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的外部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的建设与使用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分析场馆设施建设与消费外部性的表现,认为由于场馆设施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市场失灵,可通过庇古税和企业合并等途径矫正场馆设施的外部性。提出场馆设施建设和发展的若干建议:促使场馆设施建设目标的多元化,使其与城市建设、发展目标相结合;突破场馆设施自身盈利的认识误区,政府适当补贴;公私合作、促进场馆设施供给。  相似文献   

2.
美国赛事及场馆设施外部效应研究现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就美国关于赛事及场馆设施外部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认为赛事及体育场馆设施并不能给所在城市带来较大的正外部经济效应,但可为其带来城市自豪感等无形效应;政府资助球队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费用应主要由使用者和受益者负担.在与我国赛事及体育场馆设施的外部效应研究现状进行简单比较与及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我国应加强对赛事及场馆设施外部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国外关于体育场馆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的观点、争议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国外体育场馆建设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国外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必然性、无关性与可能性3种观点,争议的焦点在于替代效应.在分析国外研究成果局限与不足的基础上,就体育场馆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行分析.启示:重视体育场馆经济影响研究,探索体育场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充分认识体育场馆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将其建设融入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检索并筛选出的30篇体育场馆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关方面的外文文献。从文献的总体概况、体育场馆选址、体育场馆与地方经济发展、体育场馆与公共补贴以及体育场馆与城市更新等几个方面,对国外体育场馆与经济发展研究进行分析;得出几点启示:注重体育场馆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体育场馆选址向城市中心转变;公共补贴留有发展但不再成为主流;场馆建设财政补贴的理论基础由经济影响转为城市更新;挖掘体育场馆多功能多业态综合运营。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概述了自21世纪以来欧洲国家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状况,归纳了欧洲国家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趋势,分析了欧洲学界对体育场馆建设的争议,提出了对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世界杯和欧洲杯等大型体育赛事的促推下,欧洲国家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发展兴盛,但是,体育场馆建设在欧洲学界存在争议,且呈现反对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的学术倾向;欧洲国家体育场馆建设投资形式多元化,建设环保节能化、综合化和多功能化,场馆发展呈现城市中心化、学校化,场馆运营管理网络化,同时体育场馆建设成为欧洲国家城市更新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助推器。提出创新我国体育场馆建设投资模式、科学规划体育场馆建设规模、促进场馆建设与城市和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等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增强数字赋能体育场馆带动体育消费、服务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能力,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分析国外智慧体育场馆的转型诉求和主要特征,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智慧体育场馆发展模式,并结合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需求提炼启示。研究认为:我国应强化顶层规划,制定智慧体育场馆发展计划;加强合作,鼓励企业参与智慧场馆建设;聚焦重点,大力改造职业体育场馆条件;因地制宜,提高场馆数字化运营能力;技术创新,提升智慧体育场馆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近5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亚特兰大、悉尼、雅典、北京和伦敦)的奥运场馆赛后开发利用策略。研究发现:高度重视场馆科学设计与赛后规划,建立专业开发机构,积极引进职业体育赛事,注重发展多业态综合运营是近5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体育场馆开发的成功经验。建议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应科学规划场馆赛后运营,积极融入城市生活;夯实职业体育基础,加大无形资产开发力度;开发场馆多元价值,推动多业态综合运营;打造四季多元的大型活动,创立具有自主品牌特色的驻场演出;组建专业管理团队,加强中介机构合作,实现场馆运营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8.
梳理我国大型体育场馆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宏观环境发现,未来大型体育场馆发展面临如下现实基础:(1)场馆供给数量进一步增长,但利用效率有待提高;(2)场馆基本服务进一步完善,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3)场馆多元服务进一步拓展,但综合服务有待完善;(4)场馆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但智慧管理有待加强;(5)场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但关键问题有待解决。大型体育场馆发展面临如下宏观环境:(1)国际体育赛事加速涌入;(2)科技助力场馆智慧化发展;(3)体育消费环境逐步改善;(4)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场馆业务开展;(5)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建议:(1)严控场馆建设规模,推广运营前置理念;(2)优化场馆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3)全力推进场馆开放,提升场馆服务质量;(4)立足城市发展需要,抢抓国际赛事机遇;(5)推动评价体系变革,引导场馆科学发展;(6)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节能降耗改造;(7)全面加强科技应用,加速场馆创新发展;(8)完善场馆服务场景,优化场馆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9.
全运会场馆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近3届全运会新建的综合场馆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市场营销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全运会场馆的建设与赛后运营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结论:在建设与融资方面,应多元融资拓展资金来源,协调体育场馆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从建筑单体设计方面考虑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灵活多变的体育场馆空间设施;在后期运营中,对公益事业政府给予政策性支持,场馆规划为赛后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希望能为我国全运会的场馆建设及运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和总结了1960—1997年美国四大体育联盟场馆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得出这一时期场馆经历了由城市中心化向郊区化扩散,而后又回归于城市中心的分布变动过程。同时,导致场馆呈现上述分布特征的成因主要包括:政府干预、城市振兴计划、土地利用性、经济利益驱使、球队专营权控制、人口因素等。借鉴美国经验,可为今后我国体育场馆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田野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大运河(嘉兴段)特色体育赛事现状及其对提升沿岸城市影响力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赛事的供给主体以行政部门主导为主、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和市场主体自主供给为辅;②供给方式表现为政府直接购买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③供给内容包含赛事开展项目、数量、类别、分布;④供给手段包括人才供给、制度供给、场地供给、资金供给。特色赛事提升城市影响力主要表现在:①促进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与形象;③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④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发展;⑤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建议:①加强大运河体育文化建设;②充实大运河景区景点体育内涵建设;③健全大运河体育旅游服务体系。旨在为大运河(嘉兴段)特色体育赛事发展、提高沿岸城市影响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胡斌 《体育学刊》2005,12(5):26-28
根据亚运会对场馆的严格要求,结合广州的实际,认为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中要体现出人文亚运、科技亚运、绿色亚运的精神,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比赛和训练的关系、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注重场馆规划的远见性,场馆建设的先进性和科技性,以及赛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13.
对山东省驻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山东省驻济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普遍存在质量差、利用率低、用途单一、自我封闭、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探讨了加快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步伐,加大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与使用的力度的措施,指出应充分利用外资进行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有效地推动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质性研究等方法,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发展与执行实效,分析不足并提出发展策略。发展与执行实效:体育建设用地得到保障,投入大笔资金支持,出台助推发展政策文件,大力新建体育场地设施,积极向外扩充体育活动空间,着力盘活闲置体育场所。发展不足:中心城区发展规划不足,PPP模式运作不成熟,住宅小区场地设施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智能化发展规划,户外场地设施发展规划不完善,盘活现有资源的路径有限。发展策略:体育用地和经费支持向中心城区倾斜,推进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化,明确小区场地设施发展目标,重视智能化建设,推进户外场地设施建设,盘活城市闲置体育场馆。  相似文献   

