,了解的英语语法习惯,他们的写作水准也会慢慢地提高.所以,"以读促写"对于高中英语改革和高中生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阅读是准备,写作是启程远行;准备不好,必然行之不远;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的读书方法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写作犹如空中楼阁,教学有年,履职尽责,天长日久,积累经验点滴,列举如下。一、认识读书的重要性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在写作中才能泉思如涌。读书之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读书久了,能够深入其中,会感觉到"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读书能够丰富思想,打造完全的人格,形成敏捷的思维,增进理解能力,提高语言素养,升华人生智慧;无论是刀笔小吏还是国学大师,其语言的素养和文化的修为大都是"读"出来的。读诵不辍者,话语天成,言辞有味说理深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  相似文献   

6.
一直想把女儿引上读书和写作的道路。我总觉得读书和写作不仅能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而且能让一个人变得气定神闲且目光如炬。我就是一个喜欢读书和写作的人,笃信“有其父必有其女”。但现在看来我的努力似乎有点枉然,因为女儿与我已是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7.
如何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普遍观点认为:应该多读多写。为此,自古及今,有不少写作名人就注意到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杜甫认为他的“下笔如有神”,是得益于他“诗书破万卷”。宋代苏轼诗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元代程端礼称“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现代文学巨匠茅盾也说过“读了再写,写了再读”。确实,多读书对写作有多方面的好处:首先,读好书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能借鉴各种表达技巧方法,到作文时,信手拈来,得心应手;第三,能拓宽眼界,增长知识。这些都是写作所必须具备的,正因为读书对写作有这样许多好处,我们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也强调要求学生多读,使学生以读书之“劳”换取写作之“逸”。写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很多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指导学生作文时,也强调多写,甚至每周有规定的写作篇数。老师们对读写训练如此重视,然而结果如何呢?绝大多数学生即使到了大学阶段,仍然把作文视为畏途。我在高校长期从事写作教学,发现学生的写作问题不少,虽然很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能完成规定字数的作文,但大多是平庸之作,而且应付式的居多,作文中的错别字比比皆是,有的文中句子中还留有空格,把不认识的字让老师给补上,更...  相似文献   

8.
读书、教书、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的三部曲。通过专业成长叙事,呈现了读书、教书和写作的重要作用:读书,丰富了教育教学理论,使数学教学不再盲目;教书,加深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使认知不再空洞和枯燥;写作,反哺阅读、促进深度教学实践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正>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出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要想写好作文,一定要多读书,这话是有道理的。读写应该结合,读是吸收,是积累思想内容和学习写作上的技法;写是输出,是在实践中运用写作技法来表情达意。从小学到高  相似文献   

10.
林东溪 《现代语文》2014,(8):99-101
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常言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就是说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多读书,才能写文章,会读书,才能写好文章。写作以阅读为基础,古今学者均有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11.
谈谈文科研究生的读书、研究和论文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文科研究生应如何读书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研究、论文选题和写作进行了讨论.认为研究生读书要有读书计划,要坚持史、著、论相结合,要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要与做读书笔记相结合,要与社会调查研究相结合.提出研究生要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要妥善处理研究方向和选题的关系,要认真对待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和写作.  相似文献   

12.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多读书,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些怕写作文,写作差的同学,往往不爱读书。可也有一些同学书读了不少,写作水平却老是提不高,难道读书对他的写作没有帮助吗?从与这些同学的接触中,我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读书不得法,读和写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把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熟练的写作能力。作为教师,怎样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在读与写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呢? 一、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从书中学习语言 读书的过程就是学习、吸收语言的过程。优秀作品往往具有用词规范,描写生动的特点。为了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就不能仅仅只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由于写作能力是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看一篇佳作、读一本好书时就要让学生想  相似文献   

13.
读书先要培养读书的兴趣,有了兴趣,读书就是一种享受。同理,写作你也先要有兴趣,在写作过程中,你要有属于你自己的独特的快乐,这样,写作才不会成为你的累赘和负担。写作是一个外延比较宽泛的词,具体到每一个人,那写作就是颇为狭义的了。比如老师布置的作文,每天记的日记,还有给朋友的信等。再迈出一步,到文学的层面,有诗歌、小说、散文、评论、戏剧等;或者,从文学的层面往左与往右拐,还有不少非文学的层面,比如考据类的、文字类的、纯纪实类的等等。但不管你是哪一个层面的写作,如果其中缺少了乐趣,那么,你很快就会掉头而去另谋高就的。经常…  相似文献   

14.
田星论坛     
《今日中学生》2011,(13):32
读书和写作不仅仅是读书和写作,更是一种心灵的需求和渴望,也是知识和智慧的积累和升华。关键是怎么读,怎么写,怎么让读书和写作成为我们健康成长、开发潜能、积蓄智慧的正面能量。  相似文献   

1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被很多人奉为经典,仿佛这就是阅读的终极目的.我不知道杜甫写下这句话的时候自身处于何种状态,但这句话达到了一个目的,就是告诉我们,读书是为写作服务的,读书是输入,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写作效益,甚至是为了出人头地.我从不反对读书为写作服务,因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交融是水到渠成的关系,但如果仅仅为了写作而去读书,那读书就成了苦役,而且这苦役就没有了尽头.  相似文献   

16.
陈小妹 《现代教学》2014,(11):62-62
写作必须有经验和语言积累,学生不读书就没有积累,再好的人生体验也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而教师不读书,就不可能明确学生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更不可能进行有效指导了。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写作。教师在实践中探究学生的需求,以实际行动引领学生,精准地进行指导,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相似文献   

17.
王其华 《师道》2012,(9):33-34
一直有个困惑,就是许多教书人为什么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写作?尤其是很多语文教师也远离阅读和写作。现在虽然许多学校大力倡导师生读书,营造阅读氛围,提供阅读书籍。但是为了读而读、读而不思、读而不写、读而不用,把读书当成功利需求和外在包装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8.
全文以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箴言为逻辑起点,从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技巧、选炼题材和谋篇布局、积累经验和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等方面论证了读书对于写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在阐明主旨的同时,也指出了读写过程中应注意的环节,最后以读书与写作辅成相济的关系作结.  相似文献   

1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大家熟知的古诗,说明了读书和写作的关系. 读书对于写作的影响,如同生活对于写作的影响一样.这种影响有的有形,有的无形.书读多了,这种影响便会在你的潜意识中发挥作用. 邹韬奋曾说,勤读,眼界会开阔起来,对写作技巧的改进有很大帮助.鲁迅也曾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写作来说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20.
读书—观察—写作——《文心》揭示的写作教学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丐尊和叶圣陶三十年代合著的《文心》重版了。这本读写故事取名“文心”,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是言为文之用心也。从写作教学角度看,《文心》为我们揭开出一条写作教学的训练体系,那就是:读书——观察——写作。这体系体现了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途径和一般规律,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读书 一个人大部分的知识主要是通过读书而取得的。读书又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文章的先求文从字顺,熟悉种种文章上的普遍法则。”博览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