15.
城市体育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及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气质和形象,是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城市软实力为切入点,论述城市体育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载体;着重剖析城市体育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价值功能,即城市体育运动是城市的精神源泉;城市体育赛事是城市吸引力、影响力的载体;城市体育明星是城市的形象名片;城市体育场馆是城市形象标志、是城市文化聚集地;城市大众体育是城市健康的资本动力、城市观念文化催化剂.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城市体育应在特大城市经营品牌赛事,在组织比赛细节上下功夫;大中城市应寻求政府的扶持,培育体育赛事;城市体育人才资源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修建必要的体育运动场馆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市民体育形成的背景与定位、城市体育场馆资源开放理念及相关概念界定、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等因素的分析,充分发掘市民体育运动需求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开放的互利多赢性特质,为推进我国城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全面开放的政策制定提供保障性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有效促进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科学发展,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归纳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发展模式、问题及推进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依据综合体发展依托优势资源不同,可将我国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发展模式分为:"大型体育场馆"导向型、"三边工程"导向型和"特色体育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国内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发展存在建设规划不合理、土地供应结构失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管理机制不完善、主题不明确、缺少服务规范和建设标准等诸多问题。在分析国外城市综合体发展模式及其经验的基础上,从制度保障、政策引导、组织协调三个方面提出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发展的推进策略,为支撑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8.
对大城市选择国际体育大赛的原则等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论述了大城市选择国际体育大赛的原则的依据,以及制约选择国际体育大赛的影响因子,提出了大城市选择国际体育大赛的4个原则:结合城市发展战略,服务于城市形象树立原则;立足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原则;促进承办城市体育文化与国际体育文化相结合原则;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有利于体育场馆等赛事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相似文献   

19.
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和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十二运辽宁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对策为:加大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多样化发展的市场开发力度;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在场馆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辽宁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战略与城市运动项目布局相结合;做好赛后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制度设计;寻求公共